蒲风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2-30 15:15

蒲风,原名黄日华,学名飘霞,1911年9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的客家山乡——隆文坑美村农家。客家人重视教育,家庭再穷苦,也想方设法让孩子读书。家庭经济拮据,蒲风靠侨汇接济,读上了中学。1927年1月,正在梅县学艺中学读书的蒲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蒲风回到乡下,参加共青团的地下活动。激烈的阶级斗争使蒲风迅速成熟,他怀着悲愤的感情,写下了《鸦声》一诗,反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光明与黑暗搏斗的现实。从此,他就以诗歌为武器,战斗了一生。

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社会。他曾一度离开祖国,到印度尼西亚,住在哥哥黄春华的家中。身在异乡,心系乡里,他忧国忧民,和朋友合作,编辑出版不定期的刊物《狂风》。当他回到故乡后,对农村的黑暗现实和农民的痛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农民进行的反抗斗争寄予深深的同情。愤懑、焦虑、思索、同情,一一化成诗句,撞击着蒲风的心扉。

1931年,蒲风到上海中国公学读书。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活动。1932年9月,蒲风和杨骚、穆木天、任钧(森堡)等人,在“左联”的直接领导下,发起和组织了“中国诗歌会”,出版《新诗歌》。蒲风是中国诗歌会的“总务干事”,是中国诗歌会中“最热心、最活跃”的诗人。他不知疲倦,以高昂的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并与广州、北平、青岛等地的中国诗歌分会建立联系,他是“新诗狂热的提倡者,组织者,创造者”,他走到那里,就在那里提倡新诗,宣传新诗,创作新诗。在日本东京,他参加编辑《诗歌生活》;在上海,编辑《新诗歌》;在青岛编辑《青岛诗歌》;在厦门,主编《厦门诗歌》;在广州,主编《中国诗坛》。他团结进步的诗歌工作者,推动新诗的大众化,不遗余力地忙碌着、忙碌着。

蒲风的诗歌充满了战斗的激情,1934年,他在河北分会的《新诗歌》上发表了长诗《茫茫夜》。不久,以此为书名,在上海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茫茫夜》中的儿子是一个觉醒了的农民,离母别妻参加了“穷人军”。母亲深切地怀念儿子,盼望他归来。诗人饱含着深情,替儿子作出了回答:

“母亲,母亲,母亲,”

再不能屈服此生!

为什么我们劳苦了整日整年,

要饱受饥寒,凌辱,打骂?

为什么他们整年饱吃寻乐,

我们却要永远屈服他?

为什么天灾人祸年年报?

为什么苛捐杂税没停过?

为什么家家使用外国货?

为什么乞丐土匪这么多?

为什么?为什么?

为着我们大众我离开了家,

为着我们的工作离开了你和她!

母亲,母亲,别牵挂!

《茫茫夜》的出版,立即引起文坛的注意,受到读者的欢迎,激发进步青年坚定地走上革命的道路。1935年,蒲风的另一首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面世。在这长达24章的诗歌中,他愤怒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热情讴歌故乡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郭沫若称赞它“是相当成功的”。

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1936年春夏间,蒲风从东京回国,写下了著名的爱国篇章《我迎着风狂和雨暴》。诗人激动地呼喊:“我们的铁手需要抗敌,我们的铁手需要战斗。”他为抗日救亡运动四处奔走呼号,到青岛,到福州,到汕头,到厦门,到广州,他走到那里,就写到那里。1938年,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蒲风(关于蒲风入党的时间,中共中央组织部给蒲风女儿黄安榕的复信中说:“一九三八年蒲风即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具体入党年月未详。”),参加了抗日的军队。蒲风认为,军队工作在当时“较为实际”,因此,他毅然穿上了军装,在国民党陆军一五四师一六二旅九二二团任团部书记室主官。团长吴履逊原是十九路军军官,上海一二八抗战中著名的炮手。在吴履逊的“热心与默许”下,蒲风在军队中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为士兵们写诗,亲自刻印,装订成册,分送士兵。他还经常写作“明信片诗”。他说:“要是诗人生活在战场上,则这明信片诗更有其产生的重要性”,“明信片可以即写即寄”,“速于传达他的心声给后方”。同年7月,他出版了明信片诗集《真理的光泽》。

1938年10月,日军在大鹏湾登陆,广州告急。蒲风这时正与随军服务团的许介、唐鹰招募爱国青年参加军队的文化宣传工作。10月20日夜间,当他们奔赴增城前线时,与日军的坦克部队在朱村附近遭遇,许介不幸牺牲,蒲风与唐鹰幸免于难。后辗转前往粤北,终于在从化山间找到原来的部队。当时误传蒲风遇难,报刊上发表悼念诗文,为此,蒲风又写下了抗战叙事诗《我还活在人世上》。

1939年春夏,九二二团溃散。蒲风因母丧回到梅县。他在病中仍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并和梅县的诗友一起,编辑《中国诗坛岭东刊》。他干劲十足,提出:“一、 尽量发展新同志;二、有计划的精印小册子;三、 切实举行诗歌座谈会;四、推广诗刊代售所——市镇,学校,外洋……五、参加示威巡行、散发传单;朗诵诗;组织读诗班,在夜校酌授诗歌知识;开诗歌展览会,诗画合作。”他追求的目标是:把新诗带给大众!

为使新诗大众化,蒲风在编辑《中国诗坛岭东刊》时,专门出版了“歌谣专号”。客家地区,歌谣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歌谣专号”的出版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对蒲风这一大众化的尝试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为使新诗深入群众,蒲风又用客家方言,写作了两首长篇叙事诗——《林肯,被压迫民族的救星》和《鲁西北的太阳》。他自己掏钱印刷,亲自去工厂参加装订,免费送给读者。他还常常主动向人们朗诵自己的诗作,“朗诵时力求使每句诗都灌满火热的感情,化为激动的声音”。由于蒲风的矢志不渝的奋斗,不仅使新诗逐渐接近了民众,也从生活的底层培养出不少新诗的作者,有的后来还成为颇有成就的诗人。

以诗歌为自己生命的蒲风,把诗歌创作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日寇的飞机轰炸广州时,人们劝他去避弹,他却仍然在那里不停地写,写!写!!他说:“祖国在受难,民族在流血,在生而未死者一息尚存,就要多干,快干!”正是这种拼命精神,蒲风写下了十七册诗集和诗评,也正是出于这种思想,蒲风曾提倡诗歌的斯达哈诺夫运动,乃至遭到了有些人的误解,认为是“粗制滥造”。其实,蒲风也是很重视诗美的,他写长诗《六月流火》翻造了三次,其《茫茫夜》、《小莉茜》、《生活》、《摇篮歌》等在当时都是饮誉诗坛的成功之作。更为重要的是,蒲风的许多诗作,在那风云激变的时代,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重大作用。

1940年8月,蒲风带着新婚的妻子谢培员到了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李克农同志。党组织同意了蒲风夫妇到抗日前线去的请求,决定派他们到新四军去工作。经湖南,过江西,入安徽,跋山涉水终于到达新四军军部。蒲风又穿上军装,以革命军人的身份又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诗人,为配合部队的战斗行动,又写了许多墙头诗、传单诗、歌词。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蒲风随军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战争的环境,生活非常艰苦。蒲风和战士们一样,住的是茅草房,睡的是两扇门板,伙食也很差。患过肺病的蒲风,身体本来就很虚弱。皖南事变后,条件更加困难,终于积劳成疾,肺病复发。1942年6月18日,蒲风在纪念高尔基逝世六周年的大会上,带病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依然紧张地工作。8月13日,因病情恶化,在安徽省天长县逝世,年仅31岁。根据地军民无比悲痛,出版了悼念蒲风逝世的专刊,根据地领导人方毅亲自主持追悼会并护送遗体至墓地。新中国建立后,蒲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蒲风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生活却是那样的充实,这正如他的诗作——《生活》:

“两条轨,

无穷的展开在前面,

当作轰轰的列车我前进吧。

让西北风吹打,

穿过幽暗的隧道,跑上崎岖的山,

颓丧,悲哀的只是道旁的树木啊!

什么,黑夜张开了她的翅膀?

什么,大地蒙上薄薄的白纱?

——不要慌,加强马力前进吧!

让列车永远永远地擒住两条轨,

莫怕前面的无穷,难捉摸,

没煤燃烧时才是最后的终点哩!

——啊,这就是生活!

(罗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