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钟萍,曾化名曼云。1922年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一户世代官宦之家。她叔父就是被红一军团在浏阳文家市击毙的中将旅长戴斗垣,其父亲则是湘西军阀陈渠珍部下的一名团长。在这样的封建家庭长大,戴钟萍却没有按家族所要求的那样做一个大家闺秀,遵守三从四德的规范。她从小上学读书,以后又求学于长沙蔚南女中和沅陵乡村简易师范学校,追求知识和理想,就立志做一个新的女性。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湖南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戴钟萍作为知识女性,毅然摆脱家庭的束缚,满腔热情地参加抗日活动,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呼号。1938年,她回到家乡,在新成立的中共凤凰县委领导下,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第二年春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化名“曼云”参加党的地下活动和公开的抗日救亡工作。
按照县委的分配,戴钟萍负责组织青年、学生的宣传动员工作。她经常邀集热心抗日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共产党的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的文件和书刊,并一起到群众中教唱抗日歌曲,呼吁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她还和党员们认真学习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的著述和《新华日报》等党的报刊,提高对抗战工作的认识和组织救亡活动的能力。由于她的家庭家族在当地举足轻重,影响很大,所以她参加抗日工作对群众有较大的号召力,而国民党当局对她则十分忌恨,家族中的封建遗老也非常不满,横加指责。她母亲爱女心切,暗地里劝她,女孩子不要到处抛头露面、当众讲演,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家庭的声誉。她耐心地对母亲讲道理:“先有国,后有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国家被日寇灭亡了,我们都成了亡国奴,那还有什么家呢?”取得母亲的支持,她外出开展抗日活动更积极主动了。
她在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同时,注意发现和培养政治上追求进步的优秀青年,发展党的组织。同她一样出身名门的谭世英有进步的要求,她便主动帮助谭世英参加抗日工作,完成党组织布置的任务,经受斗争的锻炼,使谭世英后来加入了党组织。女党员杨惠卿家规甚严,家务劳动也多,难以抽出时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戴钟萍就经常到杨家做动员工作,宣传抗日的重要性,使杨惠卿能够较多地参加党的组织活动,起到党员的作用。她还利用自己“戴府小姐”的名衔,较多地联系一些富家子弟,鼓动他们走出深宅大院投身抗日大潮,为国家民族做些有益处的事情,使个人的人生更加充实向上。她还以小学教师的职业做掩护,走村串乡,发展农村党员,在广大农村努力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扩大党的影响。正因为她在凤凰城乡做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国民党顽固势力则对她十分仇恨。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以后,执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湖南省主席薛岳制造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惨害共产党人和新四军干部,破坏了一大批中共组织,其中包括中共凤凰县委。湘西的抗日形势也随之逆转。由于叛徒出卖,戴钟萍等共产党员被暴露。国民党省、县当局为此迭电迭令,想方设法予以抓捕。薛岳的《湖南省政府密令》指出:凤凰共产党分子戴钟萍等在该县吸收男女青年活动积极。命令有关军政当局采取严厉措施镇压。陆军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和第九区保安司令戴岳会签密令说:戴钟萍,女性,十九岁,凤凰人,前在湘西一带活动颇力。命令凤凰县长李宗琪“密查共党要犯戴钟萍”。1941年2月27日,凤凰县警察局秘密逮捕戴钟萍,并押送沅陵第十军军部。对付一个普通的女共产党员,国民党顽固势力竟这样兴师动众、如临大敌,一方面暴露了他们不抗日、真反共的反动本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共产党人在领导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巨大作用。
戴钟萍为抗日而被捕,她坚贞不屈,顶住了严刑逼讯,保守了党的秘密,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3月28日深夜,她被押到沅陵五里亭,临刑前刽子手们问她有何话说。她视死如归,并继续宣传抗日,说:“我死,你们不要用枪打,留下你们的子弹去打日本强盗。”显示了民族正气和革命精神。随后,被刽子手们用拳脚打倒在地,抬一大包石灰压在头上,壮烈牺牲。
如今,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民族罪人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抗日斗争而牺牲的烈士戴钟萍则名垂史册,永远为家乡人民所怀念。
(夏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