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斋,原名陈德馨,化名胡祖亭,1907年7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泌阳县赊湾乡孙楼村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之家。其父陈怀庆,为私塾先生,兼行医道。他在其父影响下,陈香斋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9岁读私塾,11岁考入县高等小学,直到师范毕业。
1927年10月,还在小学就读的陈香斋,在一位以教书身份为掩护的共产党员姚敬斋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学习马列著作和一些能够看到的共产党人编撰的书刊。他一遍又一遍翻阅着《社会发展史》、《洪流》等。每读一遍,内心总觉得有新的长进。他把书中的重点段落摘抄在笔记上,反复品读。
1928年8月,陈香斋经姚敬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共泌阳县委成立,陈香斋任县委委员。翌年夏,陈香斋师范毕业。他为实践自己的诺言,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志向,回本村发展党员。他给四邻的父老乡亲们讲解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道理。他说:“我们穷不是命中注定的,只要我们大伙联起手来,推翻压在我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现在,能领导我们过上好日子的救星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壮大党的力量,发展党的组织,陈香斋在孙楼挨家挨户地进行革命宣传,传达中共的指示精神,并很快地在孙楼和附近的村庄培养和发展了十几名共产党员。接着在孙楼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陈香斋任党支部书记。
在斗争的实践中,陈香斋逐渐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穷人要想打天下,就得有穷人的武装。于是,他一方面发动中共党员和一些进步农民捐款,一方面变卖自己的全部家产,筹钱购买几支“汉阳造”的枪支,秘密建立赤卫队。一提起陈香斋领导的赤卫队,国民党当局即谈虎色变。
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陈香斋为迅速壮大自己的赤卫队,制定一套直接从敌方手里夺取武器的行动方案。1930年秋末,泌阳县赊湾街西北角的栋树庄起戏会。陈香斋已事先派人了解到,会上有七名带枪的地方民团团丁镇会,认为这是夺枪的好机会。于是他仔细侦察会场的地理位置和民团团丁在戏场的分布情况,然后果断地作出决定:自己亲自带领24名赤卫队员,伪装成赶会的,有的拿着棍棒绳子,有的怀揣着刀斧,每三个队员跟踪一个民团分子,借炮响为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夺枪。为防不测,又安排两名队员,装扮成卖柴的,把枪支放在柴捆里,以便随时接应。陈香斋布置完毕,11点多钟,他来到戏台的左侧。由于戏台设置在岗坡高处背村朝东的位置,站在戏台附近可看到戏场全部情形。当他看到队员们已全部进入目标位置,便迅速点响了两个“炮雷子”。“咚咚”两声巨响,赶会的人惊恐万状,慌乱起来,队员们趁机迅速扑向自己的目标。团丁们根本没来得及反抗,七支长枪就全部被赤卫队员们夺去。
武装斗争的道路,不但磨炼了陈香斋的意志,也教会了他对敌斗争的艺术。1930年12月,红九军二十六师攻克唐河县城,准备再乘胜东进泌阳。为策应红九军解放泌阳,一天晚上,中共泌阳县委在城北一土窑内开会,研究暴动方案,因叛徒告密,遭国民党地方民团围击。紧急关头,陈香斋决定用生命保卫县委:“要冲出去,不能束手待毙!”只听他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随即拔出枪,朝民团冲去。“砰砰”两声枪响,堵在窑口的两个团丁应声倒下,见此情形,窑口附近的其他团丁迅速向两边撤退,与此同时,窑内开会的人随陈香斋一齐冲了出来。见他们冲出来,民团团丁依仗人多势众,又向陈香斋他们包抄过来。陈香斋又一阵猛射,又有几个团丁应声倒下。陈香斋和县委的几个领导突围脱险,共产党员王立堂、胡帮立和蔡玉钦却落入了民团之手。暴动流产后,中共泌阳县委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陈香斋也与上级党组织失掉联系。形势的暂时恶化,迫使他采用隐蔽的方法继续同敌人斗争。从此,陈香斋以教员身份为掩护,配合泌阳师范中共党支部秘密发动学生,并组织中共党员和群众,利用合法斗争的方法,采取集会游行,印发传单等形式,公开向国民党泌阳县当局提抗议,控告他们无故杀害王立堂等人的罪行。他拿出自己家里卖粮食的钱,又组织一部分党员和群众捐款,支持王立堂烈士的继母赴省告状,迫使国民党省政府惩办凶手。这场斗争的胜利,使陈香斋学会了应该怎样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
1932年春,中共鄂豫边特委派张旺武回泌阳恢复党组织。陈香斋像旱天盼来了雨露,便利用自己熟悉的关系,很快便恢复了孙楼、侯庄等十几个中共党支部,并发展一批党员。中共泌阳县委又重建了起来。张旺武任县委书记,陈香斋任执行委员,并建立了武装小组。
1932年夏初,中共党员王云阁被国民党当局通缉。陈香斋去唐河源潭安排其转移,不幸被捕。在押解途中,他寻机脱逃。
1933年,陈香斋受中共鄂豫边省委派遣,到湖北省枣阳、随县一带作匪运工作。他很快改编了一部分土匪武装,壮大了自己的队伍。鄂北苏区被国民党军“围剿”丧失后,陈香斋回到泌阳东部山区,驻扎整顿。随后和共产党员侯太俊组织了一支农民游击队。
1936年3月,中共鄂豫边省委调陈香斋任红军游击队副队长,活动于泌(阳)、确(山)、信(阳)、桐(柏)边区。是年农历三月初五,陈香斋率红军游击队再次用“炸会夺枪”的办法,赴平氏孤峰山庙会夺枪,取得胜利。当夜游击队在姬岭寨下小牛庄宿营。第二天突遭地方民团围击,陈香斋率队突围,又遭姬岭寨下土霸王玉贤阻击。在省委书记张星江、游击队长周骏鸣掩护下,陈香斋带领队伍冲出重围,安全脱险,而张星江壮烈牺牲,周骏鸣身负重伤。9月,陈香斋被任命为红军游击队队长,鄂豫边省委委员。
在陈香斋领导的红军游击队里,战士们称赞他说:“只要有俺队长在,没有攻不克的堡垒,没有打不赢的仗”。1936年秋天,陈香斋的游击队在泌阳大磨一带活动时,突然和国民党军第十师黄杰部下一个团遭遇。当时,陈香斋的游击队只有二十几个人,敌我力量十分悬殊。他沉着指挥,抢占制高点,猛打一阵,迅速退下来,再抢占另一个制高点,打一阵。白天利用熟悉的山区地形,和黄部周旋捉迷藏,晚上又连夜急行军迂回到黄部后方宿营,使对方一直摸不清游击队的底细和去向。陈香斋的游击队在自己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打死打伤黄部十多人。
红军游击队打到哪里。陈香斋的名字就响到哪里。群众说:“陈香斋会打仗,他脑子里的点子也最多。”1937年春节期间,陈香斋打扮成富商,让九名游击队员伪装成随从人员。一干人抬着“礼品”前拥后挤地去确山县城西北张楼村土豪张庆岑家“访友”。张庆岑见“贵客”来礼拜,慌忙出迎,刚一露面,就被陈香斋用枪顶住了头。张庆岑吓得哆哆嗦嗦,乖乖地交出短枪一支,银圆1100元。陈香斋就这样时常出入于土豪劣绅家里“筹集”钱、粮、武器,解决游击队的给养困难。
1937年6月19日,根据情报,一直与共产党为敌的邓庄铺联保主任王廷杰带六个保丁到铜山沟逼要苛捐杂税。陈香斋得知,邓庄铺联保共有保丁21人。这伙人横行乡里,作威作福,坏事干尽,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陈香斋马上率十几名游击队员追击。王廷杰一伙发现追踪,惊若丧家之犬,顺着铜山沟拼命向着邓庄铺老巢逃跑。铜山沟到处是茂密的丛林,起伏的山峰,纵横的沟壑,王廷杰一伙时隐时现,陈香斋等游击队员一时无法接近他们。他们边追边向保丁们开火,逃窜的保丁们护着王廷杰边逃边还击,战斗十分激烈。陈香斋率队一直追在最前面,眼看已经逼近王廷杰,并准备对其实施包抄合围,就在他刚刚跨上一高坡组织指挥时,被团丁的枪弹击中腰部。鲜血浸透了他的衣服,战友们撕下身上的衣服要给他包扎伤口,他急忙摆着手说:“不要管我,快追,不要让这家伙溜掉。”说罢,他手捂着流血的伤口,又勇敢地向前跨出了好几步,扑倒在地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陈香斋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从他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天起,就把“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正如他临终前给省委和游击队秘书李子健及全体同志的一封信中所说:“……我没有看到胜利就离开了你们是个憾事,希望你们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万岁!”
为纪念这位豫南人民的英雄儿子,新中国建立后,泌阳县委和政府专门组织编纂了陈香斋烈士传略载入《泌阳县志》。1959年陈香斋的遗骨迁葬于泌阳县烈士陵园,其墓碑上刻着:鄂豫边省委委员、红军游击队队长陈香斋烈士之墓!
(孟庆一李振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