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山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1-15 10:35

高静山,又名成寿,号纯斋,1901年9月25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城关镇长冲村。7岁入私塾读书,12岁到外公彭家仁开办的南湾私塾就读,1917年进入宜章近城区高等小学。当时高等小学当局不关心学生生活,伙食办得差,高静山就联系邑高小学生刘云共同发动两校学生大闹学潮,到处张贴标语,全体罢课,并到县衙门请愿,终于迫使学校当局同意设立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实行学校伙食民主管理,使斗争取得了胜利。时年仅16岁的高静山逐渐地懂得对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意义。

1919年秋,高静山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入校后不久,他就加入学友互助会。1921年,他又加入蒋先云、黄静源等组织的心社,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担任湖南学生联合会干事和学生互助会的主要负责人。10月,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4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高静山参加衡阳三师反压迫、要民主,驱逐校长刘志远的斗争。他是三师学生赴省教育司请愿代表之一。时任省长赵恒锡对学生运动采取高压手段,扣押学生请愿代表,同时校方宣布开除高静山等50多名学生的学籍。但学生们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扩大舆论,争取省会各界的有力支持,终于迫使赵恒锡不得不撤掉刘志远的校长职务,并答应将被开除的学生复学或转学。这次斗争取得胜利,高静山也从此成为学生运动中的中坚人物。

1923年6月,高静山由党组织派遣从衡阳三师回到宜章,秘密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他先到近城区十灵庙和官坑冲等学校任教,经常去文萃书店,组织进步教师李文香等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1924年夏,他发展李文香等6人入党,组建了宜章县第一个党小组,自任小组长。从此,他以文萃书店为秘密联络站,积极开展党的地下活动。这年冬,他和党小组领导了一次驱逐宜章福音堂传教士的斗争;并成立宜章反日会,声援上海工人和市民的反帝斗争,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1925年,他以新组建的近城党支部的名义,发出《告全县农民书》,提出组织农会和减租减息的口号,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7月,根据中共湖南特委指示,他参与组建中共宜章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并担任地方执委委员,分管组织工作。这年秋,他见到路过宜章去广州的毛泽东。毛泽东对他的工作深表赞许,同时还将随身携带的社会调查材料及文件的任务交给他,以后再由他设法送往广州。

为了做好党的统战工作,采取各种合法途径开展工作,争取群众,高静山等经党组织批准,于1926年2月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5月,他和李文香组建中国国民党宜章县党部,并被选为县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8月,宜章县农民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县农协委员,并同周振岳率先组织宜章近城区西乡农会。此后,他积极参与领导全县农民运动的斗争。宜章农民运动热火朝天,也引起了许多封建势力的仇视和破坏。宜章近城区封建势力疯狂破坏农会,关押和拷打农会干部。高静山积极组织反击,一面向省农协发出快邮代电,揭露事件真相,一面组织近城区四乡农民群众到县府请愿示威,迫使其释放被押农会干部。接着,他又向中共宜章县地方执委建议组建农民自卫军,开展武装斗争。1927年1月15日,宜章县城大操坪上,锣鼓齐鸣,人头攒动。宜章县农民自卫军总队在万人集会上宣布成立。第二天,高静山随同自卫军总队长颜秉仁率领农民自卫军及群众3000多人,同破坏农民运动的县团防武装在浆水至梅田一带展开激战,迫使团防武装窜往湘粤边境的丛山峻岭之中,巩固了农民革命根据地。此外,他还主办宜章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了120多名区、乡、村农会干部,为革命输送了新鲜血液。

长沙马日事变后,农民运动陷入低潮,许多农会干部包括李文香等人被杀害,为了反击宜章团防武装,高静山同杨子达率领农民武装,在由共产党人掌握的国民革命军1个营的配合下,收复宜章县城,活捉并处决叛徒和一些土豪,捣毁了宜章最大的一个盐卡,缴枪30多支,给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随后他率领农民武装转移黄岑岭坚持斗争。因不断遭到邝镜明团防武装的反扑,他又将队伍撤到郴州,再分两路转移。他和颜秉仁带领的一路转移到汝城,与广东的惠(州)、潮(州)、梅(县)农民军以及郴(州)、资(兴)、汝(城)农军汇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不久,他奉调地方工作,在广东梅花与杨子达一起从事秘密活动。1928年1月,他与杨子达将朱德、陈毅的部队迎驻杨家寨,智取宜章,随后立即在全县开展建党、建政、建军的工作。4月,他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先在红军的团政治处做政治工作,后历任第二十八团第二营党代表,第一纵队第二支队党代表,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

1929年7月,高静山奉命到闽西组建地方红军。开展游击战。3月,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政治委员。他和军长邓伟,奉命率部向闽西各地民团和土匪出击,并打垮刘烈波、谢仰麟和张吴所部的反扑,开创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

4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红九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高静山调任中共闽西特委常委,主持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工作。8月,他被任命为闽西总行动委员会书记,同邓子恢、张鼎丞一道,集中兵力,坚决打击闽西的民团和土匪,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苏区安全,抵制和减轻了“左”倾错误对闽西地区的危害。不久,他调任红十二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

10月,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高静山当选为常务委员,负责党务部工作。不久,他调任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11月初,他同军长左权率红十二军第一、第二团经永定、平和向漳州进发,因中途遭到挫折,断然决定先保存实力,率部返回闽西苏区,会和留在长汀的第三团及地方武装,再向敌人力量薄弱的汀州城进攻,21日一举攻克汀州。他在这里将部队整训两周后,于12月2日转道攻占连城。

1931年秋,高静山调闽粤赣军区军委会工作,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不幸的是,这年冬,他被一些执行“左”倾错误的领导者以“在十二军组织托派的军委”,“到汀州后组织托派的省委”等莫须有罪名拘捕,并判监禁5年。1933年,高静山在闽西被错杀,时年32岁。1945年,党的七大为他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湘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