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云,字泽民,化名黄志道,1901年12月18日生于江西省永丰县龙云乡(现佐龙乡)香山村。
刘沛云家有父母、叔伯、兄弟姐妹30余人。母亲生有七个儿子,他排行第四。全家除耕种自有土地外,还租种地主的土地一家人靠辛勤耕耘,生活还算殷实。为了家业的兴旺,父母叔伯们商量从七个儿子中选一个上学。由于刘沛云从小就聪明伶俐,天真活泼,被长辈送上学,成为这个家族中唯一一个获得学习机会的孩子。
刘沛云深知自己能够上学来之不易,因此,学习非常用功,成绩也特别好。1920年,他从永丰县香城小学毕业,考入吉安第六中学;1927年从吉安第六中学毕业后,又考入湖北武昌大学文学系。
中学和大学时期,正是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年代,刘沛云阅读了大量进步刊物,结识了许多革命青年,逐步树立起了革命的人生观,并积极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中去。1926年4月,刘沛云经武昌大学党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27年3月7日,在永丰县城发生了国民党右派围攻绑架殴打共产党人的三七事变,永丰的革命一时遭到挫折。这时,刘沛云从武昌大学毕业回到永丰。他积极参与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开展恢复革命组织的活动,被推选为永丰县总工会委员长。
刘沛云身材魁武,性格刚强,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大革命失败后,刘沛云在群众的掩护下,辗转来到峡江、吉水、吉安一带农村开展秘密活动。此间,他曾写信给家里,教育家里人和村里群众,要坚定革命信念,坚持革命,不要被反动势力所吓倒。永丰的大恶霸刘儒揖等人对刘沛云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捉拿他。这年9月间,他们带领一伙人冲入刘沛云家中,抢走耕牛,担走稻谷,吊打他父母,火灼他三哥,威逼他们招出刘沛云的藏身地点。由于他父亲和兄弟死不招供,敌人扑了空。刘儒揖见硬的办法不行,就施用软办法,企图以师生之谊(刘儒揖为香城小学创办人)拉拢刘沛云。他以教师的名义通过其家属写信给刘沛云,说只要他回来再不搞革命,保证他的安全,并给他安排工作。但刘沛云的回答是:革命到底不回头!
敌人见刘沛云软硬不吃,便加紧了对他全家的迫害。在此情况下,刘沛云一家只得逃往他乡。刘沛云得知全家被迫外逃的消息,心里非常难过,更增加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革命的决心。他托人带信给妻子和兄弟,鼓励他们要战胜困难、坚持斗争。他在信中说:“革命的同志是杀不尽的!我刘沛云头可断,血可流,革命之志不可丢!”在他的教育鼓励下,他的堂兄刘青万、大弟刘志明、二弟刘志光都参加了红军,后来在反“围剿”和长征中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屠杀,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928年1月22日,这天正是农历除夕,永丰县工农革命军围攻永丰县城,举行武装暴动。刘沛云参与了这次武装暴动的领导工作。1928年2月,刘沛云担任东固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纵队的指导员。不久,吉安油田游击队和部分工农群众组编成立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九纵队,刘沛云任参谋长。9月,第七、第九纵队合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刘沛云任团参谋长。次年2月,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成立,刘沛云调任该团参谋长。
1928年底,刘沛云率部在永丰、吉安、兴国边境地区游击,开辟革命根据地。有一天,在永丰良村(现属兴国)突然与刘明德率领的永丰靖卫团相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各自抢占了一个山头。刘明德系刘儒揖的侄子,曾与刘沛云同在香城小学、吉安六中读书。大革命失败后,他率领靖卫团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群众,是革命的死对头。目前的情况下,他人多枪多,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硬拼是打不过的,退却又不可能。怎么办?刘沛云一边指挥战斗,一边思索着对策。这时,枪声逐渐疏下来,只听见刘明德的嘶哑声在喊道:“泽民兄,别来无恙!你那几条破枪是打不过我的,也干不出什么名堂,还不如过来,我们一同为党国效力。”刘沛云强压心中的怒火,决定将计就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醒凡兄,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先谈谈条件吧。”说完,孤身一人站在了山头上。刘明德看到刘沛云站了出来,也缓缓地爬了起来,还未等他站稳,刘沛云抬手一枪,将其击毙。紧接着,指挥部队冲向敌群。敌人群龙无首,四外逃散,刘沛云凭着机智和勇敢,为永丰除了一大害。
1930年1月,根据赣西南特委的决定,江西工农红军独立二、三、四团在万安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黄公略任军长,刘沛云任第四支队队长。同年7月,红二十军在吉安陂头成立,刘沛云调任红二十军参谋长。
不久,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毛泽东调刘沛云到湘东工作。1930年10月,湘东独立师在萍乡大安里成立,刘沛云任师长,谭思聪任政委,全师800余人,近500支枪。经过短暂的训练,这支部队就投入了战斗。月底,刘沛云率领湘东独立师出击攸县殷家坊,在攸县地方武装配合下,歼敌70余人,缴枪90余支。11月,再战攸县老漕泊,歼敌一个挨户团,接着连克茶陵、安仁两县城。25日,又在攸县皇图岭,全歼醴陵、攸县、衡山三县保安团的皇图岭守望队共700余人,随后挥师攻颥县县城。湘东独立师一组建就旗开得胜,连胜数仗,使湘东南地区的反动派一听到刘沛云的名字就胆颤心惊。
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不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与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中,也常常要付出血的代价。1932年,刘沛云在湘赣省委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一位集文武于一身的优秀红军指挥员,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给后人留下了血的教训。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会议上,刘沛云被追认为烈士。
(熊长耕肖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