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峰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1-01 09:14

蒋一峰,原名冠卿,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蒋东口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在本地小学读书,1917年考入安徽省亳州王巷口美国人办的福音堂小学。在校期间,他第一次读到《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他对书刊中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从中找到救国救民的良策。

1922年,蒋一峰毕业后被留校代课。他思想敏捷,能言善辩,人送绰号“小机关枪”。一天,在学校举行的游艺晚会上,美国牧师包万德在洗衣盆里放进四指深的白面粉,其上放一块银元,睥睨着眼喊道:“诸位中国人,这块银元谁能用嘴叼出来,就奉送给谁。”蒋一峰见此情景气愤难抑,便大步走上前去,从自己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同样放入洗衣盆,对牧师嘲讽道:“包先生,我这块大洋,你能张嘴叼出来就算你的!”牧师面红耳赤,张嘴结舌答不出话来。接着,蒋一峰怒不可遏地指着这个洋人的鼻子说:“你们外国人来中国传教,住洋楼、吃西餐,让我们中国人伺候你们,还如此戏弄我们,真是岂有此理!”

1922年秋,蒋一峰考入开封济汴中学。1925年,在开封声援上海五卅惨案运动中,蒋一峰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开封学生大闯河南督军府的行动,要求督军岳维峻给学生发枪,参加军训,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于他在斗争中表现出色,被学校共产党组织接收为党员。

1926年夏,蒋一峰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冬被派回永城发动群众,迎接北伐军。蒋一峰回乡后,日夜奔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1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他和在县城第一高小任教的中共党员韩子黎、尹正官等组建了中共永城县支部,他任书记。当时,永城农村普遍存有红枪会组织,党支部根据中共豫区委委员萧人鹄的指示,以红枪会为基础组建了农民自卫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1926年秋天,北伐军攻占武汉,北洋军阀的军队溃不成军,消息传来,人心振奋,永城各区的农民自卫军,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全县共编为四个军,约四万人,由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统一领导。这时,蒋一峰不顾连日劳累,奔走各区,向农民自卫军的战士们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他向党支部请求去亳州东北部一带,改造红枪会,组建农民自卫军。他到达亳州东北后,经过耐心的说服动员,又在五马、崔庄、蔡大庄等村成立一支农民自卫军,受永城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领导。

1927年4月,中共豫区委派张海峰、周禾立来永城,协助当地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为统一指挥军事行动,成立了以张海峰、蒋一峰、韩子黎为成员的皖北、豫东军委小组,计划先攻亳州,再打永城。在这些日子里,蒋一峰脸上整天挂着笑容,忙里忙外,为袭取亳州做各项准备工作,筹集了80块大洋购买红布、白布,赶做攻城时使用的袖章和旗帜。

5月上旬,蒋一峰按照事先制定的攻取亳州的行动方案,潜入亳州城内,准备里应外合,迎接自卫军入城。当晚,由于自卫军集合不足两千人,及至亳州,天已黎明,延误了时间,只好改为次日行动。第二天,集合自卫军已不足千人,且多使用大刀、长矛、铁锹,仅有少数土枪,面对使用洋枪、洋炮的守城军队不敢攻城,自行解散,致使这次暴动流产。蒋一峰等在城内,一直不见自卫军的动静。无奈,只好撤至城外。

亳州暴动流产,使蒋一峰寝食不安,反复思索这次暴动流产的教训,寻找下次暴动的成功之路。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了答案,就是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必须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究竟什么是农民的切身利益呢?他连夜找到农民自卫军领袖戴九皋、王好信、丁传连、黄绍军等,听取他们的看法。当谈到近年来因县衙征收鸦片烟税奇重而民怨沸腾时,大家怒形于色,纷纷发言。有的说:“狗日的丧尽天良,这么重的大烟税直压得老子们喘不过气来。”有的说:“烟税年年增加,真是官逼民反。反吧,乡亲们会舍命跟着干起来的。”蒋一峰经过这次调查了解,心里有了底。

在党的会议上,蒋一峰、萧人鹄、韩子黎等认真总结了亳州暴动失败的教训,决定对自卫军加强党的领导,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同时提出“迎接北伐军”、“反对烟税”作为下次的暴动口号。这次会议之后,经过传达贯彻,宣传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和自卫军指战员欢欣鼓舞,士气旺盛,迅速在全县重新燃起了农民运动的烈火。

5月23日,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蒋一峰按照总指挥部攻打永城县城的计划,指挥着各路农民自卫军向县城汇集。浩浩荡荡的队伍,高举着无数面红旗把县城团团包围起来。他们高呼着“减免烟税”的口号,把城门撞得“咚咚”响,要县长出来说话。群情激昂,声势浩大,反动县长腾云龙及县政府人员如丧家之犬纷纷逃散。农民自卫军进城后,宣布成立新的政权机构——永城县治安委员会,周禾立出任主任。蒋一峰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芒,接受了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将县衙里的鸦片税册搬出当众焚烧,并宣布免除当年烟税。农民群众欢声雷动,拍手称快。

农民运动的兴起和这次暴动的胜利,使县内的土豪劣绅们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便四处活动,造谣惑众,暗中组织武装力量,企图镇压农民革命运动。6月初,地方反动封建势力头目、素有“二县长”之称的八区区长聂九如,纠集九个区的反动武装进城反扑,永城县这一新生的红色政权被扼杀。

1928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党中央指示,把豫东、皖北、鲁西南划为暴动区,开创苏区,任命蒋一峰为中共永城县委书记。蒋一峰在县城以开袜子铺为掩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一面秘密散发传单,书写标语,利用五一、五四、五卅等纪念日,发动进步学生游行示威;一面积极吸收进步学生、教员和有觉悟的农民入党。同年秋,他在开封考取了永城县教育局社会宣讲会会员资格。他利用会员的合法身份,深入农村,宣传革命道理,推销革命书刊,发展党的组织,相继建立了中共练土楼总支和芒山、薛湖、韩庄、谢阁、呼庄等党支部。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县境的革命运动又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蒋一峰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地方劣绅的恐惧与不满,县商会会长姚自重等人联名控告蒋一峰宣传赤化。1928年10月,蒋一峰被永城县反动当局拘捕关押,不久押送开封。行前,他神色自若地对探监的妻子王小哲说:“我不是因喝老百姓的血刮地皮而被捕的,蹲监坐牢不丢人,就是杀了头谁也不会说我是坏人。你在家照顾好两个孩子,要他们长大成人后能像我一样,不要老为我牵肠挂肚。”王小哲含泪连连点头。被解到开封后,在敌人法庭上,他对法官的花言巧语、封官许禄,嗤之以鼻,断然回答说:“我是一个社会宣讲员,只知做宣讲工作,要我说出共产党组织和谁是共产党员,我是半点也不知道。”敌人再三引诱逼供,蒋一峰始终坚持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怎能硬说知道。”敌人恼羞成怒,对蒋一峰使用了灌凉水、上老虎凳等酷刑。蒋一峰几经昏迷,但他咬紧牙关,一口咬定“我什么也不知道。”敌人因找不到证据,不得不将他释放。

蒋一峰被捕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县,永城中共党组织陷于瘫痪状态。1929年9月,蒋一峰获释返回永城后,面对严峻的革命形势,深知任务的艰巨。但他始终意志坚定,决心同敌人继续战斗。他的父亲看儿子被折磨得面黄肌瘦,伤痕累累,不禁老泪纵横,劝他远离家乡,去外地织“洋袜子”谋生。蒋一峰果断地回答说:“革命青年是折磨不倒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儿一天不死,就要继续带领大伙干革命。”于是,他着手重建中共永城县委,召开党的秘密会议,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经过一段艰苦努力,在农村重建了中共芒山、薛湖和二区区委,全县党员发展到300人左右。

1930年夏,中共河南省委调蒋一峰到开封工作。到开封后,受中共开封市委委托,在市内宋门里筹办河南中学。刘达士任河南中学校长,蒋一峰任教务主任,作为党进行秘密活动的场所。为此,学校里除一名会计是进步人士外,其余教职员工均是隐蔽下来的党团员。不久,因学校被敌人注意,党组织决定校长刘达士和教员吕公器等先后离校转移。在敌人的嗅觉已伸向学校的情况下,如何保存阵地把学校 继续办下去?蒋一峰沉着冷静,经过日夜思考,征得党组织同意后,返回家乡永城邀请中共党员韩子黎去开封继任校长,坚持进行地下革命斗争。

1930年10月,刘峙接任河南省主席以后,不少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被逮捕、屠杀,环境异常险恶。蒋一峰已预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与敌短兵相接的日子即将来临。但他机智勇敢,坚守阵地。1931年2月,党组织遭到破坏,蒋一峰被捕。

蒋一峰被捕入狱后,置生死于度外,积极参加狱中党组织领导的狱中斗争,和被捕的中共开封市委书记来学昭、省委宣传部长李鸣歧、秘书长蒋明华、学运书记陈育生等,串联狱中难友,与敌人进行斗争。最后,迫使敌人答应家人探监、代买生活物品、改善生活待遇等条件,从而与狱外同志取得了联系。

在敌人的法庭上,法官们趾高气扬,转动着狼一样的眼珠,厉声喝令蒋一峰供出党组织成员。蒋一峰冷冷地说:“你们这伙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的刽子手,不要想从我嘴里掏出什么,那会白费力气的。”法官立刻露出阴险狠毒的嘴脸,对蒋一峰说:“你们煽动暴乱,危害民国,如不迷途知返,就是块铁也要把你磨平。”蒋一峰针锋相对,厉声痛斥道:“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救国救民的共产党人,把中国人民抛入了内战的血海,使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百姓啼饥号寒,流离失所。你们祸国殃民,助纣为虐,良心何在?”又说:“你们既然知道我是共产党员,就是把我碾成碎末,也不会从我嘴里得到什么。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

蒋一峰在敌人多次审讯和使用各种酷刑逼供下,忍受着肉体的剧痛,始终咬紧牙关,宁死不屈,充分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

1931年3月22日深夜,蒋一峰和来学昭、陈育生等九名共产党人,带着脚镣手铐,被押到开封西门外刑场。他们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高呼口号,在一阵枪声中,从容就义。

蒋一峰惨遭杀害后,人民群众无不悲恸、惋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搜集、整理有关蒋一峰烈士的资料和遗照,收入党史和县志,载入史册,以垂训后人。

(阎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