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史履升:铁骨铮铮,与日寇斗争到最后一刻

来源:齐齐哈尔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4-18 14:41:00

史履升(1910—1943),辽宁省义县碾盘沟村人。早年在省立一中读书时,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示威游行。1931年冬,到齐齐哈尔站当报务员,后又到齐铁列车区任货物员,积极追求进步,开展抗日活动。1941年结识因伤休养的共产党员王耀钧,在他的引导下开展建立地下抗日组织工作。1941年成立“中共北满省委第一执委部”,史履升任执委部执行委员,开展了建立交通站,为抗联输送物资、提供情报,进行抗日宣传等一系列革命工作。后“北满执委部”遭到破坏,史履升在济南被日军逮捕,1943年于齐齐哈尔英勇就义。

史履升平时喜欢读书,读过鲁迅、郭沫若、老舍等人的作品,又善于演讲,经常吸引附近的一些青年工友到他家里,听其讲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民族危亡,史履升以光复祖国为己任,传播抗日战况,振奋大家救亡图存的精神,还经常讲述爱国志士王宾章与日军搏斗的壮举。

1936年,史履升与龚有春等人计划组建抗日组织,由于没能与抗联取得联系,龚有春远去关内寻求途径,但因日军在东北控制很严,形势极其严峻,与龚有春失去联系,致使成立抗日组织的计划流产。史履升没有放弃,直到抗联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军医、共产党员王耀钧的到来,照亮了他脚下的路。

1941年4月,王耀钧郑重地跟史履升谈话:“要抗日救国,首先要把有志抗日救国的人组织起来。人组织起来才能有力量,有力量才能开展抗日斗争。我们先成立组织,再扩大组织,然后投奔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这样,史履升等人具体了解到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有了奋斗目标。史履升开始四处奔波,进行宣传、动员,做建立地下组织的准备工作。

1941年7月25日,王耀钧、史履升、周善恩、佟允文、王文元、毛殿武、侯康文、万先琦等人召开秘密会议,宣布正式成立组织,定名为“中共北满省委第一执委部”。会上议定了“执委部”的《当前工作十大纲领》,王耀钧任党代表,负责指导“执委部”的工作和与抗日联军的联络工作;史履升任执行委员,负责“执委部”的具体领导工作。王耀均宣读了《当前工作十大纲领》和《抗日救国纪律大纲》,会议规定了“执委部”代号“80”(史字翻过来横着看的意思),“执委部”以小组形式开展工作。机关设在史履升家(齐齐哈尔孟母庙前街2号)。

成立“执委部”的同时,大家凑钱在古城开了一家杂货铺,作为地下活动的交通站。后来,史履升的妻子发现自己的首饰盒空了,原来是史履升瞒着妻子,将首饰变卖用在了建立交通站上。

“执委部”成立后,在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等地发展同志,扩大组织。4个月内,成立了7个小组、1个分组。同时,积极与抗日联军联系,为抗联提供驻扎在齐齐哈尔的日军住房、军营、机场周围设施、铁路军运、日本人财产、日本人在伪机关任职等情况,并筹集物资,支援抗联开展武装斗争。王耀均同抗联三路军九支队政委郭铁坚取得了联系后,史履生按要求把弄到的若干药品和照相器材送到了部队。

1941年9月20日,抗联三路军九支队政委郭铁坚在与日军激战中不幸牺牲,敌人在其所带皮包中搜出“执委部”用密码写的文件,文件被敌破译,敌人还从郭铁坚的笔记本中发现了史履升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址。12月12日,到济南市隐蔽的史履升因通信不慎被捕,被押回齐齐哈尔宪兵队。

牢狱中的爱国志士铁骨铮铮,与敌人斗争到最后一刻。史履升在狱中写下诗句:“马首龙沙垣,血染嫩江边。夙怀报国志,黑发变苍然。苍天何独恨,被擒在济南。今生一去也,中华万万年。”一位看守对他说:“史先生你少写点吧,少写‘罪’还能轻点。”史履升回答:“不能,写得越多越解恨,宁死也不当亡国奴!”

1942年,伪高等法院特别治安厅对王耀钧、史履升等36人分两批依据“惩治叛徒法”以“颠覆大满洲帝国”罪名判决,判处王耀钧、史履升、周善恩死刑。1943年3月3日下午3时,王耀钧、史履升、周善恩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主义万岁”,壮烈牺牲于伪齐齐哈尔第一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