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郭企之:坚贞不屈的“抗日模范县长”

来源:邯郸党史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4-14 14:05:21

郭企之(1915—1939),原名郭福记,河北省南宫县(现南宫市)安宋庄人。1928年考入南宫县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喜爱新文学,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成为一名新思想的热烈拥护者和宣传者。1930年4月,郭企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郭企之带领进步青年组织讲演,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1月,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开进冀南地区,郭企之毅然离开家乡,奔赴抗日前线。9月,郭企之受冀南行政公署主任杨秀峰派遣,带领40多人组成公署巡视团,到曲周县巡视和帮助工作。他一到任便积极协助曲周县委、县政府开展工作,宣传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组织群众武装,颇受干部群众的拥护。1938年10月,在曲周县召开的全县各界代表大会上,郭企之被选举为县长。他也是冀南区第一个民选抗日政府县长。

1939年2月7日,中共曲周县委在北马店村召开会议,研究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挖沟、破路、藏粮的有关事宜。县委委员、抗日县长郭企之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时天已傍晚,郭企之便带着通讯员魏赓起和县战委会主任王维仁,一同转移住在了离北马店村最近的南里岳村一个教堂里。汉奸石成瑞闻讯,立即报告驻曲周县城日军。凌晨5点,敌人将村子包围,郭企之在突围中负伤,随后被捕。在狱中,郭企之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3月29日,郭企之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郭企之牺牲的噩耗传来,全县民众无不悲痛流泪。1940年3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特誉以“抗日模范县长”光荣称号。并将曲周县第五、六区和威县一部分村庄划为一个县,命名为“企之县”。1945年撤销,仍划归各县。1946年10月18日,冀南三专署第一次行政扩大会议决议,为纪念郭企之,将曲周县改名为企之县。1949年10月,恢复曲周县。1956年,中共曲周县委、曲周县人民委员会(即人民政府)在郭企之英勇牺牲的地方,建立起郭企之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2015年8月24日,郭企之烈士名列民政部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8年,曲周县人民政府将企之纪念广场改建为“郭企之烈士陵园”。

▲曲周县郭企之纪念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