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黄人钦:男儿有志出山关,不灭倭寇誓不还

来源:姚安县志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4-13 15:37:32

黄人钦(1909—1938),字仰予,云南省姚安县仁和区晴蛉乡黄家屯村人。

黄人钦于县立高小毕业后,即考入省立中学。时值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黄人钦深感国家危亡、民族受辱,萌发了习武从军、报效祖国之志。他极慕岳飞精忠报国的为人,常吟“男儿有志出山关,不灭倭寇誓不还”之句。初中毕业后,即不顾家庭劝阻,考入云南军官候补生队及九十八师军士队学习,毕业后入滇军,先后任排长、连长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云南省主席龙云按照南京军事会议决议,先后组建滇军第六十军、五十八军,开赴抗日前线。黄人钦被编入六十军一八三师五四一旅一〇八二团,担任上尉连长。在此之前,他已聘定邻村商文炳之女商幼兰为妻。出征前,双方家长议定,让其完婚后再赴疆场。为使家长及爱妻放心,黄人钦欣然从命;时商幼兰正就读于昆明女中,亦有完婚之意。遂于是年10月4日,在昆明木行街黄宅举行了简易婚礼。新婚后6日,部队奉命开拔。

1937年10月10日,黄人钦随部队从昆明出发,开赴抗日前线。他白天行军,夜间不顾疲劳,迭致家书,反复重申其誓灭倭奴、为国雪耻之志。由曲靖禀父函云:“际此国家危亡之秋,正当男儿奋身报国之时,想父母教育子女,欲望效忠国家也。”于贵阳致其妻函云:“兵凶战危,古有明训,但此决不能减灭我杀敌壮志,因为国家亡了,我们的生命财产,一切的一切,即随之灭亡了。苟活做亡国奴,有何意思?自昨天得知上海失利噩耗,心中更感无限悲愤。‘男儿有志出山关,不灭倭寇誓不还。’此即我的决心。”由江西上饶致其妻兄函云:“此次本军出征抗日,受命之时,吾即下最大决心 ,誓为国家全领土,为民族争生存,此志不遂,决不生还。铁血救国,此其时也!”由湖北信阳致其族兄函云:“我们军人,只晓得和倭奴拼命,才是我们中国的出路。我们应拿我们的热血,去保卫国家领土;拿我们的头颅去换取民族的生存。处在这最后关头,想到前线同胞,在冰天雪地中的浴血苦战,流离失所的难民,敌人铁蹄下被蹂躏着的亡国同胞,有人心者,恨不得即刻奔赴前线,和鬼子见个高下,铲除这新仇旧恨。”铮铮铁言,耿耿丹心,令人感泣!

在部队,黄人钦每谈及国耻民危,即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以至摩拳擦掌,恨不得与日寇立即拼个你死我活。

六十军驻信阳时,部队长官找黄人钦谈话:“为培养部队指挥人才,拟派你到重庆受训,以资深造。”他坚辞道:“眼下祖国狼烟四起,战火遍地。此时此刻,我已无心静坐课堂安然受训。大丈夫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亦在所不辞!请另选干才前往深造,让我报效祖国之志得以实现!”长官见黄人钦杀敌心切,在临战前不愿离开战场,允其所请。

1938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日军在徐州、台儿庄一带被国民党军李宗仁部痛击,损失惨重。遂于4月中旬,调集数十万大军,并以最精锐的板垣、矶谷两师团及伪军刘桂堂部为前锋,配以陆空现代化作战武器,对台儿庄地区进行疯狂的进攻。

4月14日,六十军奉命由湖北驻地急驰台儿庄增援。黄人钦每战奋不顾身,冲杀在前,撤退在后,深得战友钦敬。4月23日,部队在凤凰桥、五窑路与敌遭遇。黄人钦率队奋勇冲杀,与敌肉搏,血战终日,击溃日军,夺回阵地。是役,战况激烈,敌人轮番进攻,阵地得而复失。黄人钦在枪林弹雨中,身先士卒,几番夺回阵地。不幸在冲锋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为神圣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9岁。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收殓黄人钦遗体时,从其衣袋中发现临战前夜他写给新婚妻子的遗书:“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切勿自误。”

噩耗传至家乡,父老乡亲无不悲痛。黄人钦遗书及信件传颂于乡闾之间。国民政府为褒其忠勇,追赠其少校之衔。时人为诗称颂,示为国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