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王荷波:工人们心中的“王胡子大哥”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4-11 08:36:17

王荷波是我党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也是工人运动的先驱。一位党的早期领导人在多年后回忆,如果不是王荷波和邓培在1927年相继牺牲,那么在中共六大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怎么也不会轮到向忠发来做。诚如是,中国革命的历程该会有怎样的变化?

王荷波,原名王灼华,1882年5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只念了两年私塾就出外谋生。从1901年开始,他在江阴海军鱼雷营当过水手,又流落到东北当过苦工,到大连学过机械,到旅顺当过机匠。1916年夏,王荷波到浦镇机车车辆厂当生火工,后成为钳工。

浦镇机车厂是1908年中英合资建起的一家机车车辆修理厂,英籍厂长奥斯顿和总监工布拉克等在厂内为所欲为,压榨职工,惩办、开除工人的条款多如牛毛。为维护工人权益,王荷波经常出头替工人说话。他办事公正,深得群众信赖,工人们把满脸胡须的王荷波亲切地称呼为“王胡子大哥”。1920年5月,布拉克下令拆除厕所,不许工人上班时间大小便,激起工人的强烈反抗。王荷波说:“英国鬼子把我们当牛马,我们是人,是中国人,绝不能任他们摆布。”他代表工人们向厂方严正提出取消所有罚款制度、重建厕所、加薪一成和责令布拉克赔礼道歉等四项条件;在厂方未答复前,全厂实行罢工。英国人起初不以为然,态度还颇强横。王荷波决定给他们看看工人的力量。第二天,全厂没有一个工人去上班。布拉克这才慌了。在罢工的压力下,厂方被迫答应了工人的要求。

1921年冬天,由于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工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王荷波代表工会向铁路局提出增加工资、发给御寒棉衣等11条要求,遭到铁路局的拒绝。王荷波带领60多名工人拦车请愿。铁路局官员火急火燎地赶来处理。谈判了一天,最后祭出甩锅大法,说:“你们提出的条件涉及的范围太广,不是铁路局可以解决的,需要交通部出面。”王荷波说:“既然铁路局有难处,我们就到北京,找交通部请愿去!”他毅然只身前往北京,找北洋政府交通部讲理。面对交通总长及其他官僚,王荷波毫无惧色,据理力争,最后迫使北洋政府答应了工人的合理要求。斗争胜利之后,王荷波抓住时机,督促厂里为工人修建浴室、开办夜校和合作社等福利事业。由于王荷波大公无私为群众办事,深受工人的拥戴。在他40岁生日的那天,工友们送他一块大红匾,上书“品重柱石”四个金色大字。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之初,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得知津浦路上有这样一支重要力量,遂前往浦镇机车厂联系开展工作。他们结识之后,罗章龙就住在王荷波家中,日夜促膝恳谈。在罗章龙动员下,他率领工会加入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多年后,罗章龙写过一首《悼王荷波》的诗:

荷波诚长者,视我弟兄同。

十年肝胆交,乳水长相融。

……

1922年6月,王荷波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津浦铁路的第一位工人党员。当年秋天,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浦口党小组成立,公推王荷波为组长。在王荷波等人的领导下,建立起浦口铁路工人俱乐部。1923年2月,王荷波到郑州出席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大会遭吴佩孚破坏后,他组织津浦路沿线工人举行罢工,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浦口的水陆交通一时间全部瘫痪。军阀齐燮元派1000多名官兵前来镇压,王荷波指挥2000多名工人严阵以待,最后迫使当局答应了工人提出的部分要求。

军阀与资本家恨透了王荷波,密谋暗害他。他离开浦镇转入山东指导工人运动。1924年5月,王荷波和李大钊、罗章龙、刘清扬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还应邀参加了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王荷波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25年5月1日,他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6年5月,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继续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北伐战争开始后,王荷波去福州策应北伐。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王荷波参与领导了第二、三次起义,和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在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周恩来亲切地称他“大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王荷波前往汉口出席中共五大。这次大会产生了中共党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由7名委员及3名候补委员组成,王荷波任主席,杨匏安为副主席。值得一提的是,这10名监察委员会委员,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无一叛变投敌。不久,王荷波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中央为加强对北方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北方局,派王荷波、蔡和森分别担任书记和秘书长。

1927年10月18日,王荷波在去北京法政大学参加活动分子会议时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至死没有暴露党组织。临难前的唯一嘱托是,请求党组织对他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千万别走和他相反的道路。1927年11月11日夜,王荷波等18位同志壮烈牺牲。

北京解放后,周恩来专门指示要求寻找王荷波烈士的遗骸。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晗亲自负责,北京市公安局和民政局抽调专门人员,在京师警察厅的档案中找到了当时的原始记录,确认了王荷波就义的地点,在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侧发现了王荷波等烈士的遗骨。1949年12月11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移葬仪式,周恩来亲临主祭,李立三报告烈士事迹,他说:“王荷波同志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工人出身的同志,他是一贯站在正确道路上的。”追悼会结束后,周恩来与烈士家属扶柩前往墓地,亲自覆土。在冬天的阳光下,牺牲了22年的烈士们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