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长虹烁古今。
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
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缅怀赵世炎的诗篇。“施英”是赵世炎的化名。
赵世炎(1901—1927),1901年4月13日出生于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创办《少年》半月刊,同时还积极参与《平民周刊》和《工读》等刊物的编辑工作。一度醉心工读主义,奉行勤工俭学。在“五四”运动中,赵世炎组织同学们走出校门,上街游行,被推选为学生会干事长。
1920年5月9日清晨,上海杨树浦码头,由赵世炎等人领队的120多名赴法国勤工俭学学生,向前来送行的毛泽东等各界友人挥手告别,踏上了茫茫海外求学之路。
到法国后,赵世炎、邓小平等几十名四川学生几经周折,到了克鲁梭的施奈德铁厂做工。旅法期间生活艰苦,劳动繁重,赵世炎却能坚持学习法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小册子。每天的傍晚,他还到楼顶平台上借夕阳的余晖用功读书,并幽默地称自己是“黄昏之贼”。
勤工俭学期间,赵世炎参加领导了“拒款运动”和“争回里大”求学运动,被选为总代表,到里昂大学开展斗争。法国警察将全部代表逮捕,关押在兵营中,准备驱逐出境。赵世炎急中生智,趁乱逃出兵营。后来李立三、陈毅等人被押送上船送回国内,赵世炎继续留在巴黎。
1921年春,赵世炎与周恩来、张申府等人建立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史称“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从此成为中共党员。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赵世炎被委派为中共中央驻巴黎通讯员。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杂志被源源不断地寄到巴黎,传递了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1922年6月,赵世炎与李立三等人筹组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赵世炎为书记。不久后更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共机关创办了一份刊物《少年》(后改为《赤光》)。这一时期,赵世炎与邓小平一起工作,邓小平负责刻蜡纸、油印和撰写文章,被大家称为“油印博士”。
1922年6月,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3年3月,在陈独秀的推荐下,赵世炎与陈延年、王若飞等人又带领着一批青年赴苏联莫斯科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4年,赵世炎从“东大”回国,先后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各省的斗争。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与李大钊一起,领导了国民议会运动、声援“五卅”运动等斗争,还赴天津、唐山等地领导天津海员大罢工和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
1926年5月,赵世炎调任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他与罗亦农、汪寿华、周恩来等一起领导上海工人罢工斗争、准备武装起义。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打响。赵世炎和周恩来一起指挥工人纠察队冲锋陷阵,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打败军阀部队。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江苏省委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机关之一。1927年6月成立至1935年初停止活动的七年半中,江苏省委先后重建、改组过16次,历任省委书记有陈延年、赵世炎、王若飞、邓中夏、项英、李富春、徐锡根、罗登贤、任弼时、李维汉、李立三、王明、陈云、王云程、章汉夫、袁孟超、赵立人、许包野、王明德等20人。他们中许多人牺牲,也有少数人变节投敌。
第一任省委书记陈延年,1927年6月26日由于叛徒韩步先告密而遭逮捕,1927年7月4日牺牲,年仅29岁。
第二任书记就是赵世炎。
1927年5月,赵世炎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代理书记、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回到上海继续坚持领导革命斗争。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他说:“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1927年7月2日晚,赵世炎在上海被捕。在监狱里,他一口咬定自己名叫夏仁章,从湖北来上海做生意,在大陆银行当职员。大陆银行方面,地下党已做了工作,承认“夏仁章”为本行职员。口供严丝合缝,淞沪警备司令部也不由起疑,是不是抓错人了?他们把叛徒韩步先带来进一步对证,韩步先又找了被捕的总工会会计,在两人的指证下,赵世炎的身份完全暴露。
敌人抓住了赵世炎,如获至宝,加紧审讯,想从他口中掏出更多有用的情报。而赵世炎则把审讯当作了斥责敌人的战场:“北伐以来,广大工农用鲜血和生命打垮了反动军阀,没有工农的支持,就没有北伐的胜利,而蒋介石却背叛孙中山先生遗训,屠杀民众,你们和旧军阀有什么两样,就是一伙卖国贼!”
在狱中,敌人对赵世炎施尽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怒斥蒋介石甘当帝国主义走狗、叛变革命的罪行;严厉斥责叛徒韩步先“可耻”,并向敌人宣告:你们只能抓到我一个“施英”,要想从我口里得到半点秘密,那是枉费心机。
敌人见硬的不行,就对赵世炎进行利诱。北伐军东路军政治部主任陈群专门“接见”了赵世炎,对他说:“先生这样的人才,只要肯为蒋总司令效力,一定会前途无量。”赵世炎说:“让我和你们一样,去屠杀工农?那是不可能的,我正是为了工农不受你们屠杀,才起来斗争的!”陈群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先生你天纵英才,也得先活下来、有了自由才谈得上斗争吧?”赵世炎说:“要杀便杀,不必多言。不过我告诉你,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
7月19日,牢房里早饭刚开过,敌人叫出赵世炎。赵世炎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理了理穿在身上的一件半新旧西装,系好领带,扣好纽扣,从容得好像是去赴宴,走到牢门口,回过头来,扫视难友,点头告别。一出牢房,他就高呼“共产主义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刽子手们看到赵世炎在死亡的路上还是如此镇定,又听到赵世炎英勇的口号声,不禁为之颤栗,连声狂叫:“砍,拿刀砍!”就这样,赵世炎为了革命、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