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石琴(1904—1930),名硕彝,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天彭镇(今天彭街道)南街人。曾就读于彭州中学,因带领学生反对学监,学校当局令其退学,愤而转入成都储才中学。1924年4月,杨石琴同杨达等人赴上海求学,立志救国救民。杨石琴考入上海法政大学,得以与谭平卫、瞿秋白、恽代英等人接近,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熏陶,不久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这年秋天,杨石琴奉命返川,在彭县宣传进步思想,筹建了维新学会、鸣皋俱乐部、叫喊社、青年改进社等进步团体,建立了共产党小组,年底成立了共产党支部,杨石琴任书记。党支部积极开展革命运动,相继组建了彭县工会、农民协会、妇女会、学生联合会,创办了平民夜校、书报室。
1926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彭县革命声势日益壮大。1927年春,在县召开孙中山逝世二周年纪念会时,发动和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反帝反封建示威游行。参加游行的群众上千人,沿街张贴标语,进行宣传,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团阀、打倒官僚、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
1927年4月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后,何墨林受国民党右派委派在彭县筹建“清共”委员会,国民党右派分子和土豪劣绅伺机向革命力量进行反扑。杨石琴和党团积极分子便发动和组织青年游行示威,并将国民党彭县“清共”委员会头目何墨林捉来游街示众。此后,杨石琴转到成都等地活动。
1930年10月广汉兵变后,杨石琴从成都到濛阳,发函催促中共彭县负责人何绍文前往商讨时局,发动农民暴动。县长贺伯中得悉后,即与团务局局长密谋,于11月16日下午在濛阳逮捕了杨石琴,押往县城途中将其杀害于原清平乡“枣子树”。杨石琴牺牲时,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