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马晓云:抗日殉国的军分区副司令员

来源: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7-23 09:41:51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上流传的一首歌谣。其中,马晓云是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他的哥哥、弟弟分别是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马天民。

马晓云,原名马方杲,1906年9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长山县北旺庄(今淄博市经济开发区北郊镇北旺村)。从周村高等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且经营作坊。他天资聪颖,性情豪爽,习练武艺,精明强干。1924年加入东北军。1931年回到故乡,发动乡亲声援东北人民抗日,并筹集枪支,组织联庄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晓云积极组织抗日队伍。同年12月,共产党举行了“黑铁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马晓云将筹集到的3支手枪和几百银圆全部献给起义部队。1938年1月,他在家乡被日军逮捕,后被保释出狱。同年4月,组织队伍投奔起义军,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七支队,马晓云任支队长。7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马晓云任第七团团长。他率部深入敌占区,在胶济铁路沿线打击敌人,拔除敌人据点、炸毁日军的火药库、破坏铁路使日军的军用列车出轨等,成功地牵制了“扫荡”清河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敌人,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的反“扫荡”斗争。

1939年7月22日,马晓云的哥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牺牲,激起他抗日到底的决心。同年,马晓云经清河特委宣传部长赵明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设计除掉了多次陷害三支队,使三支队主力被敌人包围袭击的汉奸段书云。

1940年初,马晓云被派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1942年夏,他回到山东清河军区清西军分区任副司令员,对特务队进行了整顿,使其政治和军事素质大为提高。日寇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对抗日根据地反复进行“铁壁合围”,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马晓云率特务队回到周村一带,攻下了司家官庄、花沟等据点,袭击了湖田炸药仓库,处决叛徒、击毙汉奸、消灭匪特,与日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清西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抗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注重用政治攻势分化瓦解敌人,使伪军头目率部反正,并恢复了地下交通联络点和情报站。不久,上级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批准成立了清西专员公署,马晓云被任命为专员。

1944年,敌后战场向日伪军普遍发起了局部反攻。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指示,原清西军分区改为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马晓云任副司令员。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部队分两路行动。许云轩司令员率一路赴小清河以南作战,李曼村政委和马晓云副司令员率一路共八百余人,负责拔除青城县(今高青县)王家庄据点。

8月10日,拔除王家庄据点的战斗打响。经过反复争夺,据点内的四个炮楼被我军攻下三个,残余的日伪军龟缩到西南角的一个炮楼中负隅顽抗。我军几次攻打都未能成功,马晓云立即决定用大型炸药包炸毁炮楼。因担心现有炸药受潮爆破力不足,他专门派人领来60斤炸药,准备亲自检查炸药质量。正当马晓云从指挥所出来时,敌人的一颗炮弹不巧落在了炸药上,一声巨响,墙倒屋塌。马晓云被爆炸的气浪掀到了五六米之外的南墙边,当场壮烈牺牲,时年38岁。战士们高呼着“为马副司令报仇”的口号,奋勇冲杀,势不可挡,很快炸毁了炮楼,全歼守敌,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8月13日,李曼村政委在田镇(属现高青县)召开了马晓云烈士追悼大会,号召全体指战员学习马晓云烈士的革命精神,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马晓云烈士与其兄马耀南、其弟马天民一起静卧在淄博烈士陵园内的苍松翠柏之下。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向前亲笔题词:“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烈士永垂不朽”。马晓云烈士为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