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史元厚:“罗盛教式的好战士”

来源: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7-21 10:02:26

史元厚,1929年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马山乡潘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史元厚在本村加入抗日儿童团,为民兵和八路军传送情报、站岗放哨。

1947年6月,史元厚报名参军,被编入鲁南军区独立团。同年秋,奉命开往肥城附近地区,在长清、平阴、东平、宁阳、泰安一带游击作战。锄恶霸、斗地主,歼灭“还乡团”,史元厚干得有声有色。

三大战役胜利之后,独立团奉命南下,开赴徐州,1949年5月26日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史元厚分配到警卫连当战士。接着,部队又打过长江,直奔上海。在上海,史元厚所在部队又改编为铁路人民警察部队,他成为一名铁路警察。他忠于职守,手握钢枪,为保卫铁路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努力工作着。进城后,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史元厚艰苦奋斗的思想没有变,处处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他盖的那床旧棉被还是刚参军时发的,别人都劝他领床新的,他说:“我们国家还穷,自己少领一床,国家和人民就可以减少一点负担。”衣裤鞋袜破了,他总是缝缝补补再穿,舍不得丢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史元厚决定放弃在上海当铁路民警的优越生活,连续7次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书要求参加志愿军,他又跑到铁路公安处找到中队长:“批准我上前线吧,我要到抗美援朝最前线去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1953年2月,史元厚的申请终于获得批准,他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某部警卫连。

赴朝后,史元厚所在的铁道兵部队主要任务是负责铁路运输,保卫铁路安全。刚刚安营,就获悉敌人妄图从志愿军后方登陆。部队立即组织抢挖工事,做好反登陆作战的准备。史元厚和战友们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抡锤打钎构筑工事。史元厚手上磨起了血泡,肩膀压破了皮,但他毫不退缩,坚决完成任务。

修好工事和打完坑道后,部队又接受了帮助朝鲜人民修建住房的任务。他和战友们一起铲荆棘、劈乱石、刨大树、整地基,每样活他都抢在前头,什么活重就干什么活。经过57天的苦战,他们在废墟上修起了一幢幢住房,使无家可归的朝鲜人民搬进了新居。

一次,一列满载着棉花、汽油等军用物资的列车在山洞里突然起火,浓烟滚滚,火势蔓延。史元厚高喊着“同志们,快去救火”,便奋不顾身地冲向火场。烟熏得他喘不过气、睁不开眼,他的脸和手被烫伤了,衣服也被火烧着了,但他仍在奋勇救火。同志们硬把他拉了出来。他在地上滚了一圈,提起一桶水浇在自己身上,又冲了进去。大火终于扑灭了,满载军用物资的车厢保住了,史元厚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

1953年5月13日,美机轰炸顺安地区石岩水库,史元厚和战友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水中,捞起冲倒的电线杆,接通了电话线路。

1953年12月1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第八分团来到史元厚所在的部队。慰问团住的宿营车停在安州火车站附近,史元厚和几个战友被派去担任警戒。

安州火车站后面有座龙潭岭,山脚下有个龙潭池。当史元厚和战友们路过这里时,有几个朝鲜儿童蹲在爬犁上滑冰。突然间,从龙潭池传来了惊叫声,一位朝鲜儿童陷入了冰窟,他两只手扒在冰上,挣扎着向人们呼救。听到呼救声,史元厚飞快地向龙潭池跑去。他脱掉棉衣,跳到冰上伸手拉那个落水儿童。忽然,冰面塌了,他和儿童一起落入冰水中。史元厚毫不犹豫地钻入水底,来回游动寻摸落水儿童。他好不容易摸到落水儿童,双手吃力地将其托出水面,又推到冰面上。“哗啦”一声,随着塌陷的冰块,儿童又跌进水里。这时,史元厚竭尽全力把头伸出水面,换了口气,又潜入水底。摸了好几圈,再次找到了落水儿童,用足力气把他再次推出水面。但因冰薄,儿童再次坠入水里。在冰水中,已被冻成半昏迷状态的史元厚竭尽全力第三次潜到水底,把儿童托出水平面,用尽力气一推,把儿童推到了冰上。

朝鲜落水儿童得救了,但史元厚却再也游不上来了。史元厚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朝鲜儿童的新生,以自己的英雄行动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国际主义颂歌,在中朝友谊的史册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英雄逝去,英魂永存。1953年12月25日,朝鲜平安南道安州郡人民和史元厚所在部队30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安葬在龙潭岭上。史元厚被追认为“罗盛教式的国际主义战士”、一等功臣,被授予“二级爱民模范”的光荣称号,并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模范团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长清县潘庄修建了“史元厚烈士纪念堂”。朝鲜劳动党、朝鲜人民为了追念史元厚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在他牺牲的地方塑造了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