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马峰:为团结抗日,毅然赴“鸿门宴”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孟宪威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6-26 09:38:34

苏南“马峰事件”始末

■孟宪威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敌后加紧了反共和投降活动。1939年9月27日,国民党镇江县长庄梅芳等人密谋策划,在镇江上党莱村设下“鸿门宴”,杀害新四军第二团特务营营长马峰等8人,并包围解除了驻扎在莱村及周围村庄的特务营各部武装,制造了震惊一时的苏南首起反共摩擦事件,史称“马峰事件”,也称“镇江惨案”。

马峰身世

马峰,原名冯华约,1912年6月出生于江苏镇江西麓乡冯巷村。其父冯彭章,粗通笔墨,曾做过粮食贩运的小买卖,并在本村开过小杂货店。冯彭章有五个儿子,马峰排行第三。冯彭章会唱京戏,尤好武打戏,且有武功,几个儿子也不同程度受他的影响,每年龙王庙唱戏,冯家父子的武打戏《三岔口》在当地颇有名气。

马峰自幼在本村读私塾。20岁时由亲友介绍去南通十字街余昌钟表店学徒,同年与镇江官塘桥乡谈家湾的庄龙英定亲。1933年初,冯彭章与长子冯华品、二子冯华玉被当局以“土匪”罪名逮捕,冯彭章、冯华品被判死刑,冯华玉被关押至全民族抗战初期。马峰亦受株连,被叫回镇江受审,后经查实他确系学艺工匠,方被交保放回南通。这场家庭变故无疑在马峰心中埋下了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仇恨。

1936年,马峰学徒满师,在南通白蒲镇自立门户,开起了钟表修理店。同年,与庄龙英完婚,并把五弟冯华香带在身边学徒。单独开业后,当地一些地痞流氓欺负马峰身弱力单,又是外乡人,往往钟表修好后不付钱就扬长而去,稍有不满,反遭打骂。于是,马峰拜师习武,练出一身硬功,单刀、双刀、九节鞭娴熟,猴拳、太极拳精通。这样既保店防身,也为他以后带兵作战打下了很好的体质基础。

1938年初,为躲避侵华日军蹂躏,马峰举家迁往如东掘港镇。在日军尚未侵占的掘港,抗日宣传活动十分活跃,马峰夫妻俩常去观看抗日宣传队演出的文艺剧目,抗日宣传活动的负责人张华炳团长也经常到马峰的连家店来,与他促膝谈心,使得马峰的爱国热忱逐步高涨。当时,马峰在家经常哼唱一首刚学会的抗日歌曲:“……有朝一日打走日本鬼!”并对妻子流露出参加新四军打鬼子的想法。是年,马峰的母亲派人来接冯华香回老家结婚。马峰听来人说二哥冯华玉在镇江伪警察大队长谈朝宗手下当了中队长,气急交加,夜不能寐,对妻子说:“我要回去,决不能让二哥为鬼子干事。他如果不听,我就登报和他断绝兄弟关系!”

拉起武装

1938年8月,马峰弃店返乡,到家即把二哥找来,质问他为什么当汉奸?二哥道出是谈朝宗带了一卡车日军上门抓他去,硬逼着干的原委。见马峰仍然不肯原谅,冯华玉说:“我并不想在里头干事,和茅山新四军早有联系,但日本人和谈朝宗心狠手辣,要谨慎从事。我支持你一批枪,你先拉起队伍来,再带着我的信和新四军联系上,等你的队伍强过谈朝宗,我一定出来。”

马峰同意了这个方案。他联络亲朋好友、爱国青年,很快拉起了一支20余人的游击武装,并将原名冯华约改为马峰,率部在镇江近郊和上党地区进行抗日斗争,击敌防匪,保境安民。冯华玉经常派人送情报下乡给马峰,根据兄弟俩议定,送来的纸条有三种色彩:红纸说明送信人是自己人,情报可靠,要给吃给路费;绿纸条说明送信人是两边不顺,一般对待;黄纸条表示送信人是汉奸,早上到早上杀,晚上到晚上杀。由于情报准确,加上马峰熟悉地形,智勇善战,游击队连续取得一系列小型战斗的胜利,在当地群众中树立了威信。

在冯华玉的帮助下,马峰与活动于镇江、丹阳边境地区的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取得联系,并经常得到该团的支助与指导。1938年12月,马峰领导的游击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团特务营,马峰任营长。对于这次改编,马峰是非常兴奋与激动的,他回到家中一把抓住庄龙英的手,开心地说:“我是新四军的人了!”接着详细地告诉庄龙英,他到茅山下去领委任状的情形。

改编后,新四军派驻教导员钱一清和政工干部胡逸负责协助特务营的军政工作,从而使这支抗日武装的军政素质不断提高。马峰在共产党、新四军的领导和培养教育下,积极主动地率领全营指战员狠狠打击日伪军。

马峰指挥特务营成功奔袭徐巷、解巷,痛歼伪自卫团一部,击毙伪自卫团团长徐良效,缴获步枪4支;袭击渣泽车站,缴获日军机枪1挺、步枪2支;进行南岗战斗,击毙伪军两名。尤其在指挥麓村战斗中,马峰以准确的判断,识破日军化装成车水老百姓的伎俩,沉重打击了企图偷袭的敌人,缴获日军战马3匹。特务营还在新四军主力配合下,先后取得北岗伏击日军车队和攻打南门火车站日军据点等战斗的胜利。此外,特务营还经常撬铁轨,并屡次破坏镇江至官塘桥公路及镇江至句容公路,使敌人交通受阻,难以下乡。镇江城西的十里长山,原是汉奸和土匪的巢穴,从来没有一支部队能在那里站住脚,马峰率领特务营却能去自由活动,把十里长山变成打击和消灭日寇的战场。因战绩显著,马峰和特务营多次受到新四军第二团首长的表扬。

阴谋来袭

马峰拉起抗日武装后,国民党镇江县长庄梅芳想拉拢马峰,把他的部队收编到自己麾下,为此多次软硬兼施,但均被已有一定革命觉悟的马峰拒绝。此后,马峰积极主动向共产党、新四军靠拢,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战绩,引发了以庄梅芳为首的当地反共顽固势力的嫉恨。庄梅芳在谈及特务营等地方武装时,曾说:“……不敢恭维,他们简直是很坏。”可见,他们已视马峰及其特务营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庄梅芳,湖南人,关于他的出身有多种说法:有的说他是共产党的叛徒;有的说他曾在茅山匪首陶化阳部下当过队长;有的说他在国民党镇江县政府当过小官。苏南沦陷时,国民党在各县的官员都争相逃命了,庄梅芳抓住机遇,向顾祝同、韩德勤表示“效忠党国”,被封为抗日志士,捞到了个“国难县长”的乌纱帽。

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刚到达苏南敌后,进驻镇江宝堰镇时,庄梅芳曾来主动“慰劳”,然而背后却说新四军枪械破旧,弹药缺少,“不死即走”。谁知新四军竟连打胜仗,还办起了“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庄梅芳紧张起来,对新四军耍起了“借刀杀人”的把戏。1938年9月,日军五路出动,合击宝堰。新四军将敌情通报给庄梅芳,并请他带领镇江县常备队监视宝堰正北白兔镇方向的日军。庄梅芳明面表示领命,暗地里却一枪不放拔腿就溜,有意放鬼子突然打到一支队司令部门口。从此,新四军对庄梅芳便提高了警惕。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后,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日本统治集团的政治诱降下,国民党政府的政策逐步从片面抗战改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决定实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在苏南,国民党先后成立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和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部,由冷欣为主任兼副总指挥,统一指挥部署反共分裂活动,6月起开始向茅山地区新四军进逼,发生了西旸摩擦战。苏南大地上空一时阴云密布。

以反共为能事的庄梅芳积极响应,把屠刀首先就对向了马峰。他两次派人暗杀马峰,但都未能得逞。因为马峰警惕性很高,平时外出行动都带营部的60条长枪和10多支短枪的警卫。正在庄梅芳一筹莫展之时,谈朝宗的到来让他又生出了诡计。

谈朝宗是镇江南乡有名的青帮头子,日军侵占镇江后,他很快便投敌当上了伪警察大队长。但其部下多是乌合之众,抢劫恶习不改,甚至连日本海军部的翻译和伪镇江县长郭志诚的四妾都不放过,从而引起驻镇江日军宣抚班的不满,认为伪警察大队是土匪武装,决定调往扬州改编为绥靖队。谈朝宗不愿去苏北,于是投靠了庄梅芳,摇身一变,当上了国民党镇江县第三区区长。因为谈朝宗与马峰有旧交,庄梅芳决定利用这层关系来实施毒手。

考虑到冯华玉的存在是谋杀马峰的重大障碍,于是庄梅芳吩咐谈朝宗以“讨封”的名目,将冯华玉骗去驻溧阳三丫桥的国民党江南行署,冷欣亲自向谈朝宗面授机宜并将冯华玉扣留。

谈朝宗回来即参与暗杀马峰的密谋,同时因马峰3次当面向他查问冯华玉的下落,特别是最后一次,马峰严厉警告:“如果冯华玉遭不测,我决不客气。”谈朝宗十分害怕,下定决心孤注一掷。不久,一场酝酿阴谋的会议在北岗村张家召开,参加的有庄梅芳、谈朝宗以及国民党镇江县警察大队长陈可余、特务队长王金根等人。会上,谈朝宗首先提出发兵硬打的方案,但自量不是特务营的对手;继而提出设法分散特务营,伺机暗杀,也感到没有把握;最后议定由谈朝宗出帖设“鸿门宴”,席间动手的毒计。

事发莱村

1939年9月27日,正值农历中秋节,驻上党莱村的特务营营部也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气氛。一大早,马峰交给妻子庄龙英一皮包钞票,叫她收好,准备全营每人发饷5元,让大家欢度佳节。庄龙英是特务营改编后随军行动的,因为马峰考虑到她娘家离镇江城太近,交通又便利,随时有被捕的可能。到了部队后,马峰还手把手地教会了妻子打枪、骑马等军事技术。

上午,特务营教导员钱一清和政工干部胡逸来到莱村,与马峰共商根据上级决定全营调往苏北的有关事宜。当时马峰借住的是莱村村民孔锁根的房子,几个人就在院内坐下,研究确定出发时间在一星期后,渡江地点为大港。

会议刚结束,马峰就接到谈朝宗派其远亲吴春海送来的一张请帖,请他去赴宴。请帖中还特别提及:“前被县政府缴去之枪,县政府即将发放贵部,我兄尽可放心也。”

9月20日晚,曾发生过一起摩擦事件。国民党镇江县特务队突然包围了驻西麓的特务营一个排,虽然该排大部人员乘乱突围,但随该排行动的三连连长倪俊被绑架,全排枪支被抢。当时,特务营干部、战士纷纷请求反击,但马峰考虑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同意诉诸武力,表现出较高的政策水平。

风波未平的情形下,前去赴宴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就在马峰沉吟未决之际,谈朝宗连续三次派吴春海前来邀请,以示诚意。最终,马峰本着团结抗日的大义,毅然决定前往。因为抱着把谈朝宗争取过来的想法,所以马峰决定只带营副方荣广、一连长范正大及几名警卫随行。

下午3时许,马峰出发。宴席设在离特务营营部东南数百米的吴春海家,房子很宽敞,坐北朝南,通堂四大间,共摆了八桌酒席。4时左右,宴席开始。马峰坐在东门第一桌的首座,他保持着高度警惕,快慢机放在桌上。敌人按预谋方案,在上第三道菜时,以捧上红烧狮子头为讯号,开始行动。当时,东门外突然进来一个人,近门就座的马峰礼貌地站起让客,位于马峰对面的国民党镇江县警察大队副朱耀东乘机拔枪射击,没有击中。马峰凭借敏捷的身手,立即掀掉桌子跳到门口,抢占有利地形,并不断转换方位向敌人还击,但无法抵挡敌人早已密布的伏兵,身中数弹,血流不止,仍靠墙抵抗。这时,曾因拦路抢劫败坏特务营声誉而被马峰用扁担教训过的金老四,已为谈朝宗暗中收买,对着马峰头部开了最后一枪,马峰当场壮烈牺牲。混战中,一连长范正大冲出大门,冲进斜对门的村民吴三儿家,被敌人追上,枪杀于吴三儿家后门外不远处。与此同时,除与敌人早有勾结的营副方荣广外,同去的其他6人也全部牺牲。

当时,特务营各部分散驻扎在莱村及周围的北岗村等处。枪声响后,庄梅芳等指挥埋伏在四周的大批顽军,在内奸方荣广、陶老三的策应下,解除了猝不及防又失去指挥的特务营部队的武装。

后续影响

“马峰事件”发生后,震惊了整个茅山地区。中共中央此前为“平江惨案”烈士送过一副挽联:“顽固分子罪不容诛,挟成见,作内奸,专以残杀爱国英雄为能事;共产党员理应警惕,既坚决,又灵敏,乃是对付民族败类之方针!”新四军新六团把这副挽联借用过来,抄写张贴在团部驻地的墙上,表达哀悼和愤怒之情。

作为苏南新四军的最高领导人,陈毅十分震怒,但仍保持了高度克制,按照程序向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部控诉此事,怒斥庄梅芳杀害抗日同志、消灭抗日武装的罪恶行径。庄梅芳则电报谎称马峰被敌寇袭击身死。冷欣假装不知情,让陈毅和庄梅芳亲来面谈。

在溧阳三丫桥,陈毅和庄梅芳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交锋。庄梅芳因为有冷欣撑腰,所以有恃无恐,他满口胡言地说道:“马峰先和敌寇勾结,并得到敌人的武器帮助,所以部队逐渐扩大。最近想到新四军去当团长,并帮助新四军打过鬼子,所以遭到鬼子痛恨,派汉奸把他打死。”陈毅义正词严地反问庄梅芳:“马峰打死后,部队的枪是谁缴去的?汉奸打枪,你们那里很多拿枪的人,为什么不发一枪?正所谓众目睽睽,事实俱在,究竟谁是开枪的人,是汉奸吗?汉奸就是你!”庄梅芳被驳斥得哼哼唧唧说不出话。冷欣见势不妙,连忙打圆场,说事实是可以查明的,今天先散会。会后,冷欣派江南行署秘书长巫兰溪去安抚陈毅,陈毅对巫兰溪正告道:“恶例先开,后患难免。”最后,国民党方面对此事的处理以听候调查为由而不了了之。

国民党高层的袒护让庄梅芳的反共行为变本加厉。1939年11月中旬,他又在镇江、金坛边境的高庄残酷杀害参加贺甲战斗的新四军6名伤病员,在刘庄捕杀新四军两名侦察员。1940年初,庄梅芳又率县常备队到新四军新六团和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驻地寻衅,公然扣押四县抗敌总会工作人员,反共气焰甚嚣尘上。不仅如此,他还强占税卡,在宝堰一带强征暴敛,纵容部下鱼肉乡民、敲诈勒索。他手下的县政府人员造谣诽谤、诬蔑共产党和新四军更是肆无忌惮,其方法和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当庄梅芳的种种倒行逆施和挑衅行为上报到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后,连国民党派驻一支队的联络参谋许建华也觉得庄梅芳的所作所为不利于团结抗战,便在1939年12月初行文呈报国民党军令部转呈蒋介石:“拟请将该县长更调,以免扩大纠纷。”然而,冷欣却在12月16日致电蒋介石,反诬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自进入苏南以来“煽惑民众,收缴民枪,私自扩编,越界游击及设卡收税”,称庄梅芳“系本党之忠实党员,若突予更换,则不但助长该部气焰,抑且引起误会而影响民众趋向,故拟暂不更换”。蒋介石12月21日电复冷欣:“查所报镇江县长庄梅芳不宜更调等情,准如所拟办理。”庄梅芳得知这些情形后,自然是更加无所顾忌,不断对新四军寻衅。

经新四军新六团和镇句金丹四县抗敌总会领导研究,决定对庄梅芳坚决予以严惩。1940年1月13日,新六团团长段焕竞亲自指挥第一连,在四县抗敌总会和丹阳独立支队的协助下,安排数十人化装成送公粮的老百姓,推着车子混进国民党镇江县常备队驻地——镇江六区小丁巷、枫塘作内应,另以两个连于夜间从外部突入,里应外合,一举歼俘国民党镇江县政府及其常备队100余人,击毙了躲藏在草囤中的庄梅芳,新四军无一伤亡,抗日军民无不拍手称快。

事件后记

事件发生后,曾一度传说“马峰全家遇害”,而庄梅芳、谈朝宗之流也的确意欲对马峰全家斩草除根,事发当晚曾两次派人寻找马峰妻子庄龙英和刚出生85天的幼子。庄龙英及其一子一女在群众的掩护下,历经艰辛侥幸逃出了魔爪,从此隐姓埋名,直到镇江解放后才重见天日。

1939年9月27日傍晚,马峰赴宴一个多小时后,庄龙英听到枪声,起初以为是日寇“扫荡”,但不久一个战士跑来向她报告,说不是鬼子来包围而是内变。庄龙英立即高喊驻附近的特务营战士去救马峰,却被一个隐藏的叛徒开枪击倒,弹伤右肩下,未予致命。庄龙英中弹后立即趴下,暮色中,对方以为她已死,没再开枪。过了一会,又有两个顽军前来搜索,准备对她补枪。庄龙英机智坐起,给了两人一些钞票,顽军得钱而去,方得以幸免。

庄龙英带伤连夜逃回娘家,由父亲搀扶翻山越岭抄小路进镇江城,到基督医院(今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出院后,先是带着儿子隐居在镇江城内丹阳码头附近的十八进,后因积蓄用完,回到娘家以种田为生,拉扯儿女长大。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她来到丹徒县和镇江市人民政府,说明自己的身份,很快领到了烈属证。因为领取抚恤金要有团以上干部证明,庄龙英先是托人写信给陈毅,后来又去上海,陈毅的秘书亲切会见她,告诉她陈毅已亲笔作了批示,回去就可以领到抚恤金。庄龙英说,抚恤金是小事,杀害马峰的凶手谈朝宗还没有抓起来,这是大事。在陈毅亲自过问下,谈朝宗于1950年6月被捕。审讯时,庄龙英带着7个烈士遗孀与谈朝宗当堂对质,以一桩桩铁的事实驳得谈朝宗哑口无言,低头画押。1950年9月,在上党区七千人宣判大会上,判处谈朝宗死刑,立即执行。

在党和政府关怀下,马峰的儿子和女儿全部免费读到高中,庄龙英也得到了优抚,历任生产队长、农业初级社副业主任、妇女主任、镇江市郊区人民政府委员、市烈军属协会委员,还光荣出席了苏南行政区烈军属代表大会。那次会上,时任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点名请她登上主席台,并亲切握手问候。庄龙英后于1993年去世。

马峰二哥冯华玉被冷欣扣留后,下落不明。是否杀害?如何杀害?均未见明确记载。

马峰五弟冯老香事件发生时也在特务营营部,险遭毒手。在营部值星兼执法干部冯顺国的掩护下,连夜奔向茅山新四军驻地,部队首长将冯老香改名小马峰。后在一次去丹阳河阳破坏日军军用电话线的行动中,小马峰壮烈牺牲,年仅19岁。

特务营教导员钱一清在事件中被俘,他严词拒绝了谈朝宗的劝降,并于第二天晚上趁隙逃脱,回到了革命队伍。作家丘东平根据他的经历,写成“逃出了顽固分子的毒手”一文,收录进文集《茅山下》。

特务营营副方荣广,因为妻兄与谈朝宗熟识的关系与敌人挂上了钩。事件后,方荣广脱离军职,回乡教书。抗战胜利后,因其是黄墟师范毕业,为冷遹学生的关系,当过高资小学校长。后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