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王九焕:“当代花木兰”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6-21 14:47:36

王九焕,1925年出生在山西省武乡县监漳镇北社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家里姐妹兄弟9人。在她年幼的时候,父亲因长年劳作积劳成疾,无钱医治而过早离开人世。1936年,万般无奈的母亲为了不让孩子饿死,含泪将王九焕嫁到了武乡县大有乡许家垴村,给李老三家的傻儿子当童养媳。自从当了童养媳,王九焕受尽了公公婆婆的虐待。

1938年,13岁的王九焕被公爹打得昏死了过去,埋在雪地里。负责村里治安的中共地下党员李向海,得知村里的李老三家是个赌窝,就趁黑夜出来查赌。好心的李向海把王九焕救回自己家里。第二天一大早,李向海告诉王九焕穿过树林,翻过山岗,一直通向北方,通向那有红旗的地方。

为了安全起见,面孔上有小时出天花留下的印记的王九焕,又穿上男子的衣服,说话故意粗喉咙大嗓门。在路上,光着双脚的王九焕看到了两位八路军战士,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参军!”两位八路军战士把王九焕带到了连长面前,连长看着王九焕蓬头垢面的样子以及满是鲜血的双脚,赶紧叫卫生员给她理发、换衣服。13岁的小姑娘王九焕变成了“秃小子”。

连长也以为王九焕是个男孩子,问她:“你叫什么名字?让文书登记一下。”王九焕寻思着连长把她当成男的了,索性将错就错。她担心要是说出真名实姓,被人发现是个女的,就不会要她了,便脱口答道:“我叫王子清。”晚上,窑洞里的土炕上挤着十来个青年战士。班长怕这个新战友睡在边上受冻,特地把她安排在中间。王九焕躺在厚厚的干草上,盖着军被和棉衣,感到温暖、新奇,但又有些忐忑不安。

一天,王九焕随连队刚刚登上一个山头,就远远看见一小队日本鬼子正在一个村里烧杀抢掠,孔孔窑洞冒着黑烟,被侮辱的姐妹死在街头。王九焕和战友们都气红了眼,他们悄悄接近敌人。王九焕第一次出手,就捅死了一个鬼子,战友们共杀死了7个鬼子兵。人们赞扬王九焕:“这小鬼,头次打仗就这么勇敢,是块好料!”在八路军的教育培养下,王九焕懂得了革命道理,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夏天,连长交给王九焕一封急件,让她火速送到八路军总部去。送信路上,王九焕成功避开了日军的“扫荡”,来到了八路军总部。朱老总走到王九焕面前笑着说:“像个女娃子嘛!有啥事快说吧!”王九焕双手把信递给彭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一边看信,一边点头:“谢谢你,小鬼,这封信送得很及时!”总部的同志对勇敢的王九焕都竖起了大拇指。

1942年,王九焕17岁了,胸部掩饰不住地凸了起来,急得她直冒汗。左思右想,她用八路军裹腿的带子,把胸部紧紧地缠平。

1943年秋天,日军在太行山区开始了“大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决定拔掉日寇伸进我根据地辽县的据点,王九焕和战友们负责坚守一个路口。据点被打掉后,鬼子拼命向路口逃跑。八路军的手榴弹、枪声响成一片,双方伤亡很大。不一会儿,一群鬼子又疯狂地冲了上来,王九焕一连扔出几颗手榴弹,炸死了前面的四五个鬼子。

这时,指导员跑过来一把拉住王九焕,对她说:“连长和6名战士受了伤,你带人快把他们抢出火线,送到白岸医院去!”王九焕抹了抹满脸的灰尘,带着担架队上路了。要到位于河北省武安县的白岸医院,中间要通过日军的封锁线。下午,担架队走进了一个村子休息一下,突然村头响起了枪声。连长一看情况紧急,立刻命令:“子清,你和老乡们立刻把伤员背出村,我掩护!”

王九焕和老乡把伤员一个个背到了山洞里,然后迅速回来找连长。这时天已经黑了,王九焕找了半天,终于在一个老乡的院子里找到了腿部负伤的连长。她背着连长刚一出院门,就遇到了一个鬼子,“八格牙鲁”地叫喊着。王九焕没等鬼子醒悟过来,猛地向鬼子撞去。她和连长的两个脑袋,从上到下撞向鬼子,这个鬼子被撞倒了,她一刺刀捅进了鬼子肚子,然后抱住已倒在地上的连长,顺势滚进了门前的一个沟里。一阵枪声后,王九焕右臂受伤,但她忍着伤痛,重新背起连长快跑,把连长背到了山洞里。

待部队击退敌人后,王九焕又带着担架队,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后方医院。一路上,王九焕的右臂袖管被血染成红色,裤腿也被荆棘撕成一条一条的,但七个伤员一个都没有再受伤。后方医院的老院长端详着这个被鲜血浸透了右臂、脸上到处是被树枝划破痕迹的年轻战士,连连夸奖说:“不简单!”

把七个伤员安置好后,老院长就安排给王九焕动手术。王九焕被迫上了手术台,当医生给她解衣服时,她紧紧地抓住纽扣,不让解。医生给她用了麻药,用剪刀轻轻剪开王九焕的右衣袖,解开层层紧裹着上身的绑腿带,顿时惊呆了!原来这是个女兵!

王九焕醒来后,发现同屋的三个男伤员搬走了,她知道自己隐藏了6年的秘密已经暴露。王九焕大哭了一场,她感觉自己再也不能回到战斗连队,和战友们一起与日本鬼子拼杀了。部队为王九焕记二等功,并把她留在后方医院工作。医生们都奔走相告:“咱们部队里出了个花木兰!”王九焕却红着脸说:“比起同志们,我差远了!”

在后方医院,王九焕结识了一位来自武乡县的八路军干部,他叫张玉龙,比王九焕大两岁。王九焕在护理张玉龙的过程中,两个人逐渐有了感情。医院领导见他俩情投意合,就出来当月下老人,王九焕和张玉龙结为夫妻。

抗战胜利后,王九焕又加入了女兵队,在部队继续战斗,先后转战山西、河北、陕西、四川等省。在前后12年的戎马生涯中,她参加战斗上百次,立大功两次,几十次受到嘉奖。

1950年,王九焕奉命陪送病重的丈夫复员回乡休养。她原想等丈夫病好后就返回部队,但由于丈夫卧床不起,使她未能如愿。张玉龙的老家在武乡县蟠龙镇上北漳村,回乡后,两人并不愿意被政府特殊照顾,只是接受了政府拨给他们的三孔窑洞和四亩山地。从此,她和丈夫便在村里住下来,却从不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战功。

1984年,山西省民政厅下乡调查时,发现了王九焕这位“当代花木兰”。《解放军报》、《战友报》等介绍了她的事迹。1985年9月,王九焕应邀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大会。1986年,王九焕去世,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