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江涛:英勇不屈的抗日女战士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6-19 10:20:42

江涛,原名姜淑贞,1915年农历二月四日出生在吉林省长白山麓延吉县朝阳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籍山东济南府。她兄弟姐妹五人,而她排行最小。姜淑贞8岁时,被兄长送到延吉县第一女子小学读书。她刻苦功读,加之天资聪颖,性格刚毅爽朗,深得同学称赞,在校时就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她所在的学校学生们哭喊一团,姜淑贞愤然而起:“同学们,国难当头,哭有什么用?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救国吧!”次年3月,在日本侵略者策划下,伪“满洲国”成立。姜淑贞异常气愤,说:“国之不存,民族危亡,学为谁用?”“国破山河碎”的惨状,在她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

1933年2月,姜淑贞考入吉林女中读书。她常常和一些进步学生谈论如何挽救民族危亡的问题,并同进步同学一起宣传抗日救亡,参加散发传单等革命活动。同年8月,为逃避日本宪兵特务的追捕,找寻救国之路,姜淑贞与同学奔赴北平,一面在竞业中学读书,一面继续参加学生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反帝大同盟,实现了她盼望已久的要投身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的夙愿。为此,她改名为江涛,意在要像大江怒涛样汹涌澎湃,荡涤人间的污泥浊水。

1934年2月,江涛经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党派往北平市委机关编印《赤旗》刊物,工作出色。在从事地下工作、开展学生运动期间,她因叛徒出卖遭到逮捕,先后被囚禁于北平宪兵第三团、南京军人监狱和南京首都反省院。在狱中,她坚贞不屈、守口如瓶,使敌人一无所获,并巧与敌人周旋,长期坚持斗争,锤炼得更加坚强成熟。她多次受到严刑拷打,饱受非人折磨,患上了癫痫病。

1937年1月,经多方营救,江涛获释回到北平。同年初夏,被派往山西太原,在党组织领导的军政训练班女兵连接受培训。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组织派江涛到山西牺盟会工作。7月,在太原市第四区牺盟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每日早出晚归,深入工厂组织工人运动,参加游行集会。在斗争中,她总是站在队列的最前面,与工人们手挽手、肩并肩,高举红旗,一起高唱抗日救亡歌曲。9月,到阳泉正(定)太(原)铁路牺盟会组织工人自卫队。10月,调任沁县牺盟会特派员。1938年4月,到襄垣县参与组织山西抗敌第一游击支队。8月,被任命为襄垣县牺盟会特派员。

1939年4月,江涛调任山西牺盟会长治中心区干部训练班主任,先后负责组织培训两期晋东南十几个县的区以上牺盟会干部。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在蓖麻油灯下备课学习到深夜,早上又总比别人起得早。她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善于与人谈心,至今晋东南许多老干部一提起她的名字都说:“江涛是我们的好老师。”同年秋,江涛随山西牺盟会长治中心区转移到沁水县洞安庙,继续开办干部训练班。训练班上,江涛大讲抗日斗争形势,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以及党的中心任务和有关文件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干部的斗志。

1939年9月底,江涛受山西牺盟会长治中心区派遣,到对敌斗争最尖锐、与顽固派斗争最激烈的阳城任牺盟会特派员。她到任后,迅速投身到反投降、反倒退、反分裂的斗争之中,在十分艰难的处境中组织牺盟会与反共顽固派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斗争。

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以消灭牺盟会和山西新军为目的的“十二月事变”。江涛随决死三纵队从沁水杮庄往高平撤退。在阳城通往长治的路上,江涛身着灰色军装,急匆匆前往山西牺盟会长治中心区汇报阳城等地的情况,以求得上级指示。突然,江涛早先患下的癫痫病发作,她倒地后浑身抽动不止,致使神志丧失。

在她极度苦痛之时,四处搜捕牺盟抗日干部的孙楚顽军突然而至,看见躺在路上的江涛是常在街头进行抗日演讲的牺盟会特派员时,便立即扑上前去将她抓捕,随之押解回孙楚在岩山的监牢之中。在岩山村下衙门四合大院南楼上,窗户用砖块堵砌得严严实实,屋内只有黑暗,看不到一丝光线,地上铺着谷草,这便是孙楚在岩山关押我抗日干部的一座监牢。不到30平方米的狭小监房内,关押着包括江涛在内的17位牺盟会和决死纵队七团的抗日干部以及八路军莲花山兵站的工作人员。

牢房内空气混浊、臭虫遍地,加之数九寒天,风啸刺骨,使关押在狱中的难友都患上了疥疮,并溃烂流脓。溃烂的皮肉又与脏臭的谷草粘连在一起,使得大家周身疼痛难忍。江涛既染有疥疮又患有癫痫病,常常被折磨得卧地难起,放风时须得人扶。对此,孙楚不仅不予医治,反而接连不断地对江涛等进行严刑拷打,百般折磨。但这难以使江涛屈服,她已做好了宁可忍受最大痛苦也绝不屈服的思想准备。阎军一团副对她大献殷勤,利用她生病的机会给她送药送饭。她视而不见,把送来的饭菜分给同狱难友。

在狱中,为了同敌人进行有组织的斗争,江涛和其他共产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联络全体难友,互相支持,顽强斗争。尽管时时面对艰险,江涛仍然乐观开朗,鼓励大家进行斗争。她不断地歌唱,唱《我们在太行山上》,唱《义勇军进行曲》,唱《国际歌》,特别喜欢唱她平时总是不离口的《流亡三部曲》,每当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常常泣不成声。

江涛等人在狱中的英雄浩气,深深感染了当地百姓和阎军一些下级官兵。岩山村农民瞒着看守人员,给江涛等人送水送饭。被顽军裹胁到岩山的原决死纵队七团、八团同情革命的下级官兵,悄悄给“犯人”送来生活用品,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创造机会,寻找借口,秘密放走了一些“犯人”。

1940年4月,日本侵略者盘踞阳城县城后,对驻防南山的国民党中央军重炮猛轰,孙楚率部夹着尾巴仓皇逃离。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孙楚,令其宪兵队押解江涛等“政治犯”同时撤离岩山。5月1日上午,到达阳城县杨柏村后,孙楚下令枪杀江涛等人。

当刽子手将五花大绑的江涛等24人推上秋川河西山坡时,江涛深知为国殉难的时刻已经到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敌人再一次以生死来威胁她。阎军那个团副对她说:“就要处决你了,如果你同意和我结婚,我就保你出狱。”敌人的无耻要求遭到江涛斩钉截铁的拒绝,她厉声斥责:“你真是白日做梦!要活,我与同狱人一起活;要死,我与同狱人一起死!”敌人挖了一个大坑,把她第一个拉出来。她面无惧色,高呼:“共产党万岁!”在敌人沉闷罪恶的枪声中英勇就义。

江涛等烈士殉难后,秋川老百姓跑上山坡,含泪收敛了烈士的遗体,一位牧羊老人悄悄把江涛的尸骨保存下来……

1979年12月24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及阳城县各界人士,为悼念“十二月事变”中殉难的烈士,在阳城县太岳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死难烈士殉难四十周年大会,将江涛烈士的英骨从秋川河畔移葬太岳烈士陵园,并树碑立传。烈士们的英名永远伴随着那无尽的枫叶长留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