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王首道:浏清如许 道弈人生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陈廷聿 朱殷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6-16 10:28:57

王首道:浏清如许 道弈人生

■陈廷聿 朱殷

王首道1906年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他先后担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八路军南下支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国务院第六办公室主任、交通部部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在长达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王首道同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尽管王首道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位高权重,但他却从不贪图享受,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在广东工作十余年,一直住在一栋拥挤又潮湿的旧房子里。广东省委省政府后勤部门曾多次提出要为他换一套宽敞的楼房,却总被他谢绝。他不仅自己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对于党内的廉政建设也是十分看重。1989年,湖南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成立,王首道应邀参加成立大会。在会上,他就从严治党与廉政建设作了一番精彩的讲话:

这次回湖南,适逢中共湖南省委批准成立湖南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闻讯不禁欣然振奋。我自从20岁时在广州第六届农讲所亲聆毛泽东同志教诲之后,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里曾长期在毛泽东同志的指导下工作,对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地位和作用,确是有亲身体会的。毛泽东思想那些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光辉的原理、原则、立场、观点、方法,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仍是改革开放事业勃勃生机的原因所在。仅就当前三令五申的廉政建设而言,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和治党从严的原则,如能切实贯彻始终,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大大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特别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经得起由战争到和平、从农村进城市的转变的考验。40年过去了,我认为在大改革、大开放的潮流中,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尚未建成的情况下,执政党的几千万党员所面临的考验,比解放初期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众所周知,改革开放10年以来,有许多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经不起新的考验,跌了跤子,受到党纪、政纪、国法的惩处,也为社会公众舆论所不齿。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退化变质、违法乱纪的严重事情,更大的祸害是,这种人和事的层出不穷,损害了改革和建设的健康发展,败坏了党风党纪,损害了党的形象,滋长了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同时也助长了社会上的沉渣泛起,歪风流行。这说明执政党的从严治党,已成为当务之急。毛泽东同志过去曾强调,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句老话至今仍显得十分精到。执政党要为政清廉,一靠党员,二靠制度,而这两者的前提都是从严治党。

在今年3月的七届二次人大、政协会议上,有许多代表、委员提出中央领导人要带头过苦日子的诤言卓见,是很尖锐的,很正确的。从严治党,为政清廉,必须从中央首先做到,从领导干部首先做到。以身作则,才能令行禁止。在过去的革命岁月中,我们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可谓艰苦奋斗的表率。只有首先对党员领导干部从严要求,敢于自上而下的清除腐败现象,惩处堕落分子,实行为政清廉,才可能对全体党员从严要求,普遍而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我们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因此而丢弃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忘记全国还有为数不少的人民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更不能先天下之乐而乐,利用各种权力和手段为个人谋取私利。中国有句古语叫作“成由勤俭败由奢”,是至理名言。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问题都时刻地在提醒我们:骄兵必败。因此,廉政建设必须从严治党。要知道,共产党的宗旨首先在于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而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是为严明的党纪所绝对不允许的。关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大量丰富的精神营养。

我希望,湖南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成立以后,要注重切合实际,针对现实,从毛泽东思想宝库中发掘于改革开放事业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精华,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关于从严治党与廉政建设的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研究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我只提出个引子,建议湖南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我们党的廉政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王首道的讲话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在党风廉政建设进入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重大战略部署的今日,王首道的这番讲话依然有着宝贵的价值。

每一个清正廉洁的身体里,都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王首道一直心系家乡的建设发展。1986年1月,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王首道回到浏阳,冒雨来到株树桥水电站察看坝址,并当场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400元钱,捐给电站指挥部。从那之后,王首道不顾80多岁高龄,五次亲临株树桥视察工作,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表达了一个浏阳儿女对家乡深情浓厚的赤子之情。1996年5月,90岁高龄的王首道托人将出版《王首道文集》所得的稿费共计1.6万元人民币带回家乡浏阳,捐赠给失学儿童。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为家乡的建设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奉献了一颗赤诚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今天,我们缅怀王首道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为政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不以权谋私的高尚精神,让清廉之风永远在浏阳大地上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