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杨新成:为党谈判 积劳早逝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3-11-06 08:25:50

杨新成,又名辛程,男,陕西西安高陵县张卜乡吴村杨村人,1914年5月生。1931年秋,考入省立三原第三中学。三中是渭北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聚集的地方,杨新成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是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1932年春,转为中共党员。后担任高陵县特支宣传委员。根据党组织的指示,杨新成与许宗岳、刘侠僧等党员参加张策、韩学理领导的本县交农运动。随后调任渭北游击队(红二十六军四团)经济委员(相当于后勤部长),随游击队参加三原、高陵等县边境地区的对敌斗争,打民团、打土豪、分粮食。

1933年9月,在高陵地下党组织开展的以“红色恐怖”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的冲锋月活动中,杨新成被叛徒出卖,同白文鳌、王振镐、许宗岳等十多名党员同时被捕。是年冬,经党组织营救获释,杨新成与袁鸿化一起去陕南,在杨虎城部第十七路军张汉民(中共党员)警卫旅担任司书及文化政治教官。

1935年秋,杨新成回到高陵县,在泾野学园任教。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与邢崇道、许宗岳一起主持成立“人民协社”高陵支部,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砸了国民党县党部,清算了反动县长陈家珍的罪行。1937年,前往驻防耀县的许权中(中共党员)旅任军需。

不久,杨新成北赴陕甘宁边区,调到关中分区工作,先后任秘书、委员、宣传部负责人及教育科长等职。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向边区挑衅和侵犯,是年5月制造了枪杀荣军学校学员的“旬邑事件”。为顾全大局,坚持抗日,党组织派师源和杨新成与当地驻军谈判,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使谈判取得胜利。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向关中分区侵犯,杨新成等作为我党代表再次与国民党谈判。后谈判破裂,战斗不断升级,关中分区机关被迫从马家堡撤退。在长舌头村与来犯之敌激战时,因积劳成疾,杨新成突患重病不起,不幸于1940年5月3日逝世,年仅26岁。

1941年,关中分区派人将杨新成的灵柩迁回高陵家乡安葬。解放后,经中央西北局原关中分区指示,追认杨新成同志为革命烈士,褒扬其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以年轻的生命做出的重大贡献。1989年,应韩学理、许宗岳、聂景德、刘永端等高陵籍革命老前辈倡议,高陵县人民政府为杨新成烈士墓立碑。此后,当地学校清明时节时常组织学生前往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