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俞作豫:一腔热血为革命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2-07-06 17:42:46

俞作豫(1901—1930),字备予,化名刘慈,广西北流人,龙州起义的领导人和红八军的创建者之一。1918年考入广东西南护法军第二军广州燕塘讲武堂学习,毕业后曾参加讨伐桂系陆荣廷、滇系唐继尧、广东邓本殷等军阀的战役。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先后担任中共北流县委委员、县委书记,并领导农会和农军发动武装反夺佃斗争。1929年赴武汉进李明瑞部队开展兵运工作,后任广西警备第五大队队长。1930年2月1日参加领导龙州起义,建立中国红军第八军,担任红八军军长、左江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任。1930年8月,因在深圳误与叛徒接头联系,不幸被捕牺牲。

△ 俞作豫。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供图)

他原为桂系将领,在北伐战场上屡立大功,最终弃暗投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而奔走,为左江革命根据地而奋战。这就是只为革命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俞作豫。

别号“备豫”

1930年2月1日,共产党领导的广西龙州起义,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龙州的统治,摧毁了法帝国主义在龙州地区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后来,虽然由于敌强我弱,力量悬殊,斗争失利,但是,这次起义却给龙州人民和广西各族人民继续革命、夺取新胜利以极大的鼓舞。在龙州起义中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的俞作豫同志在斗争中英勇果断的革命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

俞作豫,1901年4月10日出身于广西北流县平政石梯口村(现平政乡岭峒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俞壁阶,曾任乡村塾师。少年时代的俞作豫身材矮小,口音重讷,但他聪明正直,有志气有胆识,敢作敢为。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四岁开始描红认字,《三字经》、唐诗等背起来得心应手。他对中国历史上那些英雄人物和民间侠义之士,十分仰慕。他的母亲刘氏勤劳、善良、贤惠,在母亲的教育影响下,俞作豫逐渐形成了勤奋、善良、正直的性格。

1913年,北流县立中学(四年制)建立,次年春开始正式招生。1914年,俞作豫小学未读完,便步行100多里到县城投考刚刚开办的县立中学。入学考试时,他的成绩很优秀,但他年纪太小,未被取录。他觉得委屈,便径直去问校长。校长见他年纪虽小却有胆识,就当面考他,又查阅了他的试卷,见他成绩颇佳,便把他作为第一名备取生予以录取,俞作豫得以进入北流县立中学第一班就读。为此,俞作豫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备豫”,意思就是“我是一名备取生”。

苦觅组织

1918年,俞作豫中学毕业,做出了他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重大选择。七哥俞作柏资助他到当时革命大本营的广州,考入广东西南护法军第二军广州燕塘讲武堂学习军事,并以优异成绩在讲武堂结业,开始戎马生涯,历任排长、连长、营长。

△ 龙州县新镇地广场。1930年2月1日,中共左江军委在这里召开工农兵万人大会,庆祝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成立。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供图)

1925年秋,国共合作下的广东革命政府为了消灭军阀陈炯明的残余势力,统一广东,在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又接着举行南征。俞作豫在桂军俞作柏部,参加了讨伐广东南路军阀的茂名等战役。当时,在声势浩大的省港工人大罢工的影响下,两广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926年初,俞作豫率部从钦州到南宁整编,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旅(后改为师)第三团团长(旅长李明瑞,俞作豫的表兄)。此时,他的七哥俞作柏(广西国民党左派的领袖)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兼农工厅厅长,继而担任南宁军校校长,并被选为广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和农民部长,对中国共产党有好感。由于这个关系,俞作豫与一些进步人士相识,来往甚密。在左派进步人士的教育和启发下,俞作豫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ABC》以及《向导》《政治周报》等一批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刊物,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同年6月,他参加北伐战争,率领一个团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先头部队,配合担任主攻任务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攻打汀泗桥。在十分激烈的战斗中,俞作豫率部觅小路绕到敌后,猛袭敌阵,配合叶挺独立团占领了号称武汉天险门户的汀泗桥。接着,在夺取贺胜桥的战斗中,俞作豫参加作战,猛烈袭击吴佩孚部的后侧,配合叶挺独立团打得非常出色。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俞作豫临危请命,率领突击队,冲出重围,再打回德安,把王家铺的孙传芳部冲垮,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全师重新武装起来,乘胜进占德安。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化险为夷,解了全军之危,也有力地支援了攻打南昌的战斗。俞作豫立了大功,但由于其兄俞作柏亲共等原因,他不但没有受赏,反而遭到新桂系白崇禧的排挤。战后,白崇禧召集团官兵训话,对俞作豫进行毫无根据的指责与谩骂;并以明升暗降的手法,把俞作豫提任副师长,削去其实权,令其移师武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俞作豫更不满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便借口回家探望母亲,毅然脱离桂系军队,到上海寻找共产党。

为党奔走

1927年7月,俞作豫从武汉南下湖南,绕道江西到上海。当时的上海,到处是白色恐怖。俞作豫在上海找到广西同乡经常出入的“寰球旅社”,在那里遇到了当年熟识的共产党员谭寿林。在谭寿林的帮助下,他增添了革命的信心和勇气。不久,他从上海直奔香港,稍后又到了广州,先后找到了广西籍的共产党员陈勉恕和朱锡昂,并认识了李立三、恽代英、杨殷等人。同年10月,由陈勉恕、朱锡昂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11日,俞作豫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广州起义。他与工人赤卫队一起,在西关附近(现文化公园)与敌人进行激烈的巷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奋不顾身,掩护同志们转移后才撤退。起义失败后,他转移到香港,毫不气馁,在悼念起义牺牲同志的会上,表示“绝不为敌人屠杀所吓倒”,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到底。

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派遣朱锡昂率一批广西籍的党、团员返回广西开展革命工作。俞作豫化了装,率领曾参加起义的广西留穗学生(大多是共青团员)十余人,几经周折,巧妙地避过了国民党的军警盘查,安全抵达预定集中地——北流县城。接着,朱锡昂率领的一批人员也相继到达。俞作豫和朱锡昂选择了城郊黎家庄(共青团员黎衍的家)作为党的办事机关,并立即召开了党、团员骨干会议,部署工作。

△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供图)

△ 龙舟海关大楼旧址。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供图)

俞作豫在北流工作期间,有时化装成商人,有时化装成算命先生,头戴斗笠,身穿长布衫,背着罗盘,经常到城郊以及边远山区与农民促膝谈心。他还抓住当地青年喜爱拳术活动的特点,开设武术馆,请拳师授课,以团结教育青年农民,鼓励他们参加农会组织。他和同志们经常去活动的九代坡、牛甘塘、牛骨垠、竹响社、水头垌、牛窝田头、塘岸、金城、民乐,以及县南的白米、岭垌、大伦等村屯,都先后建立了秘密劳农会,会员达500多人。

俞作豫军校出身,是当时广西籍党员中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他在抓农运的同时,也重视抓武装工作,在该县很快建立了一支有2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为了提高农军的战斗素质,俞作豫亲自抓农军的秘密操练。一次,正当秋收季节,丛义村何姓地主强行收回九代坡蔡姓佃农的租耕田,并勾结县署无理抓了两个佃农作人质,借以打击刚刚成立不久的劳农会。俞作豫经过分析研究,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以农军和劳农会会员为骨干,发动200多名群众参加了反夺佃斗争,并派一名地下党员参加现场指挥。斗争进行了一天,结果农军获胜,轰动了全县。县知事怕事情闹大,只得乖乖释放了在押人质,判决由何姓地主赔偿战斗中的损失。这次武装反夺佃斗争的胜利,打击了地主土豪的嚣张气焰,鼓舞了群众,农军得到了壮大,劳农会也得到较快发展。

俞作豫还注意做敌军的策反、瓦解工作。当时,驻北流的反动武装有桂系军阀正规军的一个连和县署的城防警兵一个中队。俞作豫经常寻找机会与一些士兵接触,教育他们不要充当欺压民众的工具。

1928年的秋天,蒋桂战争正在酝酿。李明瑞(俞作豫的表兄)从武汉前线回广西省亲途经香港。这时,广东省委要俞作豫利用这次机会做李明瑞的工作。他们见面时,从北伐战争谈到大革命的失败,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形势谈到当前的矛盾和斗争。俞作豫气愤地说:“北伐时我们奋不顾身去打前锋,为的是国民革命早日成功,谁知消灭了老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德安一役就很清楚,我们孤军作战,而白(崇禧)迟迟不增援,就是想借刀杀人嘛!”回忆往事,引起李明瑞的共鸣。

1929年初,俞作豫受党的派遣赶往武汉,以找亲戚关系谋职为名,再次到李明瑞部下任团长,从事革命活动。这些经历,使他在武装斗争和地方工作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同年4月,蒋桂战争爆发。6月,李明瑞率领部队从武汉取道广东回广西。俞作豫也随部队回到广西。李明瑞任广西绥靖公署主任(又称司令),俞作柏任广西省主席,俞作豫就任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大队长。俞作柏、李明瑞反蒋失败以后,在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直接领导下,俞作豫率领部队奔赴龙州,兼任龙州督办。龙州起义,正是俞作豫利用其督办的地位,发动群众,组织武装,高举革命红旗,继我党在右江百色起义之后,在左江龙州一带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行动。

左江奋战

龙州地区与越南接壤。当时,从镇边(今那坡县)、靖西、硕龙、镇南关(今友谊关)到东兴,近千里的边界各县,是法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1923年在龙州下冻赤光小学任教的高孤雁,便利用中共中央的《向导》《新青年》等机关刊物教育学生,开展工人、学生运动,进行反帝反封的斗争。1927年1月,龙州设立了镇南道农民运动办事处,在办事处领导下,左江地区的农民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左江地区地处中越边境和桂、滇、黔三省交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山高林密,便于开展游击战争。所以共产党才选择这块有群众基础,有较好环境的地方举行龙州起义。

△ 龙州县左江铁桥原貌。1930年3月20日,红八军在此英勇抗击国民党桂军。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供图)

俞作豫到龙州任督办,只带了一个团的部队,即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当时这个大队中共产党员少,从南宁到龙州时,只有六七个共产党员,除俞作豫外,还有后任龙州督办公署警卫营长的宛旦平等同志。到龙州不久,副大队长蒙志仁就带着大队部和二营叛变了。接着,四营也叛变。这时俞作豫直接指挥的部队,只剩下了第一营和由宛旦平领导的督办公署警卫营。这两个营的战斗力比较强,但政治素质差。部队的基层组织基本上掌握在原国民党军官手里,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反对起义的。必须把这支部队改造成为起义的中坚力量,这是起义之前的中心工作。此外,还有龙州各县警备队和边防对讯局的边防巡查部队,有人枪各二三千。在俞作豫影响下,全部或部分争取这些部队参加红军,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起义之前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当时,龙州地区的地主民团武装、土司衙门武装以及散兵游勇和土匪,不但数量大,而且分布广,坚决与起义军为敌。俞作豫等同志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进行起义准备工作的。

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胜利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颁布了《中国红军第八军目前实施政纲》,宣布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左江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任,何世昌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红八军设两个纵队,共3000多人。在庆祝龙州起义的大会上,全体官兵撕下军帽上的国民党党徽,面向红旗举行了庄严的宣誓。龙州起义与百色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阶级敌人,极大地鼓舞了广西各族人民。

龙州起义后,左江革命委员会在龙州城内召开了群众大会,无情揭露和控诉法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发动群众没收了法帝国主义在龙州非法掠夺的财物,收缴了土豪劣绅地主收藏在领事馆的金银财宝,仅光洋就达15万元,枪毙了与帝国主义有勾结的大土豪、资本家谢秋,“清党”委员欧方俊等。法帝国主义对此恨之入骨,他们发出“照会”,派飞机侵犯凭祥、宁明领空,进行侦察,蓄意武装挑衅。俞作豫等领导左江人民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与此同时,俞作豫命令红军战士对侵犯龙州上空的法国空中强盗给予迎头痛击。

1930年2月,俞作豫率领部队深入龙州县下冻区剿匪,打土豪,建立革命政权,准备开展土地革命。3月20日,桂系军阀集中数倍于红八军的兵力大举进犯龙州城。俞作豫率留守龙州的红军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部队撤出龙州,向十万大山转移。6月间,俞作豫为了取得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决定带着卫士前往香港寻找党组织。

1930年8月18日,因叛徒出卖,俞作豫在深圳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押至广州。敌人对俞作豫软硬兼施,妄图从他口中得到中共党组织和红军的情况。面对凶残的敌人,俞作豫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他说:“我就是你们要抓的红八军军长、共产党员俞作豫!”他当场留下绝笔诗:“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1930年9月6日,俞作豫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口号,在广州红花岗英勇就义,时年29岁。

△ 李明瑞、俞作豫烈士塑像纪念碑。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供图)

俞作豫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绽放出无限的光辉。正如聂荣臻元帅所言:“俞作豫是一位很好的同志,他对广西工作的开展和左、右江起义是有重要贡献的。”

(供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