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革命烈士——熊锐

来源:广州英烈网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8-24 16:33:24

熊锐是留学日、法、德的博士,是博学多才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他原名新寿,又名维新,号君锐,笔名有尹常、锐等,1894年6月15日生于广东梅县新塘尾村。其父熊朋初,远在非洲经商。熊锐中学毕业后,在梅县桂里任小学教员,与杨雪如等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读书会,介绍进步书籍和刊物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追求进步。嗣后,他在汕头《大风日报》当编辑,并为《真言日报》撰写文章。后来,他怀着振兴中华的愿望,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9年夏天,熊锐在“五四”运动的激励下,愤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毅然从日本归国。

“五四”运动后,蔡元培、吴敬恒、吴玉章等人组织了华法教育会,设总部于巴黎,并在北京、上海、长沙、广州等地设立分会,建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选送学生留法学习。熊锐与友人李今发等投考留法预备学校,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了。他经过半年学习,参加了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十二届赴法学生团。

1920年5月9日,熊锐与赵世炎等一百三十人,怀着学习欧洲的先进思想、先进技术,以改造落后贫穷中国的希望,乘“高尔提来”号邮船从上海启航赴法。在旅途中,熊锐和赵世炎等被选为“学生自治团”成员,负责管理同学的生活和娱乐。经过一个多月的航程,6月16日抵达法国。熊锐先在法国巴黎大学文科和弗来堡大学学习,继又转往德国柏林学习。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学说,探索革命的道路。

1922年6月间,熊锐参加了旅欧留学生中 的共产主义者代表周恩来、赵世炎、李富春、聂荣臻等二十多人在巴黎成立的“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按照组织规定,用“尹常”这个姓名进行活动。次年2月,根据国内团中央的指示,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成立旅欧总支部。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帮助国民党改组,实现国共合作。在欧洲的熊锐和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都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11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旅欧执行部,周恩来任国民党旅欧执行部总务主任,李富春任执行部宣传科主任,熊锐任政治委员。

嗣后,熊锐和朱德等组织了国民党驻德支部。1925年1月,国民党驻德支部开常年大会,研究宣传组织等方面工作,决定筹办书报,创办支部机关报,选举熊锐、朱德等五人为执行委员,熊锐为宣传委员。他在日本、法国和德国留学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有很深了解。他不仅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较高,而且有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熊锐奉命回国。此时,他已取得博士学位,偕患难与共的德籍妻子,到广州。

在广州期间,熊锐主要从事培养干部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中共广东区委于1926年二、三月间先后举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请熊锐为训练班的党员上课。熊锐在讲授《共产主义与共产党》《什么是共产主义》等课时,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概念、对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作了精辟阐述,给党员们很大启发。

1926年初,李富春、谭延闿、林伯渠、毛泽东等人为解决湘军的编余人员安置和为北伐战争培养干部,他们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开办政治讲习班,聘请熊锐与萧楚女、张太雷、恽代英等许多社会著名活动家为教授。熊锐负责讲授《帝国主义之由来及其性质》问题。接着,广东大学专修科学院聘请熊锐任教授,讲政治经济学,兼任广大附中校长。他锐意改革教务工作,对学生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国民党右派对他的教学活动诸多刁难,阻挠他制定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计划,熊锐愤然辞职。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联合决定加强对罢工工人教育,于6月间开办劳动学院,聘请熊锐、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等人担任教授。熊锐讲授《世界革命史》,同年五月,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开办妇女运动讲习所。熊锐亦应邀到该所讲授《国际问题》。

熊锐不仅积极从事培养干部工作,而且针对广东时局和群众运动状况,撰写了许多文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群众运动。在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时,熊锐撰写了《如何纪念革命领袖》,指出革命领袖死了,但革命领袖所组织的党和提出的革命策略,是断断不会死的,号召青年要继承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将革命运动进行到底。熊锐是中共广东区委出版的《人民周刊》和共青团广东区委出版的《少年先锋》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先后写了《空想的社会批评家》《社会主义史绪论》《人类的新史——红十月》等许多篇战斗檄文,指出必须有一个布尔塞维克化、列宁主义化的党,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他写的稿件,常常派人送到陈延年、周恩来处,请他们提意见。因此,他的文章很精练,战斗性和针对性十分强。

熊锐白天工作繁忙,晚上回到家里,仍孜孜不倦地学习,每晚十一、二点钟才睡觉。他为了早日将德文《唯物史观》译出来,介绍给中国读者,常常彻夜不眠。熊锐虽然很忙,但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六时起床,在阳台做“八段锦”健身操,然后回到书房看书写作或外出工作。

熊锐为人正直,待人和蔼,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他经常与青年们在一起探讨问题,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思想。有一同乡青年,自动失学,在社会上受了许多磨难。熊锐很同情这个青年,安排他住在自己家里,给他讲革命历史,介绍他阅读革命书籍,帮助他提高觉悟。这个青年通过斗争考验,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还有一个青年,得到熊锐赠送的《共产主义A、B、C》和《中国青年的修养与训练》两本书后,开始接触了革命理论,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初,熊锐在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和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学校工作。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对他十分器重,曾电邀他赴武汉,参加筹备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工作。但因广州方面形势正日趋紧张,斗争激烈,组织决定他留在后方工作。他愉快服从组织的决定。在国民党右派分子不断制造事端,向革命工农团体挑衅的情况下,熊锐与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孙炳文等经常在一起研究应付时局的办法。

广州继上海“四·一二”政变之后发生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熊锐等一千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熊锐被捕后,先被押在乐斯戏院,后被解押南石头监狱。4月下旬,他与萧楚女、毕磊、何耀全等革命同志一起遭敌人秘密杀害。熊锐牺牲时,年仅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