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籍贯711》中的那座“精神富矿”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吴向红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11-13 14:24:25

▲《籍贯711——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故事》,王琼华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46.00元

《籍贯711》中的那座“精神富矿”

■吴向红

铀矿,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籍贯711——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故事》(以下简称《籍贯711》),为读者揭开了“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711矿的神秘面纱。这座铀矿之所以称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是因为它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氢弹,甚至包括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711矿成功掘出铀矿原石,才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10月 16日成功引爆。可以说,长篇报告文学《籍贯711》是一部711矿人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英雄史诗。当年,711矿人用自己的生命、鲜血和汗水挖掘而成的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座铀矿,同时为我们奉献了一座永远有时代感的“精神富矿”。

《籍贯711》中的名字,几乎无人听过,但他们的故事,却令人万分感动与敬仰。他们就是一群无名英雄。在他们身上,英雄二字熠熠生辉,无名二字更显价值。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中,711矿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悄然为“无名英雄”这座民族丰碑添上了自己的灵魂和精神。王瑶心,711矿的一位女工程师。她为711矿贡献了自己无穷的智慧,而令她自豪的中国第一座铀矿预选厂就是她最成功的“作品”。她是711矿一个可以彪炳史册的杰出代表,也可以成为一个大红大紫的人物,但这位被朱德同志称为“小不点”的女工程师,当时被矿里确定“三不原则”,即王瑶心将“享受”这辈子不宣传、不提拔、也不调动的“待遇”。这项特殊决定传达下来时,王瑶心毫不迟疑地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从此,她全身心投入预选厂工作。所以,她的女儿说:“要说我妈,她是没有‘家’这个概念的。反正那几十年里,我们家从没吃上一顿团圆饭,因为我妈就像一个天生不守时吃顿团圆饭的人。这是我最深刻的一个记忆。”其实,王瑶心又是一个非常有“家”概念的人。她的家就是“国家”。她是一个敢在专线电话中向周恩来总理立“军令状”的人。这位在儿女眼中“最不称职的妈妈”,其实是中国最称职的女工程师之一。作者采访本上留有她的一句话:“只有自己强大,有自己的核武器,才能保卫我们可爱的国家。”她说:“一辈子坚守一个信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所以,就无怨无悔。”这本书告诉我的,711矿人就是一个热血沸腾、却不抛头露面的“无名英雄”群体。可以说,711矿人的精神,其实就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籍贯711》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秘密、沉得下心来、看得清功名的中国铀矿工人。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不是口号,它是711矿人的价值观。在湘南苏仙区有一座核工业系统的烈士陵园,长眠着74位第一批为采矿捐躯的勇士,他们皆是来自于711矿这块土地上。《籍贯711》其中一个章节《“6·16”抢险记》,就是讲述刘天富、朱金龙、周志立三位烈士的事迹。他们为了在坑道里抢救战友,献出自己的生命。刘天富和朱金龙的骨骸一直到了他们牺牲第二年才找到的。朱金龙牺牲时,还没满20岁。潘子和,一位三〇九队十分队的队员,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中掘进,不幸患矽肺病,被医院确定为晚期,但他仍然秉持“为新中国掘进”的信念,继续下井作业。这位普通的掘进工去世后,三〇九队党委书记和队长亲自为他抬棺。《周总理的问候》这章节描述了一组感天动地的故事,有其强烈的带入感,触动人心。而在《誓言的践行》章节中,让我们深切感到了711矿三代人献身祖国铀矿事业的情怀。周宏喜的父亲周宝龙当年为了祖国铀矿事业,毅然从大上海举家来到711矿,父亲退休前,周宏喜已经下井了,他说:“我17岁开始下井,几乎没中断过,哪怕退休后被返聘,也是在井下,算起来下井30多年了。”而且,周宏喜四兄妹都被父亲留在711矿工作。面对作者采访时,周宏喜说:“我爸说别给老子丢脸。你是我周宝龙的儿子。”周宏喜还表示:“如果711矿重开,我女儿可能下不了井,但我女婿可以下井!”这落地有声的誓言,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迸发。他们将爱国情感藏于胸,将人民利益举于顶,不以一己之利为利,在为国利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711矿刚办矿不久,就遇上了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这时,矿党委做出了一个决定:“共产党员不吃肉。”他们把所有的资源都用于保障井下工人,但仍远远达不到正常保障的需求,大多数井下职工营养严重不良得了水肿病,但他们仍坚守在井下的工作岗位。《籍贯711》复原了711矿当年的创业条件和环境。那时,没有住房,职工们伐木为柱,削竹围墙,“里外一抹泥,上面盖杉皮”,盖起一个个简易工棚——“干打垒住房”。由于当地山稠林密,很多人水土不服,不少人染上疟疾和丝虫病、水肿病,最严重的时候,711矿医务室每天有100多人看病。药品匮乏,大家就上山采草药,用土法治病;粮食不足,大家就下河抓鱼捞虾,上山扯笋挖野菜。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直就是711矿人创业的主旋律。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籍贯711》让每个阅读者都有这份深刻的感受。

山因有脊梁而巍峨,人因有精神而挺立。我们翻开一本厚厚的史册,其中力透纸背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力量。《籍贯711》采用多重视角,既有作者深入细致的采访,有当事人的亲口叙述,还有后代的记忆传承,22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鲜活地诠释了711矿的精神谱系。作者在创作这本书时,用六年的时间走遍了曾经的711矿区,采访了无数亲历者及他们的亲人,搜集了大量一手文字资料和珍贵图片,生动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王琼华深有感触地说过:“走进711矿的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深度。”“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这是老一辈711矿人接到国家使命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这些后来埋骨青山的人们,不是不知道此行千难万险、危机重重,但背后是祖国和人民的期待,他们胸中就有了“打虎上山”的勇气。“东方巨响”震惊世界时,他们压抑狂喜、隐姓埋名。大国重器突飞猛进中,他们披肝沥胆、风雨兼程,把全部的生命力倾注于这幽幽矿洞、莽莽群山。百废待兴的年代,711矿人艰苦奋斗、舍身为国,为新中国的核工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浇筑出了一座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自强的“精神富矿”,其中蕴藏的伟大精神,必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