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融入一个读书的群体中,用好交流阅读法,收获一定会更大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向贤彪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3-30 09:32:52

用好交流阅读法

■向贤彪

萧伯纳曾经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读书也是这样,自己闭门苦读,固然会有收获;但如果融入一个读书的群体中,用好交流阅读法,收获一定会更大。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我入伍来到云贵高原某工程团。新训结束后,被分配到团政治处报道组,不久便报名参加了政治处组织的周日读书会。这个读书会是时任政治处主任宋德昌倡导的。这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担任过文化教员,对知识的重要性有着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担任政治处主任后,他就提议办周日读书会,自愿报名,每个周日抽出半天时间集体读书。当时选读的书籍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矛盾论》《实践论》等经典著作。经过一年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我提高了理论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加周日读书会,我对学习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懂得了“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后来,我提了干,来到2营10连当排长。时任指导员樊复兴也是个“读书迷”。他不仅自己带头读书,还倡议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每个月列出书目,分发给喜欢读书的同志,待读完后,再组织学习交流,达到“一人读书,大家受益”的效果。

当时,大家对《孙子兵法》不是很熟悉。樊复兴指导员认为,作为军人不能不懂《孙子兵法》。因此,他带头研读《孙子兵法》,借助工具书一段一段地“啃”。几个月下来,他终于“啃”下了这本书,写下了5000多字的读书笔记。随后,在“读书沙龙”活动中,他以“必胜”“速胜”“全胜”为题,与大家进行交流体会,让我们受益颇丰。古人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读书也是这样,一个人静心读书,可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目及古今、思接千载,获得诸多的“独乐”;一个群体共读、交流,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迪,难题共解、心得共享,形成浓厚的书香氛围,实现“众乐乐”的境界。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军营忙碌紧张,读书时间有限。若采取交流读书的办法,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涉猎更多的书,扩大阅读量。再者,“苹果交换原理”启示我们,一个人闭门苦读,即使阅读能力再强,也难以将书中的知识悉数吸收和消化,难免留下“遗珠”之憾。倘若众人共读一本书,则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探究书中的内容,再把这些心得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大家的收获肯定会大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