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通过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弥合全球数字鸿沟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崔波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3-28 13:12:42

▲《数字鸿沟:概念、成因与后果》:韦路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总结弥合数字鸿沟的中国经验

■崔波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鸿沟作为一种遍布全球的新型社会现象,不仅涉及技术接入水平的差距,更延伸至人类未来发展层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字鸿沟:概念、成因与后果》一书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探讨这一复杂课题,思考如何通过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弥合全球数字鸿沟。

尽管全球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升,但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统计,全球仍有数十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或缺乏必要的数字技能。这种不平等限制了个人的发展机会,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

该书深入探讨这一复杂现象,作者认为数字鸿沟包括三个层次:接入沟、使用沟和驯化沟。接入沟是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接入,其他都无从谈起;使用沟涉及不同群体在数字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的差异,这在互联网上更为明显;驯化沟则体现了更高层次的人机关系,强调个体如何理性地连接和使用数字技术。在个人层面,数字鸿沟受到人口变量、行为变量和心理变量的综合影响;在国家层面,经济发展、国民素质、城乡结构和开放程度等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数字鸿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弥合数字鸿沟。作者将丰富的实践成果分类归纳,择取其中的代表性案例加以阐释。比如通过实施“宽带中国”项目,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蒸蒸日上,越来越多农村用户能够享受到高速互联网服务。又如面向国际社会,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经验。通过与共建国家友好合作,中国不仅帮助这些国家提升了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还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

从生动的案例中提炼经验做法,将具体实践转化为理论创新,是本书的重点和亮点。作者结合实际,就推动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媒产业、提升公众智媒素养、制定国际规则和标准、建立国际对话协商机制等,总结了弥合数字鸿沟的有效做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数字鸿沟无疑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本书从实践谈起,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也会激励更多人关注、研究和应对数字鸿沟,为构建更加平等的全球信息社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出版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