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美元特权有掠夺性也有反噬性,其独霸天下地位正走向黄昏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金灿荣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2-11 14:36:10

▲《走出美元陷阱》,一尘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24年1月,89.00元

拨开美元陷阱迷雾,探寻金融强国之路

■金灿荣

金融是国家利器、大国重器,中央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美元陷阱》对我国金融体系如何抵御和避免美元肆意扩张和回流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对国民财富的侵蚀作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与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本书对读者理解当前国际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演进趋势及内在逻辑,具有鲜明的启示意义,对推进我国金融强国建设和金融理论创新是及时的、有益的。

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贡献了世界最大份额的工业产品,但是我们只从中拿到很少的利润,2023年中国GDP增长5.2%,美国增长2.5%,但我们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了,虽然这些现象成因很复杂,但金融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走出美元陷阱》作者一尘对这些现象和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回答。

从中美关系的视角,我觉得这本书有几点值得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第一是深刻揭示了美元特权的掠夺性。在疫情几年中,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三年增发8万多亿美元。现在美元的增发不像1970年以前金本位时代,需要等价值的黄金作为储备,而是仅仅由美联储购入的国债做基础就可以发行美元货币,等于是凭空“生产”美元。我们一年辛辛苦苦出口那么多商品,才能赚回两三千亿美元顺差,这都是中国人民汗水和劳动凝结成的,是货真价实的实体财富。而美联储的手指动一动,数万亿的美元就像魔法一样变出来了。依靠美元的增发,美国对其国民和企业进行救助和补贴,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支撑美国人的福利生活。美元的无限量扩张,随即引发全球大通胀,美国自己也没能幸免。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又开启激进加息模式,引发美元回流美国,导致全球美元荒和资产价格下跌、本国货币贬值,而美国凭借庞大的资本实力,趁机抄底收购和控制别国的优质资产。这是美元霸权对全球财富的又一轮收割。

第二是揭示了美元特权的反噬性。一尘认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给美国带来超级特权。但另一方面,美元既能成为武器同时又是“双刃剑”,给美国自身也带来伤害,最终导致美元信用下降甚至可能崩塌。一尘借用“资源的诅咒”一词,把美元的这种反噬力量称为“美元的诅咒”。这种反噬包括几种特征——

首先是美国政府债务的无止境上升。到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着10万美元的政府债务。因为当前美元利率很高,光是偿付国债利息,美国政府就已不堪重负。美国两党基本上每年都要为是否放开债务上限吵个不可开交,这样的闹剧几乎每年都会重演。2024年内美国财政部到期国债高达8万亿美元,一尘把这个称为美国的“债务黑洞”。

其次是高通胀。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由于中国等制造业国家对美国出口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长期以来尽管美元持续增发,美国仍然能够保持较高增长和低通胀,通胀率长期保持在2%以下。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美国同样采取了量化宽松来转嫁国内危机,也没有导致通胀问题。因此有句话叫“美国的美元,永远是别国的问题”。但这一次不同了,可以说美国第一次尝到了过度增发美元酿成的通胀苦果,通胀最高时达到9%。美国一般民众也感受到了物价高涨的煎熬。一尘在多数人认为美国“通胀是暂时的”时候,较早撰文指出美国的高通胀不可避免。

再次是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金融化、泡沫化以及制造业的空心化。以金融资本和高科技为支柱的美国经济生态,已经不是适宜制造业生存的土壤了。服务业在美国GDP中占比高达85%以上,而金融业占比已经超过21%,这个数字在1987年仅为5.7%,1997年上升至6.73%。现在股市成为美国的造富工具,美股一路高升,取得惊人的财富效应。美股“七姐妹”(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2023年市值增长4万多亿美元,股价涨幅基本在60%-80%。由于凭借美元这个工具,通过金融投资,美国能够轻松获取巨额利润,美国反而把自己的看家本事制造业给废掉了。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制造业产值按联合国1948年发布的《世界经济报告》,几乎和“其他国家”平分天下。但现在制造业在美国GDP中占比仅11%左右。其中标志性事件就是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沦为萧条的“铁锈带”。现在美国政府想起来重振制造业,采取各种刺激和补贴政策试图实现“制造业回流”,但产业链再造、基础设施的完善、劳动力、技术工人和大批工程师的养成,绝非短期内能够实现。

还有就是社会分配的极端两极分化。美国的金融造富模式,使美国的财富日益集中在极少数华尔街金融精英和硅谷科技精英手中。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超过了整个中产阶级的财富。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收入增长有限,成为被财富“抛下”的群体。

第三是对中美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比较,尤其是对中国全面工业化的成就、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迅速进步与超越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中国已进入“世界工厂2.0时代”,我对此高度认同。美国经济学家、瑞士洛桑MID商学院教授理查德·鲍德温,近期发表了分析文章——《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制造业大国:崛起的轮廓》,他用客观严谨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世界工业产值第2到第10共九个工业强国的总和。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制造业正全方位向高端挺进,光伏、风电产业碾压全球,新能源汽车实现换道超车领跑国际市场,高铁、造船、量子计算、5G 应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在全世界领先,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与美国并驾齐驱,这是我们产业上的优势。

第四是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着深厚家国情怀。一尘满怀对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自信,文中充满昂扬的奋斗精神与历史主动精神。书中论述饱含深沉宏阔的大历史观,展示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一尘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关键临界点,美元独霸天下的旧的国际货币体系正走向黄昏。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是面临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挑战。我们不能期望美元霸权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需要一个过程和艰苦顽强的斗争。毛主席说过:“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于冲破“美元陷阱”,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着公平、公正、多元、有序的方向改革,这既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这种志气、骨气和坚定自信,正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所不可缺的精神气质。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本书对读者理解国际金融的复杂博弈和当今国际格局的急剧演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思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