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王学芯诗集《光域里》:找寻诗歌和科技的交汇点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德明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2-05 13:21:38

▲《光域里》 王学芯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找寻诗歌和科技的交汇点

张德明

王学芯的诗集《光域里》是他诗歌写作方向调整的继续和升华,也是他身处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的艺术探索和写作实践,全面检验了诗人的立场和观点,也验证了作品的纯度和力度,给读者带来一种沉浸式审美体验。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面对希望与挑战并存的科技大变局,认识时代和表现时代既是对诗人的召唤,也是诗歌写作的良机。王学芯将视野聚焦当下,在强烈的亲和力与现场感中揭示现代人的普遍心态,展示斑斓多彩的精神气象与刻骨铭心的经验性特征。正如诗人所说:“我大胆焊接诗歌和科技的两种因子,大面积、高频率地聚焦新工业或智能题材,并以自己个性化的话语系统、修辞路线和想象方式,渴望在同质化的诗歌时代,构建起有区别的特质和知性品质。”《光域里》从现代科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对现实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起笔,把诗歌视点紧扣在现代科技工业生活的诸多领域,找寻诗歌和科技的交汇点,将科学思维纳入诗歌写作之中,发现诗歌与时代的共鸣和联系,书写时代的结构、筋骨和血肉,使诗歌的情感传达和理性思辨相互贯通,形成一种别具深度和层次的作品面貌。

比如,《无线网》中写道,“现实和无线网的世界都是真的/信号增强 打开的视野和精华/场景变得更有意义/天空在山顶之上开阔起来/山峦紧随其后/温暖的效果/一键回音 推移着/不绝的新鲜空气”。诗人积极应对智能化挑战,跨越自己的写作优势,实现向科技时代叙事的特别致敬。作品对现代科技工业的思考颇有深度,体现了这位50后诗人的朝气与活力。

现代科技工业革命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同时技术的恣意扩张形成的种种困顿也让人类社会承受巨大压力。文学需要冷静、客观的历史眼界,表达理性的哲学关怀和思想认知。王学芯在对新兴科技工业成就充分肯定的同时,没有陶醉于瞬息万变的新工业世界,也不回避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透露出建构智慧科技、人文科技、生态工业的良好愿望。诗人的危机意识增加了诗歌的阅读吸引力,使科技工业题材书写所蕴含的精神凝结能有效地被读者感知和接纳。诗人追求以纯粹之眼看待世界,对现代科技工业的深刻观察与切身感受,使作品表述热烈、睿智。日常生活因诗人浓厚的使命意识而生发出丰富、宏阔的意义,彰显出人文主义诗学特征。

诗人关注社会生活公共领域,从人类生存与发展整体利益出发,书写现代科技工业和谐发展的必然性,以参与者的姿态书写高科技时代展现出的新风貌。他的写作试图摆脱诗歌写作中常见的小情、小我的狭隘视域,具有深微的社会文化意义,体现出优美的文学理想和可贵的人文情怀。诗人把陌生而具体的科技元素作为诗歌对象,所创设的美学情景构成一种新奇的阅读空间。他努力寻找诗歌写作的兴奋点,并将之视为可以依托的写作资源,内心激流涌动,创作格外顺畅和快乐。他力求妥善处理写作与生活、个人经验与周围世界的平衡关系。《光域里》如同21世纪中国科技工业发展的微记录和提示板,也是一部当代科技工业进步与人类理想愿景的忧思录,承载着诗人善良、诚恳的美好托付,为目前数量相对较少的科技工业题材诗歌创作注入新的诗学元素。

(作者:张德明,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