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诗集《花样岁月》:在“情”与“力”的交融中一路前行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张永红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5-01-17 16:49:40

在“情”与“力”的交融中一路前行

——读聂江华诗集《花样岁月》

■张永红

我军历来崇文尚武,提倡一手握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风趣地指出: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一支是鲁总司令的。毛泽东同志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卓越统帅,也是将笔杆子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伟大诗人。在老一辈革命家的躬先表率下,一批又一批的军旅诗人怀着强烈的使命担当,创作出一首又一首引领时代潮流的诗歌精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追梦人奔向诗与远方。

无“情”不成诗,无“力”不成军。军人写诗,抒发的是“情”,展示的是“力”。每一座军营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位军旅诗人都是“铁打的汉子滚烫的心”——在“情”与“力”的交融中抒发内心的真、善、美,展示外溢的精、气、神。聂江华就是一位新时代的“柔情铁汉”。他的诗集《花样岁月》,围绕81种花和四季的歌,创作了132首诗,反映出一名军旅诗人对军队的浓浓深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品读这本诗集,我看到“情”与“力”在百花丛中交融穿梭,汇聚成一幅绚丽的报春图、一首嘹亮的正气歌。

澎湃激情——向阳而歌的信仰力。“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忠诚于党,是每一位革命军人的政治品格;讴歌忠诚,是每一位军旅诗人的政治责任。一位有灵魂、有信仰的军旅诗人,必然是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聂江华出生于军人家庭,成长在江西红土地,曾两度服役于英雄城南昌,八一公园、八一大桥、八一广场等军魂地标,八一军旗、八一军徽等红色基因,植根于内心深处。军人的信仰与理想、灵魂与血性、担当与天职,在他的《木棉花》《站岗》《回望遵义》等作品中贯穿始终、奔流不息。

壮志豪情——勇往直前的执行力。军旅诗人手中的笔,如同战士手中的枪,他们“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将满腔热忱化为一行行雄壮的诗句,一路高歌,一路向前。从英雄城头到海防一线,从作战部队到军事院校,聂江华从赣江之滨到鼓山之巅,辗转于红土地与八闽大地之间。其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将旺盛的创作热情挥洒于“哪里需要哪里去”的人生路上,历久弥坚,百折不摧。诗集中《早操》《营门卫兵》《潜伏哨》等作品,兵味十足,有雷厉风行,有守纪如铁,反映出军人坚定的执行力。

大爱深情——向死而生的使命力。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不平凡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毋庸置疑,军旅诗人首先是军人,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每当战火、灾害、疫情等来袭的危难关口,一样冲锋陷阵、深情呐喊,创作出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时代新作,彰显奋不顾身的报国情怀。聂江华执行过抗洪、缉私、灭山火、抗台风等多项任务,数次经受生死考验。他创作的《火神山医院》《敬礼!钟南山》《致敬!人民英雄陈薇》,既为整个社会留下了时代印记,也为自己留下了直面生死的人生答卷。

执着热情——迎难而上的意志力。令人欣慰的是,一批批不懈创作的军旅诗人,坚守着对诗歌的那份热爱、那份执着、那份迷恋。在我的眼里,他们是不甘落伍的领跑者、不辍耕耘的播种者、不惧寂寞的坚守者、不慕浮华的歌唱者。多年来,聂江华用心读懂每一种花,用情打磨每一首诗,坚守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芬芳了大家的精神花园。他的《炮仗花》《三角梅》《桂花》《郁金香》等作品,展示出热情洋溢、执着坚毅的意志品格。

愉悦心情——笑对人生的自信力。一个人顺境时笑口常开是本能,逆境时乐观自信是本事。这个本事,来自豁达的境界、来自诗意的生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世人拥有同样的春夏秋冬,军人经历不一样的风霜雪雨。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无论是进是退,始终斗志昂扬、歌声嘹亮。同样,一位优秀的军旅诗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是充满自信和诗意。聂江华身着军装意气风发,脱下戎装自信满满,始终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他的诗集中,有美丽的百花园,有动听的四季歌——听《春雨》、拂《夏风》、观《秋霜》、赏《冬雪》,借景抒情,以诗言志,可见他是一个“大雨之后抬头看天的人”,既写出了春夏秋冬的美景,更写出了面对风霜雪雨的心境,反映了心灵的一种追求、心底的一种坚持。

岁月如歌,生命如花。走过春夏秋冬的咏花人,眼中赏百花,心里装百花,心花一定是怒放的,香气一定是浓郁的。《花样岁月》就是一位诗人数十年来用心用情浇灌百花的欢喜之作、芬芳之作。这样唯美的诗篇值得品读,这样诗意的生活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