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中的农村风貌
——评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
■宗旭阳
著名作家赵树理是我国现当代文坛“山药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其代表作《三里湾》(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因反映“农业生产的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斗争生活”而闻名。作品从1955年开始在《人民文学》上连载,后出单行本。小说一经面世便风靡全国,在20世纪50年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019年,《三里湾》入选由学习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机构联合组织推出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作品以三里湾正在进行着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背景,着重围绕三里湾农业合作社秋收、扩社、整党、开渠四项工作,描写了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歌颂了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表现了农村中先进力量与落后势力的冲突,展现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农村的生活风貌,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作品中的农民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思想进步、勤劳奉献的先进群体,比如王金生、王玉生、王玉梅、范灵芝等人,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另一类是思想顽固、不配合合作化运动的落后群体,比如马多寿、范登高等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作家特写了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惟妙惟肖的描写和不断的突出强调,使作品中的两类人都态度明确、立场分明、各具特色,并通过修筑水渠这件生产建设的大事,延伸出婚姻关系、分家分财、劝说入社等农村生产、生活问题,在两类人的矛盾和交锋中推进故事的发展。
“先进人物”的代表王金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的优秀干部典型,作家把他刻画成一个带领大家走向富裕的好干部。王金生踏实肯干、顾全大局、富有远见,领导三里湾农业合作社开展扩社、开渠等工作,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作品通过写他对马家“假分家”的判断、对“刀把地”的妥善处理,以及牺牲自家来推动合作社发展等事例,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王金生所代表的是新生代的实干家。此外,作家还塑造了一群新生力量。王玉梅作为一个青年团员,她勤劳、正义、热情,迫切追求进步,反对农村的封建残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农村女青年形象。范灵芝也是作家着力刻画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掌握了一定文化的知识青年,她聪明能干、积极上进、立场坚定,能与范登高的落后思想作斗争,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三里湾》中的“落后者”可以分为四类人:一类是以马多寿为代表的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富裕中农,他一心一意走个人发家的道路,他的马家小院俨然是一个封建堡垒;一类是以范登高为代表的表面上支持党的决策、实际上阳奉阴违的人,企图借干部的身份不断找政策漏洞给自己谋好处;一类是以王申为代表的老中农,他不愿意入社的原因并不是想自己发财,而是怕入社后和不懂行的人一起共事会降低生产效率;一类是以马有翼为代表的青年人,代表了农村中一批有知识文化的青年人,尽管没有老一辈深厚的土地情结,却由于封建家庭的原因而成为“新的落伍者”。作品最用力的部分即是刻画了这些落后者的形象,真实又细腻地描摹出他们在拒绝入社过程中的种种顾虑与抵抗。
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三里湾》以恢宏的气势绘制了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历史画卷,生动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并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也奠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是一部描写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对于广大读者了解历史、走进历史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