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读书《侵华日军兵要地志揭秘》:100年来日本军国主义者觊觎中华大起底

来源:人民网 作者:周怡倩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2-01-21 17:07:11

    《侵华日军兵要地志揭秘》 沈克尼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所谓“兵要”,即用兵之要,“地志”,即地方志、地理志,而“兵要地志”则特指用于作战的军事地理志,即部队拟定对敌作战计划时所需要的各方面战场资料,包括天气、地形地貌、道路、后勤补给等多种要素,并延伸到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和人土风情等多个方面,实际上是全方位的战场调查,既是军事地形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军事情报学的一部分。

本书所指的兵要地志,主要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针对中国战场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编撰、绘制的图文并茂的军事资料,是当年日军对华作战的绝密文件。由于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这些兵要地志绝大部分被日军焚毁,或被盟军缴获,少数幸存的也尘封于相关的馆藏里鲜为人知。

事实上,日军对中国的觊觎远在“二战”前就早已开始,长达百年之久。本书通过日本百余年来对中国战场调查的梳理,意在揭示日本以中国为假想敌而做的种种战场准备,其细致和周密程度,令人昨舌。书中配有200多幅图片,包括军用地图、书影和部分老照片。这些图片绝大部分属国内首次公开发表,弥足珍贵。

▲花莲港日军投降的战斗机自杀机

    ▲日军绘制的《台湾雨季一览表》

后 记(节选)

书稿完成,掩卷长舒。从1986年3月我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刊《军事史林》杂志发表《近百年来日本对我国兵要地志的研究》文章开始,至今已有29个年头,我将一篇文章扩展成了一本书。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地方干部的家庭,自幼爱好军事。我的军事知识是从体育馆的少年射击班开始的。我琢磨,枪打准了,接下来便是怎样用好这支枪,于是由利用地形、地物的单兵战术,逐步向班、排、连的攻防战术探索。我曾把整本的《军事地形学》主要内容连文带图工整地抄录、描绘下来,这本笔记至今留存。20年后,我作为地方出版社的编辑在报考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本科函授时,这本笔记的复印件被当时的副院长韩龙文少将看到。韩将军感动,特准我这个地方学员入学。就这样,我这个一天也没当过兵的人,竟鬼使神差上过陆军参谋学院、装甲兵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大学四所军事院校。我的“学历”与我后来的预备役中校、上校、大校军衔相符。

17岁时,我从蒙古族将领吴涛家中找到一本1950年由第四野战军司令部翻印的《陆军兵要调查法》的小册子。此书影响了我一生,使我这个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从军事地形学的学习跃升到兵要地理(军事地理)的探索中,并由此认识到应具备相应的合成军作战的理论知识。这方面启蒙的书,即是刘伯承元帅译校的《合同战术》,以及我阅读、抄写、寻找到的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的院刊《军学通讯》。2008年我到国防大学学习时,把当年抄录的当时还是学院青年教员张海麟撰写的研究文章的笔记带到国防大学,还真找到了年近80岁如今已成为将军的张先生。张将军很感慨,没想到一个地方青年会全文抄录他40多年前的文章,而且保存至今并带来见他。

当年我下乡插队,带了一木箱军事书。在宁夏海原县山区下乡插队的经历,使我从实地得知居民地、山地、丘陵与西北特有的地形“塬”和“峁”的形态,以及在地形图上的表现形态,同时结合天水步兵学校旧的《战术教材》,使自己力求具备步兵连连长的技战术知识(而非能力)。

从军是我毕生的愿望。我也多次报名参军,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1986年我发表在《军事史林》杂志研究兵要地志的系列文章,引起总部机关苏刚大校注意。与我非亲非故的崔世芳将军把我从宁夏叫到北京,并亲自谈话,甚至请示了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拟调我入伍进京,最后还是搁浅于管干部的大机关。虽然没有穿上军装,多少年来帽徽、领章却一直戴在我的心上。数十年来,我人在地方,心系军旅,从未“转业”!在我行将60 岁之时,我嘱宁夏军区司令部军务动员处处长王宝贵上校请示总参动员部,咨询我可否破例服兵役。答复是否定的,但士兵的梦将伴随着我的一生!

我一直认为我国是义务兵制,当兵是尽义务,不当兵仍可以尽义务。这部书稿的完成,与我这个“抗大”(国防大学)后来的学子冥冥之中似是一种必然。当年抗日军人限于条件,未能深入,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战”于我还在进行。

由于侵华日军兵要地志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以及本人学识所限,书中还存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明鉴。然而,本书能得以出版,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