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现象级“快闪”,承载着怎样的情怀?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戴上程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5-07 12:56:14

“五一”小长假,有的人在“说走就走”中潇洒旅行,有的人在“说堵就堵”中艰难前行,而有的人却在“说闪就闪”中尽情歌唱。

日前,香港部分团体和人士联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歌快闪”活动。不少市民从港岛、九龙、新界的四面八方赶来: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也有年近九旬的“东江纵队”老战士;有德高望重的院士学者,也有政界、商界、演艺界的知名人士……在金紫荆广场,大家庄严肃立共同唱响《义勇军进行曲》。

无独有偶,从2019年初,《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也在北京、厦门、成都、三沙等地持续上演,“两院”院士、高校学生、一线工人共同唱响熟悉的旋律。每个人的朋友圈被这首歌曲刷屏,一个又一个“10万+”频现指端。

一时间,红色“快闪”成为一种时尚,风靡各地。一首首歌曲,为何能引发这么多人大合唱?一场场“快闪”,为何能唤起这么多人的共鸣?一句句歌词,为何能让这么多人眼角润湿?

在一些采访中,我们看到了众多参与者的内心独白。“听国歌的时候,都联想到一件很骄傲的事”“尊重我们的祖国,就等于尊重我们自己”“人始终需要国,也都需要家。有国有家,小朋友会有归属感,才会有情有义”“这首歌我们从小唱到大,唱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祖国是大海,我们就是浪花一朵”……

最真挚的情感、最简洁的形式、最朴素的流露,这些经典歌曲犹如一条大河顺流直下,自然澎湃。如《松花江上》,如《义勇军进行曲》,如《我的祖国》,如《春天的故事》,如《强军战歌》,总是能从人的内心深处激荡起最绚烂的浪花,令所有参与者从“同唱”到“共情”,迸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如同参加“快闪”活动的上海交通大学老教授刘西拉所说,“爱国是什么?爱国对我们来讲,就是中国人基因。”倡导爱国主义、表达爱国热情,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2016年12月,一位作家在香港大学演讲过程中问台下听众,“你人生最早的启蒙歌曲是什么?”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回答:“我想是我进大学的时候,好多师兄带我们唱的《我的祖国》。”然后,不约而同地,全场开始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

总有一些情愫,会在不经意间流露,让我们心有灵犀、肃然起敬。它不需要多少动人的音乐,也不需要多么精准的节拍,齐声歌唱、放声歌唱,唱的不是一种旋律,而是一种共鸣,一种在你、我、他心中,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的共鸣。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必定潜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更潜藏于家国复兴走向富强的命运中。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这些饱含爱国情怀的优美而动人的主旋律,有时或许只需从人声鼎沸中冒出一曲悠扬琴声,又或许只需一句大胆且发自内心的深情表白。

所以,无论是在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中,“突如其来”的小提琴旋律,“出其不意”的“水陆空快闪大联欢”,“意料之外”从人群中走来的世界冠军、歌唱家,还是在各大高校“青春,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中,大明湖畔、山大学子为青春喝彩,黄河之滨、兰大学子向祖国祝福,麓山脚下、湖大学子不绝的弦歌……这些激而起、共而情的大合唱,无疑都是于偶然中产生的必然。

爱国主义跨越历史,辉映时代,指向未来。今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这一重大时代节点,我们不仅要用歌声礼赞伟大的祖国,奏响时代最强音,更要用勇于奋斗的实际行动汇聚成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

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