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还记得6年前那举世瞩目的一降么?它告诉了世人海军建设的密码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陶欣欣 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11-22 12:46:03

1

“进入降落航线……调整飞行姿态……降低飞行高度……对准跑道……着舰钩索,成功了!”6年前,2012年11月23日,人民海军“歼-15”航母舰载机首次在“辽宁舰”着舰成功。

这一降,惊天动地,举世瞩目。

曾经有人说:“中国人不可能有航母。”“辽宁舰”服役了,现在首艘国产航母都已经完成了第三次试航,距离正式服役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曾经还有人说:“中国人即使有了航母,也难以生成战斗力。”6年前的这一降,坚定地开启了“辽宁舰”战斗力生成之路。今年5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实现了夜间起降,意味着中国航母已经初步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种种唱衰中国、唱衰中国海军的言论,都被现实一一打脸。

2

人民海军是如何从一个只能在海岸线附近“近岸防御”的海军,逐步成长壮大的?答案之一,是科学的规划。

早在1985年,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上将就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人民海军刚从文革中走出时薄弱的装备实力,“近海防御”战略是符合人民海军当时发展需要的适宜的战略。

适宜的战略,当然是与科学严谨的规划更配。

人民海军成立初期集中发展“空、潜、快”的优势在文革期间受到了一定的削弱。走出文革后,人民海军要完成“近海防御”的战略目标,大型舰艇是必须发展的装备。

然而,受到国家总体经济条件的制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民海军并没有足够的经费用来发展大型舰艇。可是海军舰艇的研制不能等到国家经济实力雄厚之后才开始着手啊,这该怎么办?

在已经层层压缩其他方面经费开支的情况下,人民海军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了“小步快跑”的发展策略。简单地说,就是每一型舰艇只建造很少的数量,但不断更新舰艇的吨位和技术水平。

于是,从4000吨、5000吨,到6000吨、7000吨,人民海军凭借微薄的军费,将水面舰艇换了一代又一代,军舰的建造技术也逐渐完善。

这就是科学规划的威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