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强军论坛丨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训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4-07-15 06:29:08

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李训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情真意切的话语,让广大科研人员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一个公式可能需要成千上万次缜密推演才能得到科学论证,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甚至需要科学家付出一辈子的心血。无论求知求学还是科研攻关,都没有捷径可走,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恒心韧劲、“长久深自缄默”的意志定力。广大科研人员只有静下心、沉住气、扑下身,保持“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笃定心态,坚持“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坚定执着,才能有时间精力、有活力干劲、有创新创造,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近年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有科研人员反映,各种非学术负担仍然较重,还存在诸如人才评价“破四唯”后“立新标”不到位、评价方式创新不到位、资源配置评价改革不到位、“揭榜”“赛马”制度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彻底,必将影响科研人员专注事业、聚焦主业的定力,消减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动力,抑制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的活力。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1961年,党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陷入事务主义怪圈,常干“不打粮食”之事,哪还有活力动力可言?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考核、用处不大的会议培训、名头重复的检查审查、“稿来稿去”的材料报表等,占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一定要减下去、遏制住,切实让科研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愿当人才的“后勤部长”,聂荣臻同志甘做人才的“勤务员”,陈赓同志乐于为人才“端盘子”,坚定了科研人员科学报国、勇攀高峰的信心决心。功力不可唐捐。既在工作上创造条件、又在生活上关心照顾,既快办实事好事、又敢办烦事难事,才能让科研人员安心、安身、安业,大胆干、放心干、放手干,奋力跑出科技强军加速度。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没有激励就没有活力,没有奖惩就没有动力。为此,我们要坚持“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的原则,强化绩效优先理念、完善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形成让优才者得优待、让优绩者得优奖的工作导向、用人导向、舆论导向,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强军兴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