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八一时评丨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红兵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4-05-15 06:54:28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王红兵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近日,习主席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如果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那么思政课教师队伍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和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建设,为胜利推进各项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郑重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以思政课教师为代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事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责任所在,也是意义所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感召和人格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讲思政课,只有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才能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参与创办“哈军工”的陈赓大将曾语重心长地说:学员是“上馆子吃饭”的,教员是“做饭炒菜”的,学员能否“吃饱吃好”,关键就在于教员的“手艺”。思政课教师作为燃灯者,在时代的沃土里传播信仰,先点亮自己,才能照亮他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只有自身理想信念坚定,坚持言行雅正,坚守公正廉洁,涵养干净担当、不染一尘的品德,才能成为学生由衷敬佩、高度信任的“人师”,引导学生把为党奉献当作荣耀、把为国担当视为使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刘光明被称为理论高地上的“追光者”,把传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为之奋斗的事业;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姜延军秉持“把学科优势转化为战斗力”的职业追求,把三尺讲台当阵地,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一线,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他们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功底赢得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把对家国的爱、对军队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无论是军校思政课教员,还是军队政治工作干部,“表率作用本身就是最好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干部应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相统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立身为旗、带头冲锋,乐教善教、潜心育人,以模范行动诠释政治工作真谛、以自身过硬为政治工作威信增效。各级党组织也应积极为政治工作干部搭建成长进步阶梯,持续开展岗位练兵比武,立起奖优汰劣指挥棒,让优秀者优先,让有作为者有地位,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