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战地记者讲故事丨走近机场“驱鸟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毓津 责任编辑:王韵
2023-04-14 07:52:51

走近机场“驱鸟兵”

■张毓津

插图:唐建平

记者心语:人生在勤,且行且思。

晴空万里,机场周围回响着战机滑行时发出的轰鸣声。

驱鸟兵王轩紧握着手中的驱鸟枪,帽檐下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黝黑的脸上流下一道道汗水。

“2号机棚后,高度50米盘旋着一只隼!”王轩突然拿起对讲机报告,又迅速装填驱鸟弹。我顺着他说的方向看去,眼中还是只有那一片蔚蓝的天空。

王轩果断扣动了扳机。“嘭!”光弹直奔目标区域。光弹产生的光亮将高空中的隼驱离,我这才捕捉到天空中一个“黑点”正向机场外移动。与此同时,对讲机传来提醒:“各点位注意,飞机加力起飞!”王轩更加紧张地观察着航线上空的鸟情。

随着最后一架次战机的轰鸣声远去,王轩神情才终于放松下来。

“鹰隼活动的高度比普通鸟要高,而且它们为了捕猎常借助高空气流盘旋……”王轩耐心地给我解答。

我恍惚间又回想起他刚才沉稳的身影,忍不住赞叹:“驱鸟兵的眼睛是‘千里眼’啊!”他一愣,随即腼腆地笑了笑。我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战士只是个“00后”。经过风霜烈日的磨砺,王轩看起来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战机升空后的短暂间隙,从早上6点就进场忙碌的驱鸟队战士们才有了片刻休息时间。王轩和战友们背起驱鸟枪弹,朝跑道边走去。王轩稍稍驻足等我赶上,又解释说:“这片区域的一草一木、高坡低洼,我们都走遍了,夜航还要摸黑走,走熟了自然就快。”

“干这行久了也有职业病,总是能听到一些旁人听不到的鸟叫声,忍不住多看两眼旁人注意不到的鸟影。”王轩对我说,“别看我们拿着枪,但里面的驱鸟弹是不会伤害到鸟儿的。我们驱鸟兵知鸟爱鸟,经常跟鸟类打交道,和鸟儿共享这片蓝天。”

休息时,王轩赶紧扒拉两口饭,他必须在这批飞机返航降落前赶回战位。

过了一会儿,一辆发出刺耳声波的驱鸟车缓缓朝我驶来。驾驶员冷帅停车喊道:“张记者,我捎你一段吧。”

我坐上驱鸟车,车载驱鸟音响循环播放。冷帅驾驶驱鸟车沿着机场草地缓慢行驶,密切观察着跑道周围的鸟群动态。

4年前,冷帅大学毕业后入伍,成为一名驱鸟兵。由于出色的学习能力和稳重的性格,他平时除了在点位上完成驱鸟保障,还要操纵车载装备提前清场,在飞行间隙给其他点位输送弹药。飞行频次多的时候,他一天要驾驶车辆近7小时,巡场上百公里。

“其实驱鸟专业性很强,系统学起来不亚于大学里的一个专业。我们需要同时了解掌握动物学、生态学、仿生学等等一系列知识。现在我们还有新式的驱鸟装备,既保证了战机安全,也不会伤害到鸟儿……”谈起驱鸟专业,冷帅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也从这个憨厚的大个子眼神中看到了泛出的光彩。

走上塔台,我看着战机一批批降落,席位上的官兵个个神情严肃,房间里只有指挥员和对讲机的声音。

窗边,驱鸟队队长焦傲正举着望远镜,朝战机降落的方向注视着,鸟情从手中的对讲机里接二连三地传来。针对不同情况,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

随着最后一架战机平稳降落,驱鸟队的工作才告一段落。驻足在塔台前方的草地上,我看到了沿着飞机起降线整齐列阵的驱鸟兵们,以及他们脸上自信的笑容。

那一刻,这些护卫战鹰安全的驱鸟兵,仿佛永远朝可能对战鹰产生威胁的方向挺立着,把最美的身影留在了战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