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总书记和乡亲们的脱贫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杜尚泽 王汉超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2-23 07:32

信念:

“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完成非凡之事,必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行动。

2020年秋,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去了一家开在小山村的纪念馆,名叫“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考察意味深长地选在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前夕,脱贫的初心就蕴藏在党的红色历程之中。

1934年底,3名女红军来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寄宿在瑶族老人徐解秀家里,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人民群众以同样的深情回应了党。老区歌谣里唱,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今天惦念着老百姓的冷暖,同当年“共用一条被子”的情感并无区别。

重走长征路,几多感慨,几多憧憬。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在江西于都县考察时,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草鞋地图”前长久驻足。

那是用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中国共产党是穷人的党,人民军队曾是一支打赤脚的部队。8万多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集结出发,走上了爬雪山、过草地的万里长征。为了不让红军赤足征战,苏区百姓家家户户打草鞋送给战士们。

总书记叮嘱道:“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

于都县潭头村村民孙观发是红军英烈后代,看到他一对孙儿孙女,习近平总书记想到了将来:“到他们这一代长大的时候,就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

这是当年8万多红军所期盼的中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八大闭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自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不过短短三四十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他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不能到时候,宣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下。”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令人振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他对省里的同志们说:“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百年前在风雨如晦的黑暗中诞生,中国共产党就立志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小康社会,那是一代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啊。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算日子,迈进小康的倒计时滴答作响,一刻不停。

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主席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走着走着,他们脚步慢下来,众人视线随着他看向一块显示屏。那是标注脱贫攻坚进度的时钟。习近平主席解释得简明而坚定:“我们的脱贫按小时、按分秒计算。”

2020年3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仍黑云压城,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却在这时召开。大江南北,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人们透过屏幕,深切感知到习近平总书记字里行间的紧迫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也考虑过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开,但又觉得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必须尽早再动员、再部署。”

在1990年,习近平同志写过一篇《滴水穿石的启示》。2006年,习近平同志写下《抓落实如敲钉子》。认准的事情,便有足够的耐心,克期必胜。下了决心,便锲而不舍,“钉”到最后。

对这种作风,习近平总书记讲得生动:“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

对于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拿出了“滴水穿石”的韧劲和“钉”准不放的作风。他在全国两会“下团组”时曾经说,我去过的每个地方我都抓反馈。有关部门都派人去看过,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

回想起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就以这样的劲头,帮助福建深陷危困的连家船民脱了贫。

船民苦,一生在海上漂泊,一家挤一条船,蜷缩的脚被歧视称“曲蹄”。习近平同志抓这项工作时,给船民在岸上建了房。但回访发现,有些人待不住又回了船。

波折之后习近平同志盯得更紧了,赶到霞浦县盐田乡。习近平同志是大个头,船舱很矮小,他猫着腰进了船舱。

老船民见到这一幕很感动,聊天时倒苦水:“上岸后只有一个房子,那有什么用?我们吃什么?”

把船民上岸作为整套问题去解决,要定居,更要乐业。调研后,习近平同志铆准各个环节,推出切实办法,船民终于笑着上了岸。

多年后到中央工作,在全国两会期间见到来自当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听说船民住“榴房”,搞渔业养殖很红火,习近平同志放下心来:“很好!关键是找到致富门路了。”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易地移民搬迁,仍然循着相似脉络,从搬得出、稳得住,到能致富一步步去推进。既有必能达成的信心,也有步步为营的方略。

仍是在福建工作时,到三明调研,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个深刻影响了脱贫历史进程的概念,“真扶贫、扶真贫”。党的十八大后从北京到阜平骆驼湾村,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他说“值了”,因为看到了真贫。

我们党最讲认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成败系于“精准”。长久以来,村里事往往是“估摸个大概”。习近平总书记深知其中利弊。2013年底,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方略被首次提出。数千年来的乡村治理引入了现代管理思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精准,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调研。在班彦村村民吕有金家桌上,摆放着《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两本册子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总书记一页页翻着,一项项看着、问着,也感慨着:“这手册用得多了,翻旧了!”

从点到面,从基数到进度,回头看、动态管。这是一份珍贵的共和国脱贫档案,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历史性工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一份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着脱贫的时间表,掌舵着脱贫的进程。既有“啃硬骨头,打歼灭战”的部署,也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迈;既有“防止层层加码,不能‘被脱贫’‘假脱贫’”的警醒,也有稳一稳、沉一沉,以免欲速则不达的定力。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些不托底。”

到了2019年4月重庆考察,总书记看了深山里的村子之后,说:“看了这么一个村,我心里是有底的。”“从各方面情况看,我们对完成任务是很有信心的!”

从考察途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标记扶贫的刻度、去琢磨工作的短板。总书记注意到,过去很多人穿补丁摞补丁的衣裳,现如今除了年轻人为时尚特意为之,已经很少有人再穿了。

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排排黛瓦白墙的新房宽敞又明亮。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提起这段见闻:

“我昨天到黄花滩那户老乡家,家里都是精装修,电视还是弧形的,我都没有那种电视。”话音未落,笑声阵阵。

总书记接着说,我问老两口还有什么要求,这位乡亲掉了眼泪,“他说,哪有什么要求啊,想到想不到的都给了,千恩万谢感谢党。我们现在有民心啊,老百姓看到了我们是为他们做事。我们这个船啊,有人民的海洋牢牢托着。永远不要失去民心,永远要想着给老百姓办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