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七方面工作 2020年建成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来源:国新网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04-24 17:05

政策例行吹风会主席台(刘健 摄)

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医疗救助吹风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0年要建成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七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提高短缺药品监测和预警能力。今年之内预警监测系统就能建设得比较完善,能敏锐、及时地发现出现的药品短缺情况。目前不仅是对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能够及时监测,要把监测功能进一步拓展到药厂的生产情况、一些原料药的生产情况等。包括停产报告制度体系也要建立起来。

第二,要建立用药清单,实现清单管理,定期对容易短缺或者已经短缺的药品进行梳理,发布清单,对短缺药品实行清单管理。

第三,要把原料药的供应保障起来。药品的生产,很多地方是受制于原料药的供应,要建立动态的紧缺原料药清单,加强信息对接,鼓励易短缺药品的原料和制剂一体化生产,完善原料药、药用辅料和药包材的关联审评审批机制,提高药品审批水平和效率。

第四,要推进市场撮合和小品种集中生产基地的建设,对临床必需、替代性差、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的产品,通过市场撮合、谈判议价等方式,确定生产企业形成撮合价格,来推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统一采购,保障这些药品的供应。

第五,加大药品价格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囤积居奇、垄断供应、蓄意抬高市场价格的,要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查处和打击。

第六,完善药品采购政策和储备机制。国家有药品储备制度,我们要把这个制度进一步完善好,利用好这样的储备制度,减少药品可能出现的短缺情况。

第七,进一步提高药品的研发能力和仿制生产能力。因为有一些药品是绝对短缺,比如说一些罕见病的药品,因为没有研发出来,或者没有能够仿制出来而产生了短缺,要把研发能力提升上去,把一些绝对短缺的药品给解决好。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