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用典故:一勤天下无难事2021-05-24 14:44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习近平引用典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2021-05-19 16:1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指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习近平引用典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2021-05-18 16:16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引用《孟子·尽心上》之句2021-04-28 13:39
习近平总书记将“天下英才”由教育对象易为使用对象,将“天下英才”由被动的“得”变成主动的“聚”。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为官避事平生耻2021-04-16 17:30
为官避事平生耻,出自(金末元初)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含义是做官避事是平生最大的耻辱。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力 形之所以奋也2021-04-13 09:20
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力,形之所以奋也”,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天行有常 应之以治则吉2021-04-13 09:20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的意思是: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疾风识劲草 烈火见真金2021-04-13 09:20
只有经过严厉的考验之后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就像狂风过后才能知道小草的坚韧, 烈火炼狱之后才能知道黄金的质地一样。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不患寡而患不均2021-04-12 16:03
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对于国也好、家也好,不必去担心土地、财富、人口不多,而是要担心贫富不均。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2021-04-09 16:04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当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样的中国古代利民思想,经常被提及。习近平引用《庄子》之句2021-04-08 08:30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正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习近平引用《道德经》之句2021-04-02 09:43
“以百姓心为心”这句古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对其治国理政思想影响很大。习近平引用: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2021-03-31 19:54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俚语,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自省精神。总书记三次用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03-30 17:0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语典读丨和羹之美2021-03-29 23:57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引用《淮南子》之句2021-03-26 17:33
习近平2019年9月3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引用该句。习近平引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之句2021-03-25 20:24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身教,正人者必先正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引用《楚辞·离骚》之句2021-03-23 19:34
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探寻。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落其实者思其树2021-03-22 16:05
这句名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引用的。习近平喜欢的典故:道虽弥 不行不至2021-03-19 19:03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习近平引用《襄阳记》之句2021-03-18 15:57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出自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襄阳记》。这句话的意思是功业因有人才方能建立,事业因有人才方能发展。习近平引用《大学》之句2021-03-17 18:03
《大学》是一部在古代中国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儒家经典,它系统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句2021-03-16 16:34
我们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习近平引用《教条示龙场诸生》之句2021-03-15 19:34
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才能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凿井者 起于三寸之坎2021-03-12 18:24
这句话语出北朝刘昼的《刘子·崇学》,意思为凿井的人只有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才能最终挖成极深的井。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为有牺牲多壮志2021-03-11 18:34
这句诗出自毛泽东主席的《七律·到韶山》,对神州大地上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讴歌,更是对艰难革命历程中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的赞颂。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事者 生于虑 成于务2021-03-10 18:12
意谓办事,开始于思虑,成功于专心。军事上,喻指行动要有准备,不可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务:专心一意。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愚公移山2021-03-09 21:46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2021-03-04 17:40
习总书记指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诚既勇兮又以武2021-03-03 18:54
2014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此句。习近平喜欢的典故: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2021-03-02 16:0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03-01 17:45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语出明代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喻指军事指挥员必须要树立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必须立志。习近平喜欢的典故: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2021-03-12 18:24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当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样的中国古代利民思想,经常被提及。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反听谓之聪2021-02-25 15:50
“反听”就是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内视”就是能够不断反省自己;“自胜”就是能够战胜自我、克制自己的弱点。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大贤秉高鉴2021-02-25 15:50
习近平总书记用此句高度评价了周恩来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崇高情怀,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勉励和要求。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得众则得国2021-02-24 14: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意思是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习近平引用《尚书》《移居二首》之句2021-02-23 14:53
2020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引用《落日忆山中》之句2021-02-22 09:22
习总书记引用“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亮丽动人的春景图,一股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气油然而生。习近平引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之句2021-02-19 16:24
春到人间草木知,大地复苏万物醒。在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带给人们以希望和力量。习近平引用《上李邕》之句2021-02-18 16:44
新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用“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动员并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再接再厉,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