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舰上,舰在心上
这是现实与历史的相遇。
北方某军港,阳光明媚,长春舰静静停靠在码头。由此向北不远的地方,长春舰的“前辈”——我国第一代长春舰正在公园里接受游客的观瞻。
舷号103的第一代长春舰,是新中国海军初期的“四大金刚”之一。1962年4月,长春舰奉命出征,这是人民海军首次派战舰到12海里领海线外执行任务。
“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老长春舰舍我其谁的精神。”凝视着长春舰的舰徽,胡杰说出了这句话。
今天,新一代长春舰依旧是人民海军的王牌战舰——
2014年,他们远赴亚丁湾护航;2015年,他们驰骋西太平洋,远航三千多海里;2016年,他们在东海战备巡逻;2017年,他们出访亚、非、欧多国;2018年,他们在南海海域受阅……
对胡杰来说,作为长春舰舰长,有一份格外的荣耀,同时也要承担一份额外的“重量”。
“穿上这身军装,站在战舰上,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是我的战舰,是我的祖国。”胡杰一次次在心里提醒自己。
2017年5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菲律宾,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登上编队指挥舰长春舰。作为舰长,胡杰第一次陪同一国元首检阅仪仗队、参观舰艇。
紧张,在所难免。可肩头的国家使命,让胡杰把这份紧张压在了心底最深处。在所有人眼中,这位年轻的舰长镇定自若、指挥有方。参观完长春舰,杜特尔特称赞:“这艘军舰几乎是完美的。”
一路远航,一路访问,胡杰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同各国同行交流,“就像是个穿着军装的外交官”。
一艘战舰,就是一张国家名片;一位舰长,代表着中国海军的形象。
“世界上有多少职业,能让你代表国家?”远航一路,胡杰对长春舰官兵说了一路。
“舰长,是一个使命感很强很强的职业。”胡杰说,“干不好,就愧对国家,愧对手下这帮兄弟。”
这份使命感,成为长春舰挺进深蓝最强大的动力。7年来,胡杰和长春舰一路追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
访问马来西亚的那一幕,深深印在了胡杰的脑海里:在子女的搀扶下,一位90多岁的老华侨颤巍巍地走上长春舰。老人东摸摸、西看看,眼眶湿润:“海军强大了,中国强大了……”
在水兵眼中,战舰是国也是家。
长春舰首任舰长是王社强。他的妻子曾问王社强:你有两个家,一个在岸上,一个是你的舰。哪个对你更重要?
王社强笑着回答:“都重要,都重要。”
卸任舰长那天,王社强对全体舰员道出了他心里真实的答案:“舰上这个家,我付出的更多,也更在意。”话毕,他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单是舰长,每名长春舰官兵离舰时都会上演这样一幕——泪水洒在甲板上,心也留在了战舰上。
“心在舰上,舰在心上。”这句话是谁最先想出来的,长春舰官兵谁也说不清楚。胡杰觉得,这是大伙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