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榕嫩绿的新芽落了满地,红木棉厚重的花苞开在枝头。和春天一起到来的,还有数百名接受岗前培训的武警部队文职人员。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怀揣不同的梦想投身军营,又即将走上不同的岗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真实的军营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同?面对这些不同,他们又如何适应?
来!跟小编去一探究竟

告别象牙塔
拥抱新生活来自高校的他走出象牙塔后,径直地走向了军营,享受着新的变化,感恩着新的生活。

“队列课!我想好好站军姿,每一次我都很珍惜。”谈起集训中印象最深的事,即将入职湖南怀化支队的影像医生李浩源毫不犹豫给出了回答。从刚开始走不好齐步,到结训时队列受到表扬,45天的集训生活,李浩源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分秒不差的一日作息,枯燥板正的队列训练,挥汗如雨的体能锻炼,丰富多样的文化理论……旁人眼中的苦和累,在李浩源眼中都是最值得珍惜的美好。“这里的一切,和我想象中的很像很像,我很喜欢也很珍惜。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段经历都会提醒我,要蹦住心里那股劲儿。”

虽然出生在非军人家庭,但李浩源从小以从事司法工作的父亲为榜样,父亲的军旅梦在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种子。作为家中独子,李浩源毕业时也收到了家附近单位抛出的橄榄枝。是留在熟悉的云南陪伴在父母身边,还是选择千里之外的湖南实现军旅梦?父母的认可和支持是李浩源最大的底气,他再次毫不犹豫给出了回答。“物质是其次,这份工作最吸引我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即将走上岗位,李浩源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把自己的专业搞好,还要在一举一动中真正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干什么都要有个军人的样子,维护好军队的形象。”
赤诚永不改 一生着戎装
不同于从未有过军旅经验的应届小白,曾经服役的他离开了又再回来,兜兜转转,还是舍不下这身熟悉的颜色,这种熟悉的味道。
“我又回来了,这回再也不脱了,能穿一辈子了。”国家一级射箭运动员武玥,曾在青海西宁支队服役,两年的义务兵生涯让他深深地爱上了军旅。“第一次进来,就是脑子抽了一下。25号截止报名,我23号晚上还在说绝对不去当兵。没想到,24号我就去了。更没想到,脱军装的时候哭得跟什么似的。”谈起过往,武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大学毕业后,武玥萌生过二次入伍的想法,但自小离家练体育,陪伴在家人的时间本就不多。男儿虽志在四方,身后也有割舍不下的柔情。

投考军队文职,武玥被身边人戏称为“回炉重造”,但对他来说,这是“回家”。今年一月重新穿上军装时,武玥说“心里很平静的,因为这是‘最熟悉的味道’。”回首过去,热血犹在。两年义务兵生活,武玥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上过前线。但是如果现在国家有需要,我的请战书一定第一个交。军功章和优秀士兵是完全不一样的。”

展望未来,路还很长。武玥坦言,从射箭到射击,从自己练到教别人,还有许多要学的。所幸现在,虽然身上的衣服从橄榄绿换成孔雀蓝,训练的科目从射箭换成了射击,称呼的名字从“战士”换成了“教员”,但自己已经把未来一生和深爱的军队紧紧绑在了一起。
归零探前路 无惧开新局
相较于经历简单的应届生和义务兵,来自地方的她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投身军营后,她在主动调整适应,也在努力奋勇向前。
“想象中这份工作是很‘飒’的,但现在觉得自己完全‘飒’不起来。”面对分队指挥系战斗模拟实验室的工作,刘文盼还是有点迷茫,“要讲什么才能符合学员们的真实需求,怎么讲才能让他们听得进用得上?”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
模仿着做队列动作不难,日常三公里也还在承受范围内,甚至对于晚上和瞌睡虫作斗争的站哨也越来越熟练,但真正理解这群十八九岁士兵的思想,真正了解他们以后要直面的坚守和生死,对已为人母的她还是十分困难。

尽管在地方从事了7年游戏开发工作,但过去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积累要真正应用到这里实际教学,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而迈开的第一步,刘文盼希望能去基层一线实事求是的调研。过去做项目,甲方会提出需求。现在给学员讲课,也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就像我们的党员前辈们,要想了解真实情况,无他,就是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地调研。”面对重新出发的压力和考验,刘文盼笑着说:“自己选的,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做到问心无愧,不负韶华。”

旧人观新貌 再非局外人
如果单纯是工作,她已身处其中多年,但亲身经历伤痛后,她才真正理解了“病号”,才真正成为他们的“自己人”。

“我怕我不去拉练会不会不好,大家都去。来一趟,真的,突然就理解那些战士了。”来自武警重庆总队康复科的吴青蔓一边按摩着自己的膝盖,一边说到。尽管父亲和丈夫都是军人,自己也在部队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但此前吴青蔓还是有些难以理解那些病号,那些受伤不肯好好休养,手术后不愿好好康复的士兵。可当培训时自己的膝盖由于锻炼强度过大,出现了水肿和疼痛,而拉练又在眼前的时候,吴青蔓突然明白了“他们不是不想恢复休养,实在是太怕耽误训练,怕掉队。”

经过此番亲身体会,作为康复科主任,吴青蔓不再单纯从医学专业的角度看待本职工作。一个好的康复治疗,不仅要做好骨骼肌肉的康复,还要做好心理的康复。由此,吴青蔓对科室的发展也有更清晰的方向。“一个是有针对性地多设计一些动作,让他们即使受伤了也可以锻炼其他部位,减少对训练成绩的影响,也减轻心理压力。再一个是争取更多机会送医下基层,让士兵们掌握更多知识。训练时候少受点伤,真受伤了也知道怎么处理,出院了也知道怎么给自己做康复。”

从五颜六色的便装,到整齐划一的孔雀蓝,需要多久?如果只是给身体换上衣服,大概只要五分钟的时间;若是要给思想换上新衣呢?
就在培训即将结束之际,2021年度文职人员招聘的公告业已发布,训练基地里的他们也从昔日的门外汉成了如今的亲历者,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着军旅故事:关于适应环境和融入集体,关于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关于个人志向和强军事业。姓“军”为“战”,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他们的声音愈发清澈而嘹亮。
这群不穿军装的“战友”,喊出了一句:“报告!文职人员已到位,请指示!”
(作者:谈泳琦 陈鹏 常开 马靖涵 王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