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春,基础部政治工作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心理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6项,指导研究生获全军军事类研究生资助课题12项,获国家专利7项,出版心理学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大学第二届“最美教师”,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
缘起于报效祖国的初心,2012年,留学深造归来的刘邦春怀着拳拳爱国之心,毅然扎根部队,成为了大学的一名文职教员。十年的青春韶华白驹过隙,在航天工程大学这个“大家庭”中,刘邦春登上讲台奉献青春培育英才,用自己所学所讲温暖学员新田。
投身军营、走上讲台
是最崇高、最神圣的选择
携笔从戎报国的初心,源于刘邦春海外留学的亲身经历。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深造期间,在参与学术会议时,很多西方学者记不清刘邦春的中国名字,但他们都记住了她是中国人。他们对中国的强大,对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称赞有加,也对刘邦春本人多了一份尊重。从那时起,刘邦春深切地感受到: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发展联系得如此紧密。伟大的祖国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让自己能在异国他乡腰杆挺得笔直,说话有底气。
刘邦春内心深处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拿什么奉献给你,亲爱的祖国?”答案越来越清晰:归国后,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把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最终,她选择迈进军营。世界上还有哪一个群体,比军人更可爱、更可敬、更崇高呢?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是时刻准备奉献的人。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能为最可爱的人服务,为他们的心灵保驾护航,就是选择了崇高。小小三尺讲台,就是向军人致敬、向崇高致敬的“大天地”。刘邦春对自己留学报国的初心深情道白:“做文职教员是我生命中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选择。只要部队需要,我心甘情愿工作一辈子。”
用真话、真情、真心
筑起官兵心灵的城池营垒
“课比天大。”到大学工作的第一天起,刘邦春就牢牢记住了教研室领导告诉她的这四个字。作为一线教员,刘邦春瞄定的目标就是紧贴实战、紧贴部队需求,不断加强教学水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刘邦春为客观反映课程建设成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录制学员心理成长视频,制作心理训练沙盘,编排心理短剧,制作动画等“自创动作”在她的教学中层出不穷,获得了学员们的连连称赞。
刘邦春针对学员特点,创新探索活动体验、感受分享、理论讲解、实践运用的“四维一体”授课模式,兼顾知识讲授的系统性与心理成长的疗愈性;军校学员心理品质塑造有特色要求,她就把课堂授课视为师生彼此心灵坦诚相见的人生际遇,用心灵关怀抚慰官兵精神世界,在润物无声中提升学员心理健康度,激发学员战斗精神。采用“遗书画”的创新教学方式展示军人向死而生、投身报国的情怀。正因为她因材施教、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刘邦春在2019年被大学评为“最美教师”。
多年来,刘邦春还投身军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活动,为基层官兵、军人家属开展心理咨询个案600余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1000余人次。2019年,她到阅兵村为所在部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方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2021年以来,采用电视电话会议、面授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层官兵提供心理辅导与心理服务3万5千余人,及时排查、干预、转化重点人员50余人,有效降低了心理应激发生率。她为基层官兵授课的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报道。
用有高度、深度、广度的
学术研究服务部队
教学与科研,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紧贴实战、紧贴部队需求的学术科研能让课堂教学更有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10年来,在认真备课授课之余,刘邦春立足教学岗位,积极开展学术科研工作,历时10年的和平心理学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开辟了和平心理学研究新方向,获得结项评审专家的高度赞扬。主持军事理论课题《新时代军人叙事心理学研究》,在一线心理学教学课堂和服务基层部队的过程中,收集、分析了2000多个真实的心理成长故事案例。一个个鲜活的心理成长故事,体现了对官兵个体化的心理成长关照,表达了对官兵最广泛的心灵关切。2部著作《作战心理学》《和平心理学》被列为上海市教委“十三五”重点出版计划项目。
经过10年近20轮次一线课堂实践打磨,她创新性地探索出新时代军人心理训练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完成34万字的专著《军人心理训练新论》。2021年,该成果荣获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成为多个基层部队基层官兵心理训练指导和学习用书,这是刘邦春十年教学成果、辛勤汗水的最好见证。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选择所爱,爱所选择,对我而言,将阳光照进战友的心扉,是作为一名军校教员最温暖、最崇高的梦想。”刘邦春说道。
撰稿 | 杨繁荣 王紫阳
图片 | 刘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