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文职人员撰文评电视剧《山海情》:贫瘠土地上的奋斗与希望

来源:中国民兵 作者:董亚雄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2-02 09:33:50

贫瘠土地上的奋斗与希望

——评电视剧《山海情》

文丨甘肃省陇南军分区 董亚雄(文职干事)

△ 电视剧《山海情》海报

豆瓣评分高达9.4——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山海情》近日在各大卫视收官,令很多观众意犹未尽。

该剧深情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不断攻坚克难,通过不懈努力,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作品呈现了当代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描绘了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历史进程和美好蓝图,传递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 如今的闽宁镇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山海情》开篇就展示了西海固恶劣的生存环境:黄沙漫漫的贫困山村,干山枯岭看不到一点绿色,家家户户都是家徒四壁。“涌泉”“苦水”等村名反映出当地群众对水的复杂情感,水花父亲为贪图水窖强迫姑娘出嫁,不想“一天三顿吃洋芋”的青年们相约“逃离”……这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人类不能生存之地”的西海固。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虽然以近乎虔诚的心态去劳作,以勤劳、坚强、忍耐的品格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但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一眼看不到希望。

△ 电视剧《山海情》剧照

为了保护六盘山脆弱的生态环境,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远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洼,当地政府动员村民从大山深处移民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宁夏平原。然而搬迁并不顺利,剧中因为移民吊庄玉泉营条件艰苦,一批移民又逃回了涌泉村,海吉县移民吊庄办公室里,脾气火爆的杨县长大声训斥张树成主任。尽管困难重重,张树成和年轻的干部马得福还是不辱使命,将部分村民成功搬迁至玉泉营。

△ 电视剧《山海情》剧照

个体的命运都是与时代紧密交织的。马得福带领乡亲们搬迁没几年,就赶上了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的好政策。福建援宁干部、专家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和对西海固人民的深厚情谊,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一棒接一棒跑好脱贫攻坚“接力赛”。在产业、就业、医疗、教育、消费帮扶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多个领域,他们一心一意、真帮真扶,既关注帮扶对象当下生活又考虑扶贫村长远发展。无数像陈金山、凌一农、郭闽航这样的援宁干部人才,以时代奋斗者、同行者、见证者的姿态,苦干实干,对帮扶对象不离不弃,彰显了山一样的信仰、海一样的情怀、铁一样的担当、火一样的激情。

△ 电视剧《山海情》乡村少年马得宝饰演者是95后青年演员白宇帆,2017年从东部战区退役的大学生士兵。

没有等来的小康,只有奋斗出的幸福。剧中马得宝、李水花、白麦苗、秀儿等人,代表着亿万中国人中最平凡真实的一员,他们许多人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认识,也说不出令人惊叹的豪言壮语,他们奋斗的初衷可能是不要丢脸,甚至是活得更宽裕一点。为了追求富裕美好的生活,果敢坚毅的白麦苗,积极响应政策到福建打工,通过刻苦努力,遇见了更美好的自己,成为劳务输出的宣传典型;聪慧又坚强的李水花,凭借一股韧劲儿和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一步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敢闯敢拼的马得宝,在福建教授的影响下,第一个在村里种植双孢菇,为村民立起致富的好样子……他们主宰自我命运的坚定信念与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姿态,无疑是最震撼人心的人间景致。在奔向小康的恢宏征途中,每一个奋斗者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 电视剧《山海情》剧照

真实,最有力量。《山海情》深刻而生动地记录时代,讲述的故事原汁原味、真真切切,却直抵人心、催人泪下。在叙事结构上,它以线性时间串联起闽宁镇上各色人物的命运遭际,在纵向比对中呈现移民村的今昔巨变;在叙事语言上,它采用大量口语化、方言俚语化的台词,活泼生动的西海固方言和福建方言更是极具表现力,再配上人物身上风沙洗过的衣裳、脸上的高原红、黄土坯搭建的房屋等高度还原的服装、化妆、道具,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在叙事空间上,它特别选择了东西协作帮扶的移民村这一特殊地理空间,串联起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外来与原生,让剧作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具张力的情节、更深刻的意蕴。正是这些艺术特色,让该剧有了深入人心的魅力,在散发泥土芬芳和花果香气的乡土生活中展现出脱贫攻坚的恢宏成果。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山海情》透过一个村庄移民搬迁的小剧情,反映了一个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大时代,在中国脱贫故事的讲述中呈现了一个特别的标本,是一个微缩的景点。通过全景式展现闽宁镇走向全面小康的历程,深刻反映了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华民族行、社会主义好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观看该剧,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听到了整个国家在迈向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铿锵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