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触动心灵!文职人员的“军旅人生”,要有“仪式感”

来源:空军新闻 作者:江书勇、潘梦婷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0-10-30 08:54:47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观念上认同,才会行动上跟进。仪式教育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之一,革命战争年代,即使条件艰苦、战斗紧张,有些仪式也要庄重举行。新时代,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注重以仪式感催生战斗力,仪式教育地位作用愈发凸显。文职人员是我军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样适用仪式教育。实践证明,规范有序开展仪式教育对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文职人员制度吸引力有现实意义。然而,个别同志对仪式感缺乏足够认识,甚至认为仪式教育可有可无;个别单位组织仪式随意性较强,缺乏规范,流于形式。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严格规范的仪式程序有较强感染力,能够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引导和精神鼓舞,在心理、情感、思想等方面擦出“火花”,产生共鸣。

培塑归属感,增进从军报国的情感认同。作家洛蕾利斯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对集体中的个体而言,归属感不可或缺。文职人员身份有军地双重属性,容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产生“外来户”“临时工”“跑龙套”等错误认识。尤其是一些文职人员刚出校门就进营门,对部队了解不多,难以真正融入。仪式教育能够帮助文职人员尽快了解军队,产生情感认同,形成“主人翁”意识。比如,制发统一的文职人员制服礼服、奖章功章,在评功评奖、入党晋级上与现役军人一视同仁,过组织生活、参加党的会议时同等对待,营造文职人员“也是主体、同样重要”的环境氛围。

强化使命感,夯实爱军敬业的思想根基。军队首先是“战斗队”,文职人员虽然不直接参与作战,但归根结底是为战斗力服务。使命客观存在,如何认识、培塑使命感是必须思考的问题。近些年,全军各单位规范文职人员誓词,创作文职人员之歌,举办讲红色故事、话革命传统活动,组织文职人员集体签约和宣誓仪式,结合任务开展誓师大会、组织火线入党、组建党员突击队等,通过有益探索为文职人员明晰“我是谁”“为了谁”,增加心怀家国的“军味”,锻造敢挑重担的“铁肩”。

激发荣誉感,砥砺姓军为战的担当精神。“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世界”,其道理就在于荣誉感能够激发部队士气,焕发战斗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最高层次在于自我实现。从激励效果来看,一次直击心灵的仪式胜过百场文采飞扬的说教。在颁奖典礼、庆功大会等活动中将文职人员纳入其中,设置“龙虎榜”“荣誉墙”,定期评选“岗位标兵”“先进个人”,经常在日常工作中公开正式进行表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文职人员起到激励作用,使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交相辉映。既给个体以充分的获得感,激励其珍惜荣誉、再立新功,又在集体中营造崇尚荣誉的良好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仪式”与“形式”只有一字之差,实践中可能会发生混淆。一方面,有的组织者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规模场面、宣传声势,忽略了仪式的思想性、实效性,要求反复排练预演导致审美疲劳,浪费人力物力却没有“走心”。另一方面,部队任务常年循环往复,仪式教育容易出现程序机械重复、内容一成不变、形式单调乏味等问题。仪式教育如果搞花架子、走过场,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引起参与者反感抵触。应当注重因时因势因情设计仪式,控制仪式的时间和密度,不能过频过滥,做到形神合一不糊弄、求真务实不折腾、与时俱进不呆板,确保仪式教育正规有序、健康发展,为文职人员建功军营提供精神动力。

庄严宣誓强化使命感

胥磊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潘梦婷

该场站举行的新入职文职人员宣誓仪式中,刘畅举起右拳,庄严宣誓。秦伊洋摄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中国共产党……”今年年初,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在礼堂举行文职人员宣誓仪式。初心与使命交织,豪情和誓言交融。鲜红的军旗下,文职人员庄重地高举右拳。

誓言是初心的“备忘录”。刘畅是一名军嫂,也是一名会计学院高材生,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刘畅追随丈夫,足迹遍布晋江、南京等城市。去年,刘畅终于圆了文职梦、军旅梦。

场站驻地远离市区,周边是并不富裕的村庄,营房均建于20世纪70年代,系统整治翻修尚在进行中,官兵有句顺口溜:“下雪必断网,大雨必停电,停电必停水。”最初来到场站时,刘畅的心一半如火一半如冰:与丈夫共同的强军信念燃烧似火,艰苦环境的挑战冷峻如冰……

一场仪式就是一堂精品教育课。该场站充分发挥活动仪式的激励感召作用,广泛开展“报到有入职仪式、任务有宣誓仪式、节日有纪念仪式、荣誉有表彰仪式”活动,引导新入职人员继承红色传统、珍惜历史荣誉。

信仰如旗,理想如炬。去年年底,文职人员与刚下连的110余名新兵来到驻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追寻先辈足迹。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决斗,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文物故事……仪式活动中,刘畅深刻体会到荣誉是奋斗出来的,条件艰苦绝不是精神懈怠的理由。

“新人难免要经历从畏难到坚守的过程,态度的转变源自热爱。”今年五四青年节,刘畅作为团员代表重走长征路,用双脚丈量红军长征的路途艰辛,回望那段刻骨征程;听场站“灶台兵王”余立忠讲述自己扎根大山30年默默奉献的故事;网络微课活动展示场站一批批官兵薪火相传、默默坚守的淳朴剪影……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场站官兵三十余载如一日墩山守备、练兵备战、枕戈待旦。如今,刘畅成为红色土地上的新传人,更觉荣誉在肩、责任在肩。

庄严仪式触动心灵,温馨仪式滋养情感。“刘畅同志,现在我将荣誉档案授予你,希望你再接再厉,奋战新征程!”前不久,场站举行“保障先锋”财务课目比武竞赛,刘畅一举夺冠。从政委手中接过荣誉档案,想到这份荣誉档案将永久留存场站荣誉室,刘畅深感荣耀。

行动是誓言的“试金石”。一个夜晚,场站通信中断,刘畅主动参与抢修。前不久,场站组织“大山里的兵老师”活动,刘畅积极报名,与驻地留守儿童结对补课,助力他们学习成才。

誓言有声,躬行无声。入职以来,场站文职人员以零差错的成绩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开启了追求荣誉、奉献军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