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整合分歧严重 外部角力加剧动荡
叙利亚和平之路布满荆棘
■李嘉伟
在叙利亚霍姆斯省,叙前政府军与武装分子交火。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3月25日,以色列军方再次袭击叙利亚霍姆斯省的巴尔米拉和T4军事基地,并指控其拥有“军事能力”。此前不久,叙利亚多地爆发冲突,造成相当数量的平民丧生。迄今,叙政局剧变已逾百日,不仅没能迎来世人所期许的和平过渡,反而暴力冲突事件不止。这个曾被视为“中东稳定器”的国家,正经历着剧烈的权力重构,深刻反映出地缘博弈在中东地区日趋复杂。
战略要地冲突不断
叙利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汇处,是“肥沃的新月地带”的核心,也是连接波斯湾能源区与欧洲市场的陆路咽喉。历史上,这里曾是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的交锋之地,也是十字军东征的重要跳板。当前地缘格局下,叙利亚因为毗邻以色列、土耳其等地区强国,成为各大势力争夺的战略要冲。
尽管占据文明十字路口的地理优势,叙利亚却始终未能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反而日益变为“破碎之地”。
20世纪初,法国殖民统治叙利亚期间,通过行政分割、教派分化等方式,对其实施“分而治之”策略,瓦解社会整合基础。同时还扶持占人口少数的阿拉维派,以制衡占人口多数的逊尼派,直接导致叙利亚族群与教派矛盾激化,为后期持续不断的族群冲突埋下结构性隐患。
阿萨德执政时期,叙利亚凭借阿拉维派的军事力量,维持了表面稳定,但阿拉维派与逊尼派裂痕日深,库尔德人、德鲁兹人等少数族群的自治诉求也被长期压制。直至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叙利亚权力结构的脆弱性彻底暴露,政府军、反对派、极端组织、库尔德武装等多方混战,导致国家治理体系濒临崩溃。
当前,叙利亚过渡政府虽宣称要“统一国家”,但并未能控制叙利亚全境。在东部,库尔德武装控制了农业与石油资源区;在南部,德鲁兹人在以色列支持下形成割据;在西部沿海地区,叙前政府军部分人员与过渡政府持续发生武装冲突;在北部,“叙利亚国民军”虎视眈眈。面对国内数量众多、诉求各异的武装派别,如何争取各派支持并实现整合,是过渡政府面临的重要考验。
多方介入搅动局势
叙利亚权力版图的破碎化,是多方激烈博弈的结果。为实现各自的战略利益,外部势力深度介入,使本已复杂的叙利亚局势变得更加难测。
有西方学者认为,俄罗斯一直将叙利亚视为挺进地中海的关键枢纽。塔尔图斯港作为俄海军在地中海的重要补给站,直接关系着俄海军在地中海东部的行动能力;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则为俄空军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是其在中东地区实施行动的重要平台。塔尔图斯港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构成的“双锚体系”,是俄参与中东事务的重要依托。为维护这一战略布局,2015年,俄直接出兵叙利亚,帮助阿萨德政权稳控局势。去年12月,叙利亚政权发生更迭后,俄迅速调整策略,与过渡政府展开谈判,以保留其军事存在。
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向,为叙利亚局势增添了新变量。推翻阿萨德政权以削弱俄罗斯和伊朗的影响力,这一长期主导美对叙政策的核心目标如今已经达成。目前,美国开始与叙利亚过渡政府进行接触。然而,叙利亚境内近期出现的一些极端化倾向,又令美国陷入两难困境——既不愿放弃利用该“代理人”制衡对手,又担忧其重蹈与极端恐怖势力勾连的风险,进而威胁自身利益。
有国外中东问题研究专家指出,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战略目标比较清晰:一是将叙北部纳入势力范围,二是彻底消灭“库尔德武装威胁”,三是削弱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四是以“逊尼派保护者”的角色在伊斯兰世界宗教话语权争夺中牵制沙特。如今,土耳其不仅单方面在叙北部设立“安全区”,并扶持相关力量对抗库尔德武装,还利用能源合作强化对过渡政府的影响,获得了一定的地区战略优势。然而,这种与叙利亚过渡政府的合作,实质上是一场高风险的地缘政治赌博。短期内,这或将帮助土耳其强化对叙北部控制权,但从长远看,将加速叙利亚政治版图的碎片化进程。
权力重构前途未卜
建立稳定统一的政权,是叙利亚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目前看,尽管叙过渡政府正在推进国家内部整合,但能否完成真正的政治重建,不仅取决于内部各派势力的博弈,还受制于域外大国的战略角力,局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从内部来看,叙境内各方势力与过渡政府在权力分配上存在严重分歧,尤其是反抗最激烈的阿拉维派。未来,若不能有效管控分歧,恐将陷入恶性冲突循环。
从外部来看,域外国家利益不同引发的对立,让国际调解陷入地缘博弈的泥沼。此外,叙过渡政府对于戈兰高地的模糊态度,或将导致以色列变本加厉地侵犯叙利亚主权。
有分析人士指出,叙利亚可能重蹈内战覆辙,或将呈现国家政权名义统一、地方势力高度自治、域外国家通过“代理人”实施渗透操控的局面。届时,叙利亚政治版图将更加碎片化。
此外,这种冲突不断的局面,还将增加国际援助的难度,美西方对叙制裁的松绑门槛进一步抬高,进而使叙经济复苏进程陷入深度停滞。届时,动荡的叙利亚或将演变为中东的“新巴尔干”,成为持续输出动荡与危机的源头。
推动包容的过渡进程、建构统一稳定的安全框架、抵御内外多重威胁是决定叙利亚国家命运走向的关键。经过14年内战磨难,叙利亚人民无比渴望摆脱动荡不安、暴力肆虐的生活。然而,在各相关方真正以叙人民根本福祉为重达成恢复秩序的政治解决方案之前,叙利亚距离国家重建依旧遥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