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场或现“平流层哨兵”
■宋可旸 杨龙霄
意大利航空研究中心研发的混合高空飞艇(HHAA)。
前不久,意大利航空研究中心对其所研发的混合高空飞艇(以下简称HHAA)进行了飞行测试。此举意味着,这种高空平台系统距离投入使用又近了一步。数十年来,各国竞相研发高空平台系统,一些国家已取得一定成效,HHAA就是其中之一。
高空平台系统是指利用身处距地20至50千米高空的平台作为载具,提供情报、监视、侦察、通信等服务的系统。典型的高空平台系统通常由卫星通信转接站、高空平台和固定/移动用户终端构成。其中,高空平台一般指能够在平流层上长期驻留的飞行器,如新型高空气球、平流层飞艇等。从军事应用角度来看,其能搭载多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遂行多样化任务。
与传统的卫星探测相比,高空平台系统的探测精度更高,部署更灵活,成本更低;与正深度嵌入战场的传统无人机相比,高空平台系统续航能力更强,探测范围更广。实战中,如果高空平台系统与低轨卫星组网,则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侦察体系,化身为“平流层哨兵”;如果搭载电子干扰模块,可瘫痪敌方通信链路。
与常规的高空飞艇相比,HHAA在升力生成机制和能源供给机制上有一定创新。它起飞的初期是头部先开始充气。氦气产生的浮力会带动艇体其他部分上升,并在此过程中慢慢展开。在距地10到12千米时,它达到完全充气状态,并向水平飞行姿态过渡。然后,由电动马达驱动螺旋桨,借助其升力体构型,爬升到目标高度。完成整个过程,约需4小时。
HHAA电动马达所需能源,来自覆盖在机体上方表面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白天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推进系统,同时为机载锂电池组充电。夜间则由电池独立供电,其所存电量可以支撑该艇工作15小时。这种“日充夜用”的循环模式,以及其所在的飞行高度,使其无需返陆补充能源,从而避免在此过程中遭敌拦截打击等危险。
尽管高空平台系统已显现出充当“平流层哨兵”的可观潜力,但亚轨道上的严酷环境仍对HHAA提出不小挑战:在平流层飞行需要持续提供动力支撑,可能导致机体结构疲劳;极低的气温可能影响电池效率。解决这些问题,仅靠研发运行状况监测系统远远不够。而且,在战场上,一旦被敌方锁定,飞艇的弱机动性将很难使其脱离监视与打击。
总体来说,HHAA作为一种尚在开发中的高空平台,相关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但是,一旦关键技术难题取得突破,未来战场上或许又会多出一种“平流层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