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亮的橙色,炽热的初心
■解放军报记者 范恩达 谢 菲
青春的色彩是什么?
对于那群坚守在平凡岗位的武警官兵来说,青春是一片低调的绿,似小草般平凡;青春更是一抹鲜亮的橙,似火焰般炽热。
他们受命于危难之间,身着橙色救援服,奋勇出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工程救援兵。
夏日,南方傍晚的阳光依旧炙热。武警广西总队某机动支队训练场上,中士何维维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不停奔跑,身上的体能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他的体能肉眼可见在进步!”看着何维维奔跑的身影,班长岩省感叹道。
谁能想到,刚进入军营时,何维维体形微胖,体能成绩十分不理想。然而,良好的体能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基础,无论使用救援设备还是转移伤员,都对工程救援兵的体能提出很高要求。
“自己都跑不动,更别说背伤员了!”岩班长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深深刻进何维维心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越自我,练出过硬的救援本领。
一次山火救援任务,官兵们从中午奋战到深夜,扑灭了大范围火情。岩省带着队员到山脚下休息,大家分散在各个点位轮流看守火场。“山腰处发现起火点,疑似树木复燃,请立刻前往处置!”这时,对讲机里突然响起紧急通报。情况危急,来不及做准备,岩省立即点了几名队员一同出发。
“班长,我也去,我可以的!”何维维的自告奋勇,让岩省愣了一下。但现场确实人手不足,他同意了何维维的请求。
夜间,山林中路况复杂,官兵们只能扛着设备、提着工具奔向一线。就在岩省喘息的空隙,一个身影突然跨步向前,来到他前面。“何维维?这小子的体能竟然这么好了?!”岩省心中一震,赶紧加快脚步追上去。
由于及时赶到,火情被成功处置。看着何维维,岩省忍不住感叹:“你小子好样的!跑得挺快,我都追不上你了。”何维维笑着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回答道:“班长,这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可不想因为体能拖大家后腿。”
灯光下,救援队员被山火熏黑的脸庞、被树枝划破的橙色救援服,辉映着那颗为了人民赴汤蹈火、奋不顾身的赤诚之心。除了何维维,还有更多奔波于救灾一线的救援队员凭着内心的炽热冲锋向前,勇敢无畏地穿梭在生死线上,只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那次扑灭山火,返程之前,老乡们一起为他们送行。拉起的横幅上,“英雄”两个字格外耀眼。当记者问到被称作“英雄”是什么感受时,岩省回答道:“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我们不过是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风平浪静时,他们身着低调的橄榄绿,在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中提升本领,如小草般扎根生长;危险来临时,他们穿着那抹鲜亮的救援橙,无怨无悔、向险而行,像火焰般为群众照亮求生之路。
这,就是工程救援兵的青春色彩。
武警广西总队某机动支队救援队员展开救援训练。图为领取装备赶往救援现场。刘 明摄
赴汤蹈火 向险逆行
——探析奋战在抢险救灾前线的工程救援兵能力之源
■许 东 陈 鑫 解放军报记者 范恩达 谢 菲
绿色、橙色、白色——每当灾难降临,只要看见穿着这些颜色的身影逆行而至,总能带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救灾现场,那些身着橙色救援服的官兵,正是负重前行的一员。
一次次冲锋在水火无情的一线,一次次坚守在最危险的关口……他们以平凡之躯向险逆行,为人民群众铸就坚强防线。虽然也会害怕危险、恐惧死亡,但他们的字典里从没有“退缩”二字。
前不久,记者走进武警广西总队某机动支队某中队工程救援排,聆听他们在平凡岗位守护人民平安、点亮希望之光的动人故事。
价值观
“因为被光照亮过,所以我也想成为其他人的光”
“班长,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特战队员?”刚进军营那天,怀揣“特战梦”入伍的新兵夏世豪就迫不及待地问班长。“那得努力训练才可以。”班长笑着对他说。
这句话,让夏世豪干劲满满。新训3个月,他凭借加倍努力,各项训练成绩都名列前茅,很快成为新兵里的佼佼者。临近分配,夏世豪每天都在憧憬自己成为特战尖兵的帅气模样,想象着未来战斗时的飒爽英姿。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分到了工程救援排。
梦想中战斗冲锋的热血场景,突然变成灰头土脸的破拆挖掘;手中握着的不是钢枪,而是各种类型的救援工具……这让一心想当特种兵的夏世豪情绪低落,面对那身橙色的救援服,他心里甚至有些抗拒。
改变,源于一次救援初级培训。
那次培训,夏世豪被选中扮演地震中的受困者。被埋在“废墟”之下,夏世豪刚开始还觉得新鲜,但很快,他的内心便泛起恐慌。地下空间十分狭小,没有水源,也没有食物。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蜷缩在黑暗中,他的双腿早已麻木。
听着救援队员的脚步声靠近又远去,夏世豪越来越害怕:要是一直被困在这里怎么办?要是没被救援成功怎么办?
直到被生命探测仪发现,被救援队员抬出“废墟”——受困近5个小时,看见橙色救援服的瞬间,夏世豪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培训后的复盘会,他向战友分享自己的感受:“置身于‘废墟’下时,我才明白救援的意义在哪里。”
从那天起,夏世豪不再执拗于曾经的“特战梦”,下定决心精练救援技术:“我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救出更多身陷险境的人。”
进行救援训练时,夏世豪脑海中常常回响起班长的一句话:“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做到极致,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别的价值。”对救援队员来说,只有充分认识救援的意义、理解救援的价值,才能用百分之百的准备应对万分之一的危险。
“因为被光照亮过,所以我也想成为其他人的光。”救援作业手范明明始终记得孩童时的一段经历。那年,他因为贪玩失足落水,在生死关头被好心人从水中救起。从此以后,范明明幼小的心灵就悄悄埋下一颗种子。
18岁那年,由于未能如愿迈进军营,范明明选择进入消防队锻炼自己。他开始对救援事业有了更具象的认知:“救援的意义,在于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生的希望。”一直到真正成为一名武警救援队员,范明明始终把这句话刻在心里。
“时刻树立救援意识,才能在危急时刻做出正确选择。”谈起救援工作的严肃性,副班长耿富仓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那次绳索上升下降训练,一名新兵由于紧张忘记调整装备下降装置,眼看就要对“受困者”造成二次伤害。发现情况不对,一旁的耿富仓一把抓住吊在半空的绳索,快速进行固定。因为他及时反应,事故得以避免。这次经历,也让耿富仓对救援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锤炼救援意识不只限于任务中,更在平时的每分每秒。
“救援队员这个岗位虽然平凡,但背负着人民的期许。只有真正认同岗位价值,才能顺利完成每项任务。”耿富仓说。
图为携搜救犬搜寻“被困人员”。刘 明摄
技术观
“914套工具,每练精一套,就可能多救一个人”
车库内,一辆体形庞大的救援车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最可靠的‘战友’。”救援作业手文争指着救援车对记者说。
打开车厢,琳琅满目的工具让人眼花缭乱。“这里有914套救援工具,要是挨个铺在地面上,连起来足足有100米长。”谈话间,文争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这些救援队员的装备。
文争入伍前当过汽车修理工,对各种工具的使用都有独到见解,被战友们称作“工具大师”。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工具大师”也曾因不会使用工具被严厉批评过。
刚入队时,由于基础较好,文争使用工具迅速达到训练大纲上的标准。
“班长,这些工具就像我的双手一样熟悉,不用再练了吧?”文争自信满满地对班长说。没想到,他很快就被现实上了一课。
一次实战训练,救援队员需要在规定时间破拆预制水泥板,并保证预制水泥板下“受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命令下达后,文争立即拿起破拆器开始救援。飞扬的尘土间,他急得满头大汗,预制水泥板却没有丝毫损伤。
规定时间将至,救援任务眼看要宣告失败,班长一把拿过文争手中的破拆器进行作业。没过多久,预制水泥板被成功破拆。原来,班长只是稍微调整破拆器的使用角度,就高效完成了任务。
“光有蛮力,没有驾驭装备的技术,不掌握装备使用的技巧,再厉害的工具交到你手里也是徒劳。”班长严肃地对文争说,“如果这是真实救援,受困者的生命很可能已经岌岌可危。”听到班长的话,文争羞愧地低下头。
自那以后,文争一有时间就背理论、记参数,研究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和极限性能。“救援工具就是救援队员手中的‘枪’。如果没有技术加持,空有一腔热血,不但无法救出受困者,还会给救援任务添麻烦。”他感慨道。
为了避免工具损坏耽搁救援时间,文争还自学了维修技术。每次工具发生故障,他都会将其拆开仔细研究。怕拆完装不回去,他就用手机拍下拆卸过程,再对着照片进行安装。一遍遍拆卸组装,文争拍下几千张工具照片,逐渐全面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维修,真正做到对工具“像双手一样熟悉”,也因此收获了“工具大师”的美称。
当被问到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学习各种工具时,这个大大咧咧的小伙子认真回答道:“914套工具,每练精一套,就可能多救一个人。技术,对每一个救援队员来说是看家本领,是生命保证,给人生的希望。”
和文争一同进入工程救援排,救援队员贾雨农却没有文争那么好的工具基础。他曾经自嘲,自己是队里训练“失败次数最多的人”。
一次集训,贾雨农所在小组需要在狭窄管道内进行向上破拆训练。由于管道积水、空间狭小,电动破拆装备有漏电风险,内燃机破拆装备也无法使用。贾雨农和战友只得对15厘米厚的预制水泥板进行人工拆除。
粉尘不断透过面罩钻进鼻腔,潮湿闷热的环境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持续向上作业,贾雨农感到双臂酸胀不已。但奋战了近5小时,他们依然没能拆除预制水泥板,任务以失败告终。
看着扮演受困人员的战友近乎虚脱的模样,贾雨农心中满是懊恼。
“只有在失败中不断学习成长,才不会在真正救援时感到无力。”后来,遇到专业技术比武,贾雨农总是积极报名。每次训练失败,他都会认真总结、反复思考。慢慢地,贾雨农的技术水平与日俱增,还在支队组织的专业比武中荣获佳绩。
“专业的工具是我们的神兵利器,冷静灵活的头脑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只有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不断提高救援技术,才能真正锤炼出与死神博弈、与时间赛跑的过硬本领。”贾雨农说。
时间观
“不能寄希望于最后一秒营救成功,必须要‘抢回’每一秒”
“8分钟内携带装备器材,做好出动准备!”午夜,哨音乍响,官兵们从床上一跃而起。领取器材、出动车辆、打包物资……所有人各司其职,迅速奔向自己的战位。
随着最后一名队员登车,秒表按下暂停,值班员岩省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是他们本周第3次紧急拉动,用时比上次又缩短了。
对救援队员来说,“24小时”是灾难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时间。可一旦遇到深夜低温等情况,黄金救援期就会大幅缩短。因此,每名队员入队后,都会在上衣左边口袋放一块表,用来提醒自己救援时间的宝贵。
2022年10月,一次山火救援,岩省正带着几名战友巡逻,突然接到赴某区域开辟隔离带的指令。赶到现场后,岩省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一片纵深近100米的树林,5个人要想在4小时内开辟出隔离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无情山火在前,万家灯火在后,容不得半分退缩。“保证完成任务。”回复完上级,岩省和队员迅速拎起装备投入战斗,摩托锯的轰鸣声瞬间响彻山林。
置身火场一线,岩省与战友们连续奋战多日,几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在妻子眼中,岩省是个慢性子,做事总是不慌不忙;在战友眼中,他却是典型的急性子,“生死救援”的时间观已经被他牢牢刻进骨子里。
“一秒两秒,有必要纠结吗?”对于岩省的时间观,一级上士周维德曾经并不理解。在他心中,一秒只是一次眨眼的时间。周维德没料到,短短一秒钟,竟然会导致救援行动失败。
那次跨区拉动演练,周维德与战友连续机动十几小时,刚到达现地,就听见远处传来该地“村长”的呼救声。队员们扛着装备,跟随“村长”脚步,快速赶往事发区域——只见一口直径不足50厘米、深度30米的井中,一名“男孩”正困在里面。
井底氧气含量低,救援工作迫在眉睫。周维德与战友决定,采用倒立下井方式展开营救。没有氧气,人最多只能坚持5分钟;倒立下井,这个时间还会因为脑部充血大打折扣。
第一次,周维德被狭窄的井壁卡住,营救失败;第二次,下潜速度太慢,氧气不足,再次失败;第三次、第四次……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周维德越来越绝望。他咬紧牙关,决定再尝试一次。
“1、2、3、4、5……”周维德在心中默默数着时间,一点点接近“受困男孩”。在数到第203秒时,他终于成功救起“受困者”,现场导调人员却告诉他:“超时一秒,任务失败!”
听到结果,周维德第一次感到,短短一秒钟竟然如此沉重——那是生命的重量。“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最后一秒营救成功,必须要‘抢回’每一秒。”那次训练后,他终于真正理解了工程救援兵的时间观。
走进中队案例分析室,一幅幅灾害现场处置分析图被张贴在墙面。“每次案例分析,大家都会为怎么快一点、怎么稳一点激烈争论。”中队长胡鸿林告诉记者。中队部电脑里,存放着上千份大大小小的行动预案,救援队员们将每次训练与任务的成果总结梳理出来,只为在实战中快上一秒。
一次案例分析,针对“某地发生房屋坍塌,如何解救受困者”的议题,班长宋辉与周维德争执不下:一方觉得应该采取高空救援,另一方则倾向于加固房屋结构,通过定点破拆展开营救。两人谁也不服谁。
为探索哪个方案更好、更快、更符合实际,他们直接展开实践测试。夜色渐渐遮盖住天穹,两组队员作业的烟尘弥漫在整个场地,让人一时分辨不清现场进度。
“报告!”随着周维德的声音响起,他带领小组队员率先完成任务,证明了自己方案的可行性。
“像这样的比拼每天都在进行,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周维德说,“这是我们救援队员应有的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