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解放军报》刊发了这样一组照片
一个笑逐颜开的小男孩
站在一位武警战士身旁合影
12年后
小男孩同样穿上了这身军装
今天
小编找到了照片的主人公
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六支队排长刘亚奇
听他为我们讲述
追梦军旅的故事

长大后,我真成了你
“排长排长,给我们讲一讲你为什么选择来部队吧!”
排里组织召开谈心会时,一名新兵举手站起来向台上的我提问,我微笑示意他坐下,回答道:“其实,我加入这个光荣集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一张照片。”
“一张照片?”台下的新兵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
“对,一张照片!”
说完,我从笔记本扉页中抽出一张已经有些许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笑逐颜开的小男孩站在一位武警战士身旁的合影。和笑容灿烂的小男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在执勤的武警战士目光坚定,军姿威武挺拔。

那个男孩便是我。
时光年轮拨回到12年前,2007年的暑假,那时候还是小学五年级的我跟随着家人来到北京旅游。游览到天安门城楼下时,随行的姐姐指了指站在华表不远处一个高大的身影:“弟弟,看那儿!”
我顺着她手指方向望去,只见一名军人正站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立如苍松、挺拔昂扬,黝黑的脸庞下,炯炯有神的双眼执着坚毅。当时虽已是傍晚,但气温仍居高不下。他的衬衫早已被浸透,汗水一滴一滴顺着脖子往下淌,可他却依旧纹丝不动的站着。
“去,我给你俩合个影。”姐姐早已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我兴奋地迫不及待飞奔到那名武警战士身旁,于是便有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从那以后,“长大后我也要当兵”这颗理想的种子就在我心底生根发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眨眼就到了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间,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在每一个录取批次中,都报考了军校或者与军队相关的专业。最终,我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录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国防生。
大学刚入学的那天晚上,新生适应性训练就拉开了阵势。刚刚奔波千里的我们还未来得及洗去风尘,就被负责新训的师兄们组织到操场上进行队列训练。虽然之前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第一次站军姿的我还是感觉浑身不自在,总是不停地有小动作,站了半个小时就感觉双腿发麻。
训练结束回到宿舍后,精疲力竭的我从行李箱中找出了这张照片,看着照片上的那个挺拔的武警战士,我顿生愧疚,只是简简单单站了半个小时就有想放弃的想法,而那些武警战士不知道站了多久却依旧如此挺拔!
正是靠着这种思想和这股劲,我咬牙坚持下了整个新训。训练和内务的不断提高,日渐整齐的队列步伐,棱角日现的军被,浸透自己汗水的橄榄绿军装。我认识到,选择军旅就是选择挑战自己,必须咬咬牙坚持,跺跺脚撑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在大学里,我始终带着这张照片。在经历迷茫和挑战时,我总是想起那个傍晚,一个小男孩从心底升起的军旅梦。梦想的种子终于结果。如今的我,已经从大学毕业,完成了岗前培训,加入了武警北京总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今年9月,我来到了支队的新兵连,开始了作为排长身份的第一次带新工作。望着台下三十多个新兵好奇而又单纯的脸庞,想起当初那个同样天真无邪的我,正是因为12年前那次很偶然的机缘巧合,使我与军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最终选择了军人这份职业。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一张照片,变化的是年华,不变的是初心使命,是军人本色,是家国情怀。
(北京武警·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