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上厚重排爆服那一刻,我知道,拆弹排爆如一场在死神心脏做搭桥的手术。手术成败,不但决定着自己的生死,也关乎着别人的命运。”有着9年兵龄的老班长刘洋谈起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时感慨颇深。无论老兵新兵,每个战士都要经历“板和球”的考验,具体的“玩法”是,钢球必须保持在木板中间,一旦失去平衡,装置就会起爆。原来,这是在模拟爆炸物转移中,难度系数最高的水银炸弹,训练的是一个排爆手必备的耐力、专注力和判断力。

利用攀登绳锁组进行牵引训练。
除了一些基础训练以外,该分队将排爆手心理素质也作为训练突出重点。“我在训练时比较急,总是担心出现差错导致失败,周围稍有风吹草动就静不下来。”针对这种情况,中队更是频出“奇招”:在热闹的训练场准备三套针线让战士们连续穿针引线,训练时用鞭炮制造外界干扰等等。

两名战士正在协同组装爆炸物炸毁器。
为了适应多元战场、应对多种情况,该分队官兵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拆弹“手艺”,更要精通爆破的“同修”技能。在一次演习行动中,“嫌疑人”将人质劫持到一个封闭的房间,没有天台、没有窗户,要想解救人质,必须通过定向爆破,房门被炸开瞬间,在“嫌疑人”惊慌之际将其擒获,而后才能拆除人质身上的炸弹。根据实战要求,这样“拆爆结合”的方式在分队训练中已经变得很常见。

进行构件爆破。
战场实战在变,训练要求就在变,在实战化演练中提高战斗力才是这支工兵队不变的最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