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遵义1935:早到的春天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贾 永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01-15 06:59:08

遵义1935:早到的春天

■贾  永

  长征组雕之“遵义会议”(雕塑)吴为山主创

山城遵义,黔北重镇,南临乌江,北依大娄山,为由黔入川之咽喉。90年前,一场重要会议赋予它不可磨灭的历史光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15年,习主席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当年,《遵义会议决议》发出“胜利必然是我们的”豪迈号召。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遵独立自主之道、行敢闯新路之义,勇于开拓新局面、创造新奇迹。

——编  者

立春,万物起始,万象更新。

1935年的立春,为2月5日,农历大年初二。对于长征路上的红军来说——春天,早早地到来了。

这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党和红军在生死攸关时刻,第一次行使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权力,选择毛泽东同志作为领路人。一条去向渺茫的“绝路”,由此开始惊天逆转。

那个多雨的春天,毛泽东率领红军驰骋在川黔滇边万水千山之间,周旋于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之中,跳出了包围圈,夺回了主动权。朱德同志由衷感慨:“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毛泽东军事生涯的新起点。

生死之地

“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

伫立于落日余晖下的广西全州湘江凤凰嘴渡口,我的眼前仿佛一片血红颜色,耳畔的江风如同凄厉的枪声。

90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残阳如血的冬日黄昏。1934年12月1日,当最后冲出敌人包围的红8军团一路拼杀到湘江边,凤凰嘴渡口已是红军掌握的唯一一条生命通道。

头顶,敌机俯冲轰炸;身后,追兵潮水般涌来。从死亡缝隙中艰难渡过湘江,这个原本1万多人的军团仅剩下1300余人。

湘江,成了中央红军生死之地。激战5天5夜,出发时8.6万余人的红色大军锐减至3万余人。

14位师团级指挥员倒在血泊之中。时任红4师师长张宗逊回忆:“红10团团长沈述清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红4师参谋长杜中美接任红10团团长指挥战斗,不久也壮烈牺牲了。满山都是尸体,湘江的水都被血染红了。”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一段悲壮的民谣,从此在湘江两岸流传;一江鲜红的江水,成为幸存者挥之不去的记忆……

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从井冈山斗争创建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到古田会议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再到开辟赣南闽西中央苏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挫折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在赣江之畔、在武夷山下,年轻的红色队伍一次次上演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活剧——

第一次反“围剿”,红军以4万兵力对抗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10万正规军,5天之内连打2个胜仗,歼敌1.5万,活捉敌“前敌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

第二次反“围剿”,红军3万兵力,面对的却是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指挥的20万“围剿”大军。结果,红军半个月内“长驱七百里、连打五胜仗”,歼敌3万。

第三次“围剿”红军,蒋介石嫡系部队精锐尽出,敌我之比为30万∶3万。最后的结局还是红军大胜:转战80余天,6战5捷,歼敌17个团3万余人。蒋介石铩羽而归,发出“如欲剿灭‘赤匪’,决非一朝一夕之故”的无奈之叹……

毛泽东自信地说:“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扩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

毛泽东所说的战略战术,就是在反“进剿”、反“会剿”、反“围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它包括:“诱敌深入,慎重初战,集中兵力、各个歼敌”三项作战原则;“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三种作战要求。

正是依靠这样的战略战术,尽管国民党军出动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朱毛”红军反而越“剿”越强大,红色根据地越“剿”越巩固。即使在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军统帅岗位后,朱德、周恩来灵活运用这一战略战术,依然粉碎了第四次“围剿”。反之,忽视和放弃了这样的战略战术,照抄照搬苏联红军作战方式,红军先败于第五次反“围剿”,后败于湘江之战,损失一次比一次大。

痛定思痛。接连的惨败,宣告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左”倾教条领导的破产。时任红5军团参谋长刘伯承回忆,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部队中明显地增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前路茫茫,何去何从?

危急关头,毛泽东敏锐洞察敌我双方态势,建议放弃北上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转头向西,到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

湘南通道,这座历史上曾为楚越分界走廊上的小城,在1934年12月12日这一天,成了党和红军的“转运之地”。

时隔多年,担任过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翻译的伍修权,还对当时的细节记忆犹新:“军情紧迫,部队、领导都很狼狈,李德、博古等人都一筹莫展,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同意毛主席的意见。因为毛主席的意见是很有说服力的。”

方强将军曾向我讲过长征前后他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

1934年4月,筠门岭失守,中央根据地南大门洞开。身处逆境的毛泽东来到地处前线的会昌,指点时任红22师政委的方强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官兵心中的愁云一扫而光。欣喜之余,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岚山岭,留下了一阕著名的《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血战湘江后,担任军委纵队干部团总支书记的方强,也与绝大多数官兵一样,为红军的前途忧虑,“突然改变行动路线,犹如一着高棋,把满盘皆输的局势缓和下来,我们的双腿也变得有劲了。这是谁的主张?我偷偷地问政治保卫营营长吴烈。他故意眨眨眼睛,然后把嘴巴凑到我的耳旁,悄悄告诉我一个名字——毛泽东。”

通道转兵,峰回路转。12月15日,红军占领贵州东南部黎平县城。3天后,在长征途中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这是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之后,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确下来。黎平,由此被称为“曙光之城”。

黔军“双枪兵”不堪一击,红军一路疾进,直抵乌江南岸。在一个叫作猴场的集镇,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跨年”会议——猴场会议。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决议是,规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这等于剥夺了李德凌驾于党中央之上的军事指挥权。周恩来后来回忆,“经过不断斗争,在遵义会议前夜,就排除了李德,不让李德指挥作战”。

新一年的第一天,乌江之战打响。朱德下令:“全军每人发元旦菜金两角,以资慰劳!”

黔军眼中的乌江天险,未能挡住英勇的红军。红军突破乌江,攻占遵义,将国民党追兵甩在了乌江南岸。

拨云见日终有时。《红星报》以一篇题为《伟大的开始——一九三五年的第一个战斗》的报道,预言了一段新历史的开端。

转折之城

黔北重镇遵义,南临乌江,北依大娄山,为由黔入川之咽喉,当时拥有5万多市民。

这是红军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在遵义以北桐梓,不少红军战士第一次见到电灯。老红军方槐回忆,“战士觉得灯泡这个东西真是好,不用火不用油就能亮。有的战士甚至还试图用来点烟。”

遵义,也是红军长征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就在部队官兵忙着宣传群众、扩大红军的时候——黔军第2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内,一次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会议正在悄然进行。此刻,这栋带院子的二层小楼为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和刚刚复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住在二楼。

杨世林时为红1军团警备连的一名战士,主要负责中革军委警卫任务。他回忆:“也许是因为保密的原因,三天的会议都是晚上开始,凌晨结束。15日那天,博古来得最早,披着大衣,沉着脸。随后,毛主席和张闻天也赶来了,两人低声交谈。不一会儿,王稼祥被担架抬来了,他用肘部支撑起半个身子,冲警卫战士点头微笑。李德来得最晚,穿了一双看起来很沉的大皮鞋,紧握着烟斗,一路无言。”直到晚年,杨世林依然清楚地记得会议结束时的情景,“毛主席出来得最早,一脸轻松。走得最晚的是博古。他站在大门口,低着头默不作声,警卫员喊了他两声,他才醒过来似的。”

18岁的杨世林那会儿自然不会知道这三天的会议内容。同样担负会议保卫任务的红11团警卫连连长王道金回忆:“遵义会议这个叫法,我们是到云南扎西以后才知道的。营教导员说,中央开会了,开得很好,毛主席又被请出来工作了,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90年过去,杨世林当年负责警戒时小院中的小槐树,已成参天大树,从根部分开生长的两条高大树干,一如象征胜利的“V”字。

历史关键之处,往往只有几步。遵义会议,这一伟大转折,恰好位于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的中点。

道路决定命运。照搬别人的理论写不出自己的历史,复制别人的模式开辟不出自己的道路。

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国共产党在付出血的代价后走向成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毛泽东形象地说,“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5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我们认识中国,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一个政党走向成熟,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越是生死关头,一支队伍的核心越重要。这,同样是党和红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真理。邓小平后来说,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

遵义,转折之城。从此,党心归一、军心归一——中国革命的航船有了伟大的掌舵人。

得意之笔

千里赤水河,如同一张拉弯的弓背。40万国民党军,在这张弓上蓄势待发。箭头所指,是毛泽东率领的不足3万人的红军。

这就是遵义会议后,红军面临的严峻局面。

蒋介石命令各路大军务必围歼红军于乌江西北地区;北渡长江进而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似乎成了中央红军绝地重生的唯一选择。毛泽东设想,趁年关临近,川军江防麻痹、国民党追击军尚在途中之际,秘密过江,摆脱敌人围追堵截。

北上渡江,必先攻克“北拒巴蜀、南扼黔桂”的赤水城。怎料,红1军团先头部队进抵赤水河畔,赤水城已被川军先行占领。与此同时,在土城方向,红3军团等后续部队则遇到了川军郭勋祺部尾随追击。

土城至赤水尽是深山峡谷,如果郭勋祺部得以立足,红军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侦得郭部只有两三千人的兵力,毛泽东决定以红军5个师以及干部团的绝对优势兵力,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歼灭战”。

然而,从拂晓战至黄昏,双方仍然呈胶着之势。原来,川军并非情报中所说的2个团,而是2个旅,另有2个旅的援军正在赶来。

眼看短时间内取胜无望,中央政治局连夜命令停止与敌人纠缠,暂时放弃北渡长江计划,避实就虚,西进川南。

1935年1月29日,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

赤水河,发源于乌蒙山北侧,流经云贵川接壤地区,因丰水期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

红军撤至一个叫作“鸡鸣三省”的地方,已是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的爆竹声,未能驱散毛泽东的愁绪。土城之战,双方损失均为3000人左右。在毛泽东眼中,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即便惨胜也意味着失败。若干年后,他还对这一战难以释怀: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军没有消灭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

与毛泽东此时的心境迥然不同,进入人生又一个本命年的蒋介石显得踌躇满志。虽然情报显示毛泽东已经重获指挥权,但在蒋介石看来,遭遇湘江之战重创的红军已是强弩之末,“不难就擒”。春节期间,他又一次登临庐山,下达了《重行悬示匪军各匪首擒斩赏格》,悬赏生擒朱德、毛泽东等红军主要领导人,奖十万大洋……国民党报纸宣称,“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

强敌环伺,缺枪少弹,仗该怎么打?

大年初五,中央政治局在云南威信县大河滩召开会议,正式通过《遵义会议决议》。第二天,中央政治局又在威信县城所在地扎西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新的战略方针,鉴于川军全力封堵红军北进,决定改变原定北渡长江的计划;同时决定红军进行整编,彻底改变长征以来“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局面,史称“扎西整编”。

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整编。中央红军由30个团缩编为17个团,机关和后勤人员大幅度压缩,充实基层;早已成为部队沉重负担的造币机、造弹机、印刷机等笨重机器和器材,一律处理掉。长征开始后大搬家式的长蛇阵没有了,机动灵活、善打运动战的红军队伍又回来了。

趁着国民党军几十个团匆匆在长江南岸布防阻拦,贵州兵力空虚,毛泽东再度挥师黔北,杀了敌人一个回马枪。2月18日至21日,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5天内歼灭和击溃国民党“追剿”军吴奇伟部2个师又8个团。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落荒而逃的吴奇伟下令砍断乌江上的浮桥,尚未过江的敌人和大批武器,全部为红军俘虏和缴获。红军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步枪2000余支,轻重机枪及自动步枪30挺……

每一面胜利的战旗上,都浸透着烈士的鲜血。就在二占遵义的战斗中,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倒在了红11团政委张爱萍怀中。“子弹从前额打进、从后脑出来,血流得很多,我的手臂都染红了。”1996年,86岁的张爱萍将军向我谈起邓萍,泪水潸然。

长风掠去硝烟,晚霞染红群山。眺望巍巍娄山关,毛泽东吟诵出不朽名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渡赤水河、四渡赤水河……赤水两岸,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以一当十,调动敌军狼奔豕突,导演出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四渡赤水。

失误之后拨乱反正,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回忆这段战斗历程,刘伯承写道:“毛主席的正确的路线,和高度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艺术,是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保证。”

1935年5月9日,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从此摆脱国民党重兵追击拦截,度过了长征中最为危险的时期。

那一天,是农历立夏第三天,春天刚刚过去。

(版式设计:贾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