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以邓小平不同时期经历为题材,这些影视作品多维展现伟人魅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书毓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8-26 23:53:36

以邓小平同志不同时期经历为题材创作的影视作品——

多维展现伟人魅力

■刘书毓

影视作品中的邓小平风采。图片合成:游超艺

以邓小平同志不同时期经历为题材创作的影视作品从不同侧面出发,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情节的巧妙设置,描摹出一个极富个人魅力的邓小平形象。

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生动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周恩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杰出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故事。该剧从邓小平的视角进行叙述,从五四运动讲起,到1926年邓小平离开法国前往莫斯科结束。剧集突出了邓希贤(邓小平)敢闯敢拼的劲头。为争取赴法名额,选拔时他踮脚以示自己成年,还与校长掰手腕,最终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打动了校长。欢送会上,革命家郑毓秀看到年仅15岁的邓希贤时,有些诧异。她提醒邓希贤赴法勤工俭学并不容易,希望他慎重考虑。邓希贤坚定地应答:“我不后悔!”在留给母亲的家信中,邓希贤恳切表达了自己学成归来报效国家的决心。登上船,邓希贤对着母亲所在的方向叩首。这些情节铺垫将他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与对家人的愧疚,展现得淋漓尽致。诚如郑毓秀的忠告:“成绩好不代表不受苦。”由于当时法国经济不景气,加上留法学生的学费被贪污,到法国读书不足5个月的邓希贤被迫离开学校,踏上艰辛的寻工做工之路。虽然生活朝不保夕,但邓希贤始终谨记初心。《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以极富浪漫主义的笔调,刻画出朝气蓬勃、上下求索的青年邓小平形象。

1929年,党中央要派一批干部去广西工作,为建立广西的党组织作准备。同时,还必须选派一名干部领导广西党组织工作,党中央认为邓小平是合适人选。电影《百色起义》便是以此为切入,讲述了邓小平在严峻形势下,与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成功组织、发动革命武装起义,创建右江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段历史。该片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从多角度刻画了邓小平形象。片中邓小平的出场十分精彩。周恩来连声呼唤:“小平,小平。”久无回应。过了一会儿,从楼梯上突然露出一张笑脸,回答道:“你好,恩来。”收到周恩来送的西装,他迫不及待地试穿,言谈举止间尽显爽朗。化名邓斌到达南宁后,由于形势复杂,国民党当局广西负责人俞作柏迟迟不与中共代表会面。其他同志不禁疑窦丛生,邓斌当机立断表示自己要主动前去与俞作柏见面。原来,俞作柏对共产党要与他为敌的传言惴惴不安。邓斌向俞作柏表示:“对真诚的朋友,我们共产党人以诚相待。”他的坦率赢得了俞作柏的信任,化被动为主动。当形势转变,邓斌建议转移到百色,去那里发动群众、武装工农,准备起义。其他几位同志心有犹豫,邓斌向他们分析当时广西形势,指出百色地理位置及群众基础有优势。片中邓小平或慷慨激昂或婉言劝说,有时幽默有时耿直,革命者的形象栩栩如生。

1931年,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电影《出山》以平实的叙述方式,真实再现了他在瑞金开展工作、团结民众的日日夜夜。为了将党的土地政策落实下去,他深入群众,深入村镇蹲点调查,了解人们的诉求。当地宗族势力拒绝政策推行时,邓小平便发展当地妇女参加村妇会,化解了困境。电影以平民视角展现邓小平的博大胸怀,显示他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以及坚持真理的革命风范。

电影《红星闪耀》讲述邓小平在担任《红星报》主编期间,宣传正确军事思想,鼓舞红军指战员士气的故事。邓小平坚持办报纸要说真话,坚持真理,特意找到毛泽东约稿。取到稿件返回途中,毛泽东气喘吁吁地追来向邓小平索要文稿。邓小平将手猛地放到背后,生怕毛泽东反悔要回稿件。直到毛泽东提出只是想改几个字时,他才放心地拿出稿件。这一细节体现出邓小平率真的性格,也展现了他与毛泽东相知相惜的革命情谊。

电影《大转折》系列以恢宏气势,讲述了刘邓大军主力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先在鲁西南与敌人鏖战,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从几十万敌军上有飞机、下有大炮的围追堵截中,开辟了挺进大别山的道路。《大转折——鏖战鲁西南》中,关于羊山集战斗的描写颇具感染力。前方战事紧张,电台中不时传来前线焦急的呼号,参谋长焦灼地请示下一步行动。邓小平沉稳地坐在地图前,安慰道:“等一等,杨勇还是有他自己的章法的。”说罢便招呼大家喝缴获的咖啡。镜头由搅动的咖啡叠现出前线战况,衔接流畅,巧妙再现了刘邓运筹帷幄的风范。《大转折——挺进大别山》叙述刘邓大军越过黄泛区,向大别山前进的艰辛过程。周围炮火连天,随着战士们声声呼喊:“刘邓首长来了!”刘伯承与邓小平迎着隆隆枪炮声并肩夜行,炮火照亮了他们坚毅的脸庞。在抒情背景音乐的衬托之下,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壮与豪情。

电影《邓小平》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这段历史为主线,按时间顺序展现了他从1977年复出到1992年视察南方这段历程中的形象。电影《邓小平》以充满诗意的、哲学化的叙述风格,将历史事件情节化,让观众感悟邓小平在风浪中搏击的勇气和魅力。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将邓小平的工作与生活故事有机结合。开篇,他与妻子一同为儿子擦背的场景,迅速将观众带入温馨的家庭氛围中。片尾,同样以全家团圆的形式为故事画上圆满结局。全家老少唱着歌,一齐将写着“寿”字的蛋糕推到桌前,为邓小平庆祝80岁生日。头发花白的邓小平缓缓转身,和蔼地抱着孙子、孙女,一家其乐融融。他向儿子打趣道:“好多年没有给你擦背了,爸爸擦背怎么样?”儿子则用四川方言诙谐地回答:“还是爸爸擦得舒服。”在家人的陪伴下,邓小平在蛋糕前许下心愿。这些情节凸显出他作为丈夫、父亲、爷爷的独特魅力。

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热闹非凡。当学生方阵经过时,一条写着“小平您好”的横幅引人注目。在《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中,邓小平向学生们挥手致意。这一幕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予以还原,令观众深切感受到人民对邓小平的尊敬与爱戴。同样,在文献电视片《小平您好》中,将当年纪实影像予以展现。更可贵的是,《小平您好》中包含了大量邓小平不同时期的纪实影像,还深度发掘了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细节。

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有机融合,这些影视作品通过邓小平的一生勾连起国家的发展变化,彰显了他为党和人民矢志不渝奋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