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天下之脊”。称其为“脊”,或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或因其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座巍峨雄伟的山脉里,不知写下多少战争史话,留下多少慷慨悲歌与英雄热血。
“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1937年9月,八路军将士在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上,振臂高呼。在民族危难之际,八路军奔赴前线,在太行山上点燃抗日烽火,创造了一个个痛击侵略者的经典战例。
巍巍太行,铁骨铮铮!它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底蕴和英雄品格。
太行精神,历久弥新!
——编者
太行天下脊
■蒋 殊
28亿年前的海水不会想到,它们以汹涌之势淹没的一片区域,悄然沉积下一股叫作“太行”的力量。
2.5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不会猜到,因强烈地壳运动产生的大规模造山,会孕育出一座“太行”的雏形。
6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更不会预测到,其新生代的造山方式会千锤百炼出一座名为“太行”的山脉。
太行之脊(中国画) 郭红星作
一
说到太行山的地位,人们总会想到“中华脊梁”。这是汉代谶纬之书《河图括地象》中的概括:“太行,天下之脊”。
到了唐代,魏王李泰编修的《括地志》对其进一步做了细化:“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怀,即今天的河南沁阳;幽,即北京。
太行山,起自河南与山西交界的王屋山,经河北延伸至北京西山。一山连四省市,雄壮屹立于华夏大地。
在许多古人眼里,太行山是山的“顶流”。这背后,与其长度有重要关系。宋代诗人就曾写下诗句:“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
太行山南北绵延的长度,古今说法不一。《括地志》中说“太行数千里”;西晋《博物志》中说,“按太行山而北去,亦不知山所限极处,亦如东海不知所穷”。
太行山脉在今天被认可的准确长度,超过八百里,因此有了“八百里太行”这一说法。
太行山不仅长,而且广。它是极大的一个“矩阵”,因此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太行山脉。这片山脉之中,名山荟萃,从北向南包括小五台山、白石山、狼牙山、云台山、王屋山等著名山峰。太行山脉海拔大多在1000米到1500米,其中位于河北省蔚县与涿鹿县交界处的小五台山,是太行山的主峰,也是主脉之上的最高峰,海拔为2882米。众多山脉汇聚而来,自南而北牵手耸立成一道金刚般的风景,仿佛是另一道长城。
太行山不以高度取胜,而是胜在其雄、奇、峻峭、险要。正如明代诗人石珝感叹:“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
人们仰望太行,会被它的壁立万仞所震撼,为它的阳刚之气所触动。
“千峰万壑挺秀峭,太行山色胜千古”的奇观,吸引着历代满怀雄心壮志的人们冒险而来,在这里留下痕迹。
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孟郊、韩愈、刘禹锡、柳宗元、苏轼、文天祥……在他们笔下,都以征服太行山为荣。白居易就在《初入太行路》一诗中写道,“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明知山中险,还是偏偏要独自前往。
这,就是太行山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祖籍太原的白居易对太行山的距离要近一些、情感要浓一些,那么四川人苏轼可谓远道而来,“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一生多次被贬的苏轼,辗转途中几次路经太行山。对于这座他长久走不出的连绵山脉,苏轼用“飞狐上党天下脊”来表达敬意。或许站在这座高耸的大山前,他心中积郁的不平也会被治愈几分。
太行山,可以让人增底气。
二
不间断的山脉在遮挡风沙的同时,也屏蔽了对外交流的路径。于是,又一场山体运动来了,一股又一股力量从选中的山脉顶端,如刀斧一般横切下来——每百余里劈出一片峡谷,让山两边的人们有了相通的道路。
这个秘密,被东晋末年一位叫郭缘生的“战地记者”发现。那时候,他常年跟随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行军作战,记录战事、路途见闻,以及军事分析。到达河南滑县一带时,他专门分析了太行山的地形地貌,并记录在《述征记》中: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陉,是山凡中断皆曰陉。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首次提及“八陉”的文字记录。
郭缘生文中提到的“八陉”,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著名的“太行八陉”。八陉由南至北,分别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
有了陉,山两边的人就有了交织。当然也为日后发生在这里的争斗埋下了伏笔。
自太行耸立而起,就注定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清代学者顾祖禹一语点明太行山的战略地位:太行为天下之臂嵴。谁控制了太行山,谁就可以得天下!
然而,“陉”并非宽阔平坦的河谷地,而是“两山中断成隘道者”。它依托太行山而生,天然具备太行山的险峻。
所以,想得太行者,在战胜人之前,得先战胜这山。八陉自开辟之时,就掀起了一场人类与大山的较量。
公元前664年,齐桓公率师驰援燕国,一路向着燕山深处追击山戎,没想到遇到陡峭的太行山,眼看着马匹连同战车差点滑落悬崖。他想出一个办法,让将士们把马蹄包裹起来,将战车用钩子钩牢。这便是齐桓公束马悬车登太行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在太行山中写下战事华彩篇章的,还有韩信。公元前206年,随着秦国的灭亡,楚汉之争拉开帷幕。公元前204年的十月,寒风已经袭来,韩信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一路向东,落地井陉口。对他而言,这是一场1万对20万的兵力悬殊之战。然而韩信在窘迫之际,大胆选择“背水列阵”,使得汉军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奋勇出击,出奇制胜。
雄浑的太行山中,“背水一战”何其精彩?以至于近千年之后,唐代诗人王涯,还要将这段不可思议的辉煌战绩写进《从军词》: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军事奇才曹操,也曾被太行山所折服。
建安十一年正月,曹操带军从河北邺城出发,征讨固守山西壶关的并州刺史高干。这一战,曹操该是抱着轻松的心情出发的,因为高干闻讯曹操带兵亲征,自知不是对手,便弃城搬救兵去了。可曹操没有预料到,他的对手还有太行山。呼啸的北风中,极其崎岖又看不到尽头的羊肠小道让曹操心生悲观,写下《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彼时,寒风呼啸,风雪漫天,熊虎当道,人困马饥。曲折盘旋的羊肠坂,还导致车轮毁坏。
曹操当年行走的,是太行八陉之第二陉“太行陉”。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此陉宽度仅三步,长度却达到四十里。
真是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一向善战的曹操也生出退缩之心。
然而古往今来,陉陉难越陉陉越,关关难过关关过。
自南向北,第一陉轵关陉,是古河内进入上党的第一通道;十六国时,后赵大将石虎由此进入,偷袭了前赵河东地区。第二陉太行陉,是战国时韩国连接山西上党地区的主要通道,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第三陉白陉,位于今河南辉县,连接着山西陵川县一条大峡谷,全程百余公里,是齐桓公伐晋之地。第四陉滏口陉,位于河北邯郸;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通过此陉突破天井关进伐西燕。第五陉井陉,今天的河北省内依然有县以此为名,为山西东出太行的通道;无论当年韩信、张耳东下擒拿成安君,还是拓跋鲜卑从平城挥师南下灭后燕,走的都是此道。第六陉飞狐陉,是当年燕赵通胡要道,常遇游牧人袭击。第七陉蒲阴陉,有长城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当年的瓦剌正是通过此关进入京师,制造了“土木堡之变”。第八陉军都陉,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地区,是明英宗出居庸关北伐的通道。
历史上,不同的战旗,迎风招展;厮杀的号角,响彻云霄……
三
由于太行山的独特地理位置,纵观中国古代那些将都城设在北京或长安的王朝,兵家必然会主张力争地处太行山的山西。
卓越的军事家毛泽东在全民抗战初期,将在地图上游走的手指,最终定格在山西太行山中。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红军改编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洛川会议结束后,新改编的八路军从陕西出发,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深入太行。
来不及休息,他们刚刚进入太行,一场战斗就开始了。
平型关,处于太行山腹地。这个明长城上的关口被今人所熟知,主要缘于八路军进山西之后的第一场战斗——平型关大捷。
彼时,日军正虎视眈眈,企图突破平型关进入山西。在阎锡山的请求下,八路军出面支援。他们的敌人是有“钢军”之称的日军板垣师团。
侵略者的暴行,天人共怒。战斗开始前,突然大雨滂沱。1937年9月24日晚,八路军第115师的3个团就冒雨潜伏在乔沟的沟沿上。25日清晨,鬼子大部队进入乔沟。一声令下,战斗打响。按排兵布阵,八路军对日军“掐头”“拦腰”“断尾”实施打击,并随之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此役,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多人,打破了日军的“不败神话”。抗战胜利的信心,从太行山上冉冉升起。
太行山,刻下一个个光辉的名字,立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
凯歌声中,八路军将士一路挺进。1937年11月14日,朱德、彭德怀和左权等将领率队进驻太行山中的武乡。八路军总部在武乡驻扎的时间,总计长达536天。
八路军在太行山中,得到当地百姓的全力支持。太行军民团结一心,陷日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940年5月,朱德总司令从武乡出发去重庆谈判。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行走在太行山中的朱德总司令挥笔写下: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早在1907年,一条名为“正太”的铁路就在太行山中亮相,打开了山西东进的大门。这条铁路西起太原,一路向东,蜿蜒跨越太行山,进入石家庄与京汉铁路相连,全长243公里,为山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33年后的1940年,八路军总部却不得不下令:破袭这条功勋卓著的铁路线。
战斗一场接一场,牺牲者一批连一批。百团大战的烽火,从1940年8月一直燃烧到1941年1月。在这场大战中,仅第129师,减员就达7812人。
1942年5月25日,从湖南渌水之畔、从中国工农红军一路走过来的名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为掩护总部机关突围,壮烈牺牲,年仅37岁。“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总司令悲痛地写下了这首诗。
英雄魂归太行,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叫“左权县”的地方。
太行山呜咽了,浊漳河哭泣了。
然而,太行山中的战士没有倒下,太行山中的百姓没有退缩。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一批批好儿女,义无反顾加入八路军。抗战的烽火愈燃愈旺,太行儿女同仇敌忾,抗日力量生生不息。军民合力,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
我想,这就是太行山的伟大之处,烽火中铸就的是钢一般的太行精神。
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英雄之歌。
抗日战争结束,一种精神也深深融入太行山中。太行山,不再仅仅以山脉的形式存在,而是从此有了性格,成为一种象征。
太行军民共同铸就的太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如今,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山西太行干部学院等场馆,都在静静诉说着当年的过往。不论是从太行山腰修建的 “人工天河”红旗渠,还是被誉为“太行明珠”的“挂壁公路”,都在告诉人们,太行精神,在延续,在传承,在光大。
听——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作者小记 蒋殊,山西武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协副主席。著有《阳光下的蜀葵》《重回1937》《再回1949》《坚守1921》《红星杨》等文学作品。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等。
听《我们在太行山上》,看太行山风光
视频制作:王 江
技术支持:魏路航
(版式设计:贾国梁)